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平权] 反同公投没说出来的暗语(毕恒达)

楼主: esasin (玫瑰色)   2018-09-11 00:25:50
※ [本文转录自 lesbian 看板 #1Rbfhu48 ]
作者: esasin (玫瑰色) 看板: lesbian
标题: [平权] 反同公投没说出来的暗语(毕恒达)
时间: Tue Sep 11 00:25:23 2018
澄社评论:反同公投没说出来的暗语
毕恒达(台湾大学建筑与城乡研究所教授)
2018/09/10
苹果日报
https://tw.news.appledaily.com/headline/daily/20180910/38121635/
台湾社会这10年来出现一个剧烈的变化,就是同性恋议题的台面化与激烈化。无论是异是
同,经由媒体报导、街头示威、释宪、公投等铺天盖地的公开活动,几乎没有人可以免于
曝光在同性恋议题的讯息与讨论之中。2004年台湾通过《性别平等教育法》,将性别平等
教育体制化、普及化。受到性平教育洗礼的年轻人,就像是天然独(台独),对于性别的
多样与复杂特质,都有了基本的认识。然而同婚合法化与同志教育也遭到前所未有的反扑

学术研究也成工具
自护家盟以降的部分宗教团体,全面性地从立法游说、著书立说、街头抗议,到校园宣讲
,全力向同性恋宣战。虽然喜欢把“我有同性恋朋友”、“我尊重同性恋”当作口头禅,
但是却又使用各种误读、栽赃、臆测的手法,污名同性恋。
连最应该追求真理与事实的学术研究,也变成反同婚的工具。在一篇调查家长对于中学实
施同志教育态度的硕士论文中,学者A明明是撰文批评要满20-25岁才能算是同性恋的看法
,该硕论作者却移花接木,把A批评的论点说成是A的主张。学者B从公共卫生角度描述台
湾爱滋病的流行现况与防治政策,通篇论文从未出现同志教育这4个字。该硕论却说学者B
指出台湾实施同志教育后,爱滋病不降反升。这已经不是理解能力有问题,而是有意栽赃
了。
再者,刻意混淆教科书与教师之资源手册,让家长误以为教师自修的内容会直接出现在中
学的课堂。而同志婚姻在于打破一男一女的性别限制,作者又将之误导成同志教育鼓吹多
男多女的婚姻。最后,再以超过4成是基督徒与天主教徒的偏误样本,来代表一般的家长
(台湾人口约有6%的基督徒╱天主教徒)。结果,一篇充满误读理论文献、偏差样本、使
用错误统计方法的学位论文,沦为宗教团体的传声筒。
即使已经进入21世纪,仍然有人认为男女天生有别,应该各司其职,并反对中学教材中的
“性别光谱”。其实性别光谱的概念根本不够基进,反而过于简化了人的性别。人有天生
的身体(有男有女有双性人)、喜不喜欢自己的身体(跨性别)、性倾向(喜欢同性或异
性,或都喜欢)、性别特质(阴柔还是阳刚、照顾或是依赖,或同时都是)、性别认同(
认为自己是男生或女生)。这些不同的身体、特质与认同的交叉排列组合,超过千百种,
远远超乎我们的认识与命名。
此外,还有草食男、无性恋者、金刚芭比、娘娘T;有女生会长胡子、有男生过了青春期
没有变声……人间本来就是如此多样,如果大惊小怪,其实只是我们自己见过的世面还不
够多而已。
异样眼光察觉敌意
我们听闻了太多异性恋中的性暴力、外遇、情杀,但是社会大众不会因此怀疑异性恋本身
。然而同样的事件发生在同性恋身上的话,大众就质疑同性恋存在的本质。结果,同性恋
在成长过程中,在刚意识到自己和多数人不一样的时候,就会从媒体、从众人异样的眼光
中,察觉到敌意与否定。什么事情都没做,就已经要为自己的性倾向感到羞耻而需要隐藏
。反同(婚)与反性平教育的公投,没说出来的暗语,其实是:你不配(与异性恋平起平
坐)。这也正是让本来觉得事不关己的异性恋者挺身支持同婚的原因。
作者: bennett7 (JE)   2018-09-11 01:03:00
还有职业传教 吸引信徒 吸金吸捐献 让大企业假避税真投
作者: akrsw (quo vadis?)   2018-09-11 01:2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