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性别平等教育,不容抹黑

楼主: cfl0922 (=小武,Oops=)   2018-11-03 00:48:02
性平教育不容抹黑 建立包容、理解的社会
性别平等教育自发展以来,逐渐带领台湾走向互相尊重与包容的社会。然而,在近日的公投案中,原有教育意涵的内容,却在有心人士的操作下,被污名化为“伤风、败德、危害传统家庭价值”的反教育行为,让我们更坚信,性
现有国高中教材在专家严谨编审下,让学子认识差异与尊重包容。无论在性别议题、种族议题、经济议题等,尽量让我们的学生在学校教育认识不同于自己的个体,同时了解自己、爱惜自己。例如:在族群议题上,课本带领学生
但为什么,谈及课本中的性别议题时,却容不了任何讨论?而教导学生尊重不同性别气质与性倾向的性别姜饼人,却成了针插满身的稻草人?
试想,若以如上的逻辑检视目前课本中的议题,当课本教学生布农族时,就是在鼓吹学生必须当个布农族人?或者,教学生道教的文化时,就要所有学生认同且不容违抗任何道教礼俗?
若这样的逻辑主宰这个社会,二次大战中,净化种族主义的恶梦,对非我族类的扑杀、凌虐与猎巫行动,将有可能再现。这是大家所乐见的吗?
历史已经明确地告诉大家,否定任何族群的存在,并不是社会安定的力量,相反地,是造成社会对立的催化剂。我们还要旧事重演吗?
性别气质与性倾向,本就是个别差异。“尊重个别差异”,这么微小却关键的事情,绝对值得我们守护。
踩着别人的痛苦的霸权行为,不容再制
在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发展中,台中一中退休老师曾恺芯老师的故事,绝对是重要的里程碑。在南一版的高中课本中,将其正面面对性别认同的历程描述为“勇敢”。曾老师的故事及现身,鼓励了许多台湾及亚洲地区的性别认同问题者走出阴暗的角落,用更健康的态度面对自己的生命,甚至可能无形中救回一条徬徨的生命。然而,这样勇敢的自我觉醒,却被描述为“可能鼓励学生变性”,甚至无知地以“课本鼓吹《只要我喜欢,有什么不可以》”来进一步想像个人的无知。性别认同障碍是精神诊断的一项疾病,被描述为“身体装错了灵魂”。在台湾,并非如某些错误资讯所
描述的无法进行变性手术。在经过严密的精神科鉴定与评估后,才能开始进行内服药物、外显器官手术等流程。
这个过程旷日费“年”,但这些美丽的人们撑过去了,只为了找回从来没有过的身心平衡。难道,不值得“勇敢”二字?或者,这些选择视而不见的人们,忘了“勇敢”二字怎么写?
性教育是性别平等教育的一环,异同皆是
国中健体课本、高中健护课本,都可以看见健康谈“性”的篇章。在性知识来源多元的现代社会,在学校教育中给予孩子面对“性”时的正确态度与人际相处之道,本是美事一桩。但不幸的是,部分人士将这类教材负面解释为“
每个个体在成熟的过程中,性的成熟是伴随而来的。进入青少年阶段,开始对性的好奇,乃是自然现象。然而,研究显示,青少年的性知识大多来自媒体与同侪。这正是性教育试图要着手处理的问题。如果,身为成人的我们都没
同样的,对于各种多元性别倾向的孩子来说,取得自己所需要的性知识更为艰难。在如此不友善的社会脉络中,让孩子只能躲入柜子里。但请不要忘了,这些孩子也是跟所有人一样,经历了生理上的性成熟,也会对性充满好奇。
我们必须彻悟,我们不是住在真空的世界中,以上的困境不会因为避而不谈而消失;相反的,但我们选择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就让这些徬徨的学生独自面对,孤独摸索。面对未婚怀孕、约会暴力、性疾病的传播等社会议题或遗憾
性平教育=性教育+情感教育+同志教育,缺一不可
性别平等教育的最大宗旨,在于让学生个体悦纳自己,尊重差异。性教育让学生认识正确的性知识,从认识自己的身体开始,到安全性行为的教育;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个人的情绪,及尊重亲密关系中的彼此;同志教育则带学
然而,部分团体却主张学校教育中不应实施同志教育,乃是对于同志教育及性别平等教育的偏狭认识与错误理解。少了同志教育的性别平等教育,等于对性倾向、性别认同的视而不见,甚至歧视。少了同志教育的性别平等教育,
甚至,部分团体以同志游行的裸露行为,攻击同志社群“败坏道德”,却未深究同志运动与身体意识发展的连带关系。吊诡的是,在异性恋为主的台湾社会,媒体成日以“小鲜肉露身材”、“名模露奶”为题撰文编剧,或在各类
甚至,部分团体以同志游行的裸露行为,攻击同志社群“败坏道德”,却未深究同志运动与身体意识发展的连带关系。吊诡的是,在异性恋为主的台湾社会,媒体成日以“小鲜肉露身材”、“名模露奶”为题撰文编剧,或在各类
又或者,部分团体引述同志热线协会网站中男同志性行为的网页,指摘同志族群的性开放,却选择对“地方的妈妈需要安慰”这类广告轻轻放下。如前所述,男同志因为社会氛围的不包容,选择躲入柜子里。同志热线网站提供的
性别平等教育,需要你的支持。我们一起建立尊重,平等,包容的社会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