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朋友与他的男友是HIV Positive

楼主: prokey (小矮)   2017-10-02 03:26:04
※ 引述《uka123ily (NUNCA MAS)》之铭言:
: 关于云端药历是不是要改为确认后才能观看。
: 健保署的态度,反正我就是要开放,有人被拒诊就走流程,因为不关他的事。
: 疾管署认为开放云端药历后,感染者恐不敢看医生甚至不敢筛检,所以建议控管权限。
: 医事司表示好烦,你们先吵完,再来叫我。
: 然后医师公会只想要看到药历,被说我们当中有人有歧视?不然你去罚他们。
: 然后阿,医师公会什么反歧视的内部再教育,或伦理自律目前也都没有想要做。
: 爱滋民团一直问感染者的医疗常规与标准流程? 公会表示那是什么,可以吃嘛?
: 爱滋病学会表态说感控无需特别对待?
: 一堆医师就会跳出来硬要说有差,但标准流程,我们不知道也不打算定。
: 这就是两边都打不开的结。
: 有些医事人员就是无法依据科学证据克服他的恐惧,所以可能无法提供服务给感染者。
: 这件事情承认有很难吗?
: 承认不是说就直接要去攻击医事人员,而是承认医病双方都有过不去的地方。
: 感染者担心受到歧视或被泄漏隐私,不敢说。
: 医事人员有些人就有歧视跟恐惧,即便没有歧视的人也很难约束同侪。
: 甚至有些歧视不是因为医事人员本身,而是因为团队中有人不敢或不愿。
: 去指责对方不会解决任何事情,也不会让双方迈向合作。
: 如果要帮医事人员说好话,我觉得不如想想,在自己位置可以做什么?
: 医事人员可以影响同侪,用实证医学证据建立SOP。
: 或许有很多人挺住这些歧视,但也有很多不表态或是自己就是歧视的来源阿。
: 没有人有责任这样做,但不做事情就永远不会改变。
: 至于政府机关或机构管理阶层,想想申诉与救济制度到底有多烂,要怎么改进。
: 爱滋工作者可以发展并提供更人性的告知技巧。
: 感染者遇到就医歧视,应该更积极提出申诉,当然前提流程要严格保密。
: 我们无法仰赖单独一方退让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 只要求感染者尽告知义务不是很奇怪的事情吗?
: 感染者告知后,有提供友善跟有效的申诉与救济方式吗?
: 如果没有不就是跟国际政策背道而驰吗?
其实我想说个实际发生在身边朋友的故事,让大家有些不同的思考模式。
我认识一个小朋友,他20初左右感染并持续追踪与服药,
他曾在数个大医院跑,也曾有过4~5个个管师,
而我个性鸡婆了点,所以我会去问他医院个管跟他的互动情况,
他就说很普通阿,就询问自己服药状况,还有帮忙监测病毒数和CD4。
恩,我也觉得好像个管大概做好这些就没啥了吧。
后来我那位朋友因为受寒感冒,病情拖1个月没有好转,
他问他个管该怎么办,会不会因为他CD4降低,让病情失控的可能?
如果答案是有可能,那他现在该怎么办?
然后他的个管说,就看医生阿,问这种问题做啥?
而那个傻傻小朋友没法表达他真正想问的问题是:我该找哪位医生?担心自己去看医生
会被知道有感染,如果对方知道他感染,担心医生看他的眼光。
恩,他有4~5个个管师,他几乎都问每个个管师同个问题,
而他们都给出最标准最正确的答案:看医生。就没更多的回答。
最后只有一位个管多给了一个资讯,可以去找哪些医生比较好。
然后那位拖很久没看医生的小朋友在那个管师建议下,找到医生看病后就回复健康了。
这故事还蛮简单的,只是在我听起来,有个很好的议题叫"医病关系"可以讨论。
现今医疗体系的工作人员,好像常在医病关系的经营中出现纠纷。
但"关系"这种东西一定要复数以上的人才可能成立,
所以应该从双方的视野去看是较恰当的吧。
但...我不是学医的,只能用外行人的眼光去做猜测医疗人员的视野,或许有身处医疗体系
的朋友可以更多例子让我们理解医病关系的困境
先说病人好了,在我那故事中的小朋友,好像不太清楚自己能得到什么样的帮助,
常常是医疗人员简约、快速说完大意,然后就在懵懂的状态下就结束了。
如果病人不太知道自己该拥有什么权利,糟一点的,可能会做出无理类似奥客的脱序行为
或者就是他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争取权利,让他失去更适合他的治疗方式。
当然,因为那个小朋友很多都不知道,自然无法知道哪些个管师能给他更多帮助,
间接让他找一堆个管师,也是医疗资源无形的浪费。
(有写个案纪录经验的人,会知道这事情多麻烦,然后居然让一堆人写同个人个案纪录。
(当然,故事中小朋友表达能力不足,不能让个管知道他到底要啥,也是造成困难的点)
U大这篇文章,其实是希望感染者应该要被更友善、更合理的医疗方式对待,希望由
医疗人员负责,去建立更好的医病关系,但可能忽略那些医疗人员现今医疗处境的困难
(比如人力不足的问题)、还有训练、养成教育的结构性因素(因专业知识过多学不完,
排挤到医病关系的相关课程),我们根本不知道这些要求对医疗人员到底有多少负担?
不是医疗体系的工作人员,应该很难体会吧...
恩... 我想说这些提议都很棒,只要实行就能得到解决,但当下医疗环境
究竟让这提议可行性多高也是需要去评估的。
我个人知道蛮多友善门诊的医生,真的是在燃烧自己(肝)去实现理想的医病关系
一般门诊病人都看不完了,还要花更多心思给每位病人关注,工作根本做不完阿~
那如果想知道这篇文章到底想说啥的人,我可以给小小结论,
让懒的阅读太多的人快速理解。
HIV告知与不告知跟"医病关系"有关。
但现有医疗环境、医疗人员养成过程、病人自否知道自己的权利...
甚至U大提出从修法层面来改善医病关系,这些都是牵一发动全身,
讨论HIV感染者是否该告知这问题时,
如果能先静下心,听听不同观点与每个人的想法后,
或许我们能看到这问题背后更多的无奈与纠结...
作者: ppptofff (血量精算师)   2017-10-02 04:54:00
我的心得很简单,等解药研发出来,皆大欢喜;没解药,阴性的人请保持,千万不要中奖,已中标的人,就是你的命运。
作者: wowowg (Isn't it?)   2017-10-02 07:46:00
这篇在乱讲什么 找医生跟“权利”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护理师可以“推荐”医师吗?推荐医师结果你不满意 回来变成医疗纠纷你以为医疗是服务业吗?自己不看医师 是你自己的事更何况你要你要个管师去推荐另一科的医师 她不是查号台你跑去日本料理店问她有没有推荐的汉堡店 这叫奥客
作者: uka123ily (NUNCA MAS)   2017-10-02 09:40:00
我其实只是告诉不同位置的人可以做些什么而已或许你可以问为什么前面几篇有人一直说医疗人员推荐所谓友善医师或院所就是因为无法去除污名的过渡措施服务爱滋感染者不是少数友善医事人员的责任
作者: swow (planet)   2017-10-02 10:16:00
说真的,除非有案例发生,不然个管师也很难知道哪个医生友善哪个医生不友善阿...
楼主: prokey (小矮)   2017-10-02 11:47:00
虽然不知道w大到底误解了什么?我觉得我写的蛮白话了...
作者: Bastain (满洲国专家^^)   2017-10-02 13:36:00
作者: iamhcy   2017-10-02 16:55:00
推,想像出来的医疗纠纷真的让人头很痛XD
楼主: prokey (小矮)   2017-10-02 17:56:00
如果全是自行想像的医疗纠纷,应该也不会有越来越多人现身真实性一定有,那能不能解决问题,又考验每个想让医疗人员或病患权益双赢,这是需要智慧阿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