代理孕母存疑,但这点放宽?人工生殖法修法,首场公听会快有共识
林仕祥
拯救少子化,多年来几乎纹风不动的“人工生殖法”出现修法契机。卫福部已在先前预告,
“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将是立法院这个会期的优先法案,并于2月27日召开首场公听会,针
对同性伴侣、代理孕母、单身人工生殖合法等面向,听取社会意见。《远见》记者现场观察
,虽然部分民间团体对人工生殖适用对象门槛放宽仍有杂音,但整体看来,女同性配偶开放
适用,几乎已成为众人共识。
“请大家想像一下,未来20年的台湾会是怎样的现象?台湾会是多元共融的社会!”妇产科
医生出身,同时也是国民党新科立委的陈菁徽在公听会上,呼吁在场所有人想像一下未来台
湾社会的光景。
随着同婚合法化,外加台湾单身率已从1950年的不到10%,激增到目前约50%,未来台湾社会
,可能大家身边的同事或同学,不同性倾向、不婚族的机率将大大提高。
社会结构不断改变,同时人工生殖技术也不断进步,这次“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应该要反
映未来台湾社会的多样共荣,让不同的族群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一起生活。
陈菁徽说,他自己在上周也提出自己的修法版本,同时有20多位蓝委一同签署,直言“很多
东西只是由于大家不了解,而去拒绝他,”一些蓝委经过他的解释,不但支持和他共同法案
,甚至还问他能否加签,乐观看待“人工生殖法”的修法。
代理孕母争议大,应脱钩处理
本次“人工生殖法”修法公听会,卫福部向外界释出的说帖指出,2019年台湾同婚合法,“
同性倾向者与异性倾向者,就成立亲密、排他之永久结合关系之需求而言,不无二致,”同
受宪法保障,为适应社会环境的变化,因此决定在这个时间点启动“人工生殖法”的修法工
作。不过“人工生殖法”历年来之所以纹风不动,必然有其因素,伦理部分就是其中许多人
担忧的部分。
“台湾全国妈妈护家护儿联盟(妈妈盟)”就在公听会上直言,现今社会,双亲同时照顾子
女尚且不容易,何况是单亲?对放宽单身族群适用“人工生殖法”修法的放宽对象表示反对
。
同时妈妈盟更指,在开放捐精生子已经20多年的欧美社会,近来也出现一些社会问题。例如
一份针对多国人工受孕子女的调查显示,当他们得知自己是捐精捐卵者的后代时,大部分的
人感到震惊、困惑、疑问、麻木、悲伤,其中约71%的人同意,“我的受孕方式让我感到痛
苦或悲伤。”其他在国外看到的隐忧,还包括社会面临近亲结合的风险,呼吁官方审慎看待
“人工生殖法”的修法作业。
不单是妈妈盟,行政院性别平等会的代表也建议,修法可分两阶段处理,女性同婚配偶、单
身女性使用人工生殖技术可先开放,因为这部分并无涉及代理孕母等第三人,对社会冲击力
道有限。
但其他族群,包括缺乏子宫、无法怀孕的夫妻,或男性同婚配偶,由于需要第三方人代孕,
“恐让代孕女性身体面临商品化的风险”;若有偿代孕,会有不当诱因出现,导致经济弱势
女性沦为生产工具。建议待法律、社会面较成熟时,再来处理。
“台湾到底要不要有代理孕母制度?这个制度我们了解有需求,因为人人想要自己的孩子,
但这是一个欲望,不是一个权力。”台湾女人连线理事长黄淑英认为,再看到需求面的同时
,也要关注付出面付出了什么。他强调,代理孕母帮人家代孕,付出的除了自己的身体,还
有健康、家人、工作环境,“这牵涉到社会上的伦理价值,我们必须去评估,需求跟付出到
底平不平衡。”
由于呼吁放宽“人工生殖”技术的对象,在社会上多以受害人的面貌出现,让反对方常常动
辄得咎,但黄淑英仍呼吁,台湾若要开放代理孕母,要先看开放后的益处,是否远高于社会
、及代理孕母的付出,若是就开放;若不是,“可能这个制度在台湾就不可行。”
人工生殖法修法,也非抢救生育率良方
同时,社会上观察“人工生殖法”修法,有些人以“增加生育率”的角度出发,但这样的想
像可能过于脱离现实。中央警察大学法律系教授邓学仁就直言,“提高生育率,即使是异性
婚、身体健康的,也有人不想生小孩,”要提高生育率,应该要先健全育儿环境,才是根本
之道。
不单是对“人工生殖法”修法态度较为反对的民间团体,与会的同婚团体,也对“人工生殖
法”放宽代理孕母态度较为保留。
彩虹平权大平台执行长邓筑媛就引一项数据指出,根据他们自己做的民调显示,2022年,支
持女性同婚伴侣透过人工生殖生养小孩,台湾社会的支持度达57%;男性同婚伴侣则只有46%
。2023年,女性同婚伴侣仍超过55%,但男性同婚伴侣只剩下41.7%,显示社会上仍“男女
有别”。
出现这样的现象,可能是社会对“母职”仍有刻板印象,但另一方面,可能是男性同婚伴侣
若要透过人工生殖生养小孩,势必要透过“代理孕母”才能达成,在台湾整体社会对代理孕
母仍无较完整、具体的规划前,“人工生殖法”修法现阶段应与代理孕母脱钩处理。
同志家庭养育小孩早存在于台湾
更多的同婚团体,更希望的是,在社会对女性同婚伴侣开放人工生殖一事已有共识时,希望
“人工生殖法”尽快通过,让台湾社会能更加平权。
台湾同志家庭权益促进会(同家会)秘书长黎璿萍说,目前全台早有近500多组同志家庭,
养育上千个小孩,这些小孩年龄上至大学、小至一岁,“代表的是,早在2019年同婚专法通
过前,其实孩子生养在同志家庭,就存在于台湾社会中了。”
单就2023年,就有349位女同志向他询问海外人工生殖的流程,“看见台湾公民,因为同志
身份就被排除在‘人工生殖法’之外,更令人不能接受的是,台湾的试管婴儿技术全球第二
,外国夫妻拎着行李来台湾进行试管诊疗,台湾同志只能拎着行李去国外承担更多风险,”
黎璿萍疑惑,这样的不平等现象还要多久?
https://www.gvm.com.tw/article/110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