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www.tpac-taipei.org/programs/single/234
人与人的相遇,是命定或巧合,总有些说不完的故事。因缘际会,朋友邀约看戏,当初因
看戏名让人有无限想像,于是手刀买票。恰巧在木栅山上演,这里在二十几年前参加高中
新闻研习营,那时还没有水岸电梯、枫香步道,只有羞涩的高中生与大学生,正好也在暑
假度过一个知性的夏天。因此跟朋友从山下逐步而上,回忆翻腾如波,感觉又青春一回。
直到夜色温柔,四位年轻人担纲演出,道具重现旅馆房间摆设,换场采房务人员打扫模式
当白色床单重新铺好,即是新故事的开始。这部是台北艺穗节表演之一,朋友原先设定是
学生作品,可能与一般专业剧团差异,但是看完之后,觉得超乎想像,值回票价。首先,
故事桥段高达五个以上,对于观众而言是丰富,看到芸芸众生,两个陌生人或三个人如何
透过网络邀约,进行亲密交流。无论圈内或圈外都会约,不限定哪些人才约。
其次,演出内容围绕在我们看待身体接触,牵涉障碍研究主题,所谓一般人或非一般人,
编剧用心蒐罗网络各种邀约故事,包含听障、侏儒、重病等情况要用什么方式解决性欲问
题,及交换伴侣绿帽癖,他们演的其实是日常生活的我们,有好奇、有拒绝、有迟疑,甚
至是找到另一个失落的自己。让我想起柏拉图〈会饮篇〉描述远古神话说原本人是双身的
生物,脸、手、耳朵、脚各有两双,是完整的存在,所向无敌。后来得罪众神被劈两半,
人于是开始寻找另一半,那种灵魂伴侣,既熟悉又陌生,渴望获得整体,得到满足。
戏中桥段对女同志情感较多描述,相较男性,女同约炮甚是困难,其中一幕重病女同约伴
侣的外遇对象,透过刺激让自己重新找回情欲动力,对方也很有感觉,想下次再约。后来
重病女同说出伴侣逃避自己,情绪失控表演,惊艳全场。除了女同,男同桥段出现在侏儒
想约一般人满足,这剧情让人有共鸣,因为所谓的缺陷不只是外在的更有内在的,因为缺
乏自信,需要别人肯定,但不想装作可怜博得同情,想用自己力量得到快感,而非怜悯。
下次还可以约你吗?这句话是很多人在陌生邀约后会说、会听到的话,也是晕船症状,如
果两方都有意愿那就恭喜,没有的话,继续努力。我记得第一段印刷场男子约非单女子,
完事后主动递名片,希望进一步,却被女子在离开后丢到地上,嫌恶表情或许是不少人都
体验过,或曾经做过的事情。面对虚拟时代的社会情境,认识人除了就学或工作环境,其
余倚靠网络媒介居多,相片是选择是否认识的考量,聊天变成其次,视觉动物优位。
另一段恐龙妹拿多年前照片让对方赴约,体重相差五十公斤,男子借故没护唇膏想开溜,
被对方纠缠住,其中对话反映见光死的窘境,网络聊得再多再爽都需要检验。女子甚至要
求完事之后再去处理护唇膏,两人拉扯下女子跌倒,意外床下发现护唇膏造就笑点。娱乐
背后,我觉得看到是更多的现实因素,有人可以不做离开,有人只是想聊天,寻找一个拥
抱所带来的温暖,亲密行为不见得是另一半才可做,陌生人也行,简单明了没负担。做完
没压力,不需要负责任,各取所需,我想,编剧是在这种现象给出不同解释。
又或者是熟悉朋友、银发族长辈也有需求,当伴侣重病要离世,跟朋友约不见得要被冠上
外遇帽子,说穿了是给对方安慰,哪怕是为了孙子练习龙猫曲的萨克斯风阿公。可惜演员
在这里台词稍嫌不清、音量太小,台语听不明白,只能看肢体动作来猜。最后结束前,四
位演员在道具上重现性爱动作,攻守兼备,是相当大胆的演出。闭幕前两个女同对谈是把
全场剧情串在一起,角色多重身份,我们曾经约过,我是另一个你,反之亦然。随行朋友
听不明白,这段富有哲学意涵的对话思辨,显示这剧要说的是,约炮没有想像中简单,它
牵涉到身体的、心理的,乃至我们对自我认同的过程,尽管你拒绝了,经验会留下来。
地球是圆的,缘分像是神话循环,周而复始,没有起点亦没有终点。要寻求另一半,先从
了解自己开始吧,再与陌生人情欲的交换,是为了体验内在那一份想要满足的欲望感受。
感谢这群爱戏剧的年轻人,让秋夜的温柔更显愉悦,相对日正当中的酷热,有了思考的空
间,邀约是认识对方的一个管道,不用紧张,它是探索未知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