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给自己的年度功课,
虽然近年的文章如同“脸书触及率”早已下降,
但还是希望借此,
来回顾自己与我那口子一年来的日常点滴,
透过生活的分享,
让更多朋友,
也能随着我们,
在不久的将来,一同来分享属于与另一半的“24周年”纪念文。
成家,
是这一年来,与我那口子三不五时会聊上、也会认真去看待,
这“成家”,
包含了步入婚姻的“成家”,
也包含了让爱的小窝进化成2.0版本的“成家”。
**********
过往的20年,
如同其他前辈所经历般,
结婚,是我们不敢也不能去想像,
我们能做的,就是慢慢找到生活中,未来可以给彼此在法律上保障的方法。
随着同婚时刻的到来,
结婚对我们来说,
又悄悄转变成:时机成熟了,我们随时可以结婚!
早在去年大选前,还曾杞人忧天的担心选举结果是否会改变同婚?
讨论著是否该先登记?
因为工作以及家长都还在的关系,
我们一直以来的想法都是:
不要因为彼此间的关系而去影响到双方家人目前这微妙的平衡关系,
我们俩都知道,
双方家人其实都是彼此心照不宣,
不愿也毋须去戳破任何目前这样的平衡:
所以,我那口子家中大大小小的事,自己几乎都参与其中,
连扫墓也那么顺理成章的一同去,
跟两老谈及身后事,也是由我出面;
自己似乎比起我那口子,更像他爸妈的“儿子”吧?
今年也第一次单独另外包了个红包给两老,
两老也理所当然地接受,
或许在两老心中,就那么的多了个“儿子”,
只是都没明说而已!
相较于我那口子家,
我家老妈敏感又多愁善感,就必须要小心应对,
每年除夕我那口子过来家里吃年夜饭及过夜,
我家老妈生日时由我代买蛋糕由他来送,
与老妹一家子一同去吃巴费,
大概是我家老妈已经习以为常了!
所以结婚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
是正在进行式,
以24年下来所累积对彼此的了解与互动,
结婚只是迟早的事而已,
那种感觉还蛮特别的,
就是那种...只是差个手续而已!
**********
“成家”,也是想把目前的“爱的小窝”,
进化到2.0版本,
曾几何时,自己开始把我那口子住的大厦,称为“爱的小窝”,
每周末固定到爱的小窝过夜,也早已成为“周常”,
而约在十多年前,我们开始有一起购屋的计画,
以在当下的条件,没有名份关系该如何购屋着实也让我们产生摩擦,
后来从版上先进的分享中慢慢摸索出适合的方式;
当然以现在来说,
“结婚”已经是最佳的答案。
所以这一年来,
怎么去找到适合我们的“爱的小窝2.0”,
也成为生活中的乐趣,
付诸行动真的去看屋、下要约,等待“爱的小窝2.0”能实现,
自己也对这间“爱的小窝2.0”展开幻想:
怎么装潢、布置、经营成为性别友善空间...等,
反正想想,也是种乐趣。
只是,身为一般受薪阶层的我们来说,
或许下半生就只会买这么一次房子,
所以我那口子每每都会考虑到:
投入太多现金,老年生活的维持会较辛苦!况且我们还要每年出国呢!
但慢慢的随着时间流转,
对于彼此工作退休的时间点及退休金的取得时机,
渐渐厘出属于我们两人未来可以继续维持想像中的老年生活模式。
**********
前些天刚好看到粉专【瑞士。Ricky的瑞士山居岁月】所分享,
https://www.facebook.com/reminsu/posts/306663514153502
活生就是在步入20年后的生活写照:
早些年,我们真的会吵架,
会吵到丢笔电、摔手机的地步,
现在,斗嘴、拌嘴有时虽然在当下产生不悦,
但是已经都可以马上过去,
这一年来,
没在google日历再记录下“又来了”(指吵架、冷战),
或许都有年纪了,或许长年的相处也把两人的棱角磨圆了,
我们多一点的,是周末躺在爱的小窝床上“好好睡”,
跑台北相较于过往,更是说走就走,
抢优惠去吃饭店的巴费也让我们乐在其中,
如同我那口子所说:趁现在还能吃巴费,就多去尝鲜吧!
是呀!我们现在的生活,
已经开始有了“趁现在还能...”的想法,
即便上周走大甲妈去程,第一次从龙井走到彰化市区一整天的时间,
仅仅中午时分双腿就已经在抗议了,
但我们还是乐在其中!
很多的“趁现在还能...”就让我们的生活多了些精采与乐趣!
走过24周年,
成家,ing,现在进行式。
已经开始想像:
明年的25周年,刚好也是我那口子年纪的半百,
可该有什么特别的...?
自己厚脸皮一点想讨个祝福,
毕竟,被祝福的感觉是很棒的!
期待能收到您捎来的祝福...
https://imgur.com/a/PZZTzD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