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话题] 从15年前一名男同志当街被杀说起

楼主: dualiammin (歪歪)   2017-04-13 16:46:50
※ [本文转录自 lesbian 看板 #1OxpgwKt ]
作者: dualiammin (歪歪) 看板: lesbian
标题: [话题] 从15年前一名男同志当街被杀说起
时间: Thu Apr 13 16:45:42 2017
“男人手牵手”运动》从15年前一名男同志当街被杀说起 荷兰独步欧陆的极右派思潮
来源:风传媒
http://www.storm.mg/article/247076
荷兰近日发生一起男同志伴侣在街上牵手遭人殴打的事件,迅速引起全国关注,民众在网
路发起“男人手牵手”运动(#allemannenhandinhand),荷兰的政治家、警察、甚至是
神父都纷纷贴出“男男牵手照”声援同志平权,台湾立委许毓仁8日也在脸书贴出与资深
立委王金平的牵手照响应。
荷兰社会素以自由开明的形象闻名于世,2001年4月,荷兰更成为全球第一个通过同性婚
姻合法的国家。据欧盟2015年民调,荷兰赞成同婚的民众高达91%。也难怪荷兰人对恐同
攻击事作如此愤慨,迅速站出来捍卫同志平权。
但是,在荷兰美好的平权运动背后,这段历史的脉络却远远超过“挺同vs反同”的简单对
立。
当地媒体《荷兰新闻》(Dutch News)报导,警方已抓到6名攻击男同志情侣的嫌犯,他
们都是不满20岁的青少年,身分资料因此没有公开。但根据受害情侣叙述,攻击者似乎全
是“(北非穆斯林国家)摩洛哥裔少年”。反同事件加上敏感的种族、移民、宗教因素,
立刻令人想起3月才刚落幕的荷兰国会大选中,那位让执政党陷入苦战、人称“荷兰川普
”的极右派领袖威尔德斯(Geert Wilders)。
看似极度保守的极右派,究竟为什么会和同志平权凑在一起?一切至少要从15年前说起。
“富图恩名单”
2002年,是荷兰同性婚姻合法化后一年,也是美国九一一恐怖攻击事件发生的后一年。5
月6日,距离当年大选剩不到10天,一名候选人富图恩(Pim Fortuyn)在停车场遭人刺杀
。富图恩是一位大学教授,也是出柜的男同性恋者,他公开发表当时荷兰政坛少见的激进
言论,抨击伊斯兰教与穆斯林移民“落后”,将危害荷兰自由多元的价值观,他甚至成立
新政党“富图恩名单”(Lijst Pim Fortuyn)角逐国会。
富图恩的激进主张引来杀机,枪杀他的是一名左翼运动活跃人士凡德格拉夫(Volkert
van der Graaf),凡德格拉夫说,富图恩剥削少数族群、以污名化穆斯林谋求政治利益
的作法对荷兰政治风气有害,才会痛下杀手。
富图恩遇害震撼荷兰社会,许多支持同志平权和“捍卫荷兰价值”的民众都寄予同情,其
政党以后起之秀的姿态获得17%得票率,一跃成为荷兰国会第二大党。
2004年11月2日,荷兰电影导演西奥.凡高(Theodoor van Gogh)也在大街上遭人刺杀,
他是伟大画家凡高(Vincent van Gogh)的曾侄孙,同时也是富图恩的支持者。西奥.梵
谷先后拍摄名为《5月6日》(06/05)的电影纪录富图恩遇害始末,又制作名为《屈服》
(Submission)的短片批评伊斯兰社会虐待女性,却遭到摩洛哥裔青年布耶里(
Mohammed Bouyeri)当街枪杀。
接连两起惊人的政治刺杀案后,荷兰出现越来越多的批评声浪,认为伊斯兰教和自由主义
无法共存,也批评自由派菁英对“不包容的穆斯林”太过仁慈。杀死富图恩的虽然不是穆
斯林,但他掀起的反伊斯兰风潮就此在荷兰社会扎根。西奥.凡高遇害后两周,荷兰公视
KRO举办《最伟大的荷兰人》(De Grootste Nederlander)票选,甫过世的富图恩也夺下
了第一名。
富图恩和西奥凡高的牺牲,让荷兰的反伊斯兰政治浪潮,一开始就结合了同志平权、性别
平权等自由派价值观,在欧美极右派中独树一帜。
最善于利用这一点的,就是被称为“荷兰川普”的威尔德斯,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是极右派最具代表性人物之一,但相较于川普反堕胎、反性别多元、压抑女性的
保守立场,威尔德斯和他带领的“自由党”(PVV)却强调自己站在同志平权和性别平等
这一边。
威尔德斯和富图恩一样,都曾强烈否认自己是“极右派”,更曾公开表示自己和法国、奥
地利的极右派“不是同路人”。威尔德斯说:“我不恨穆斯林,我是厌恶整个伊斯兰教。
”他也说“温和伊斯兰”并不存在,因为《古兰经》鼓励“攻击和强奸妇女,杀害基督徒
、犹太人和异教徒。”
《纽约时报》伦敦分部主任威特(Griff Witte)指出,不同于反移民主义者常常强调移
民抢走工作机会,威尔德斯强化伊斯兰教“外来入侵者”的形象,但他和他的政党所要保
护的,不是低劣的纳粹种族与民族主义,而是平等、自由等更高层次的意识形态。
“他找到了强而有力的论述根据,”意大利欧洲大学学院(European University
Institute)研究员丹辉斯(Koen Damhuis)说,“所以能吸引到来自各个族渠、各个阶
层的支持者。”
类似情形在其他国家并非没有,近年沸沸扬扬的“布卡禁令”就是一例,包括法国、德国
和荷兰在内,许多国家都禁止穆斯林女性公开穿上遮盖全身的布卡(burqa),反对者抨
击这类禁令为宗教歧视,但不少人则以“布卡象征对女性主体的压迫”为由支持这类禁令

但是,其他国家仍多半从安全观点出发,争论伊斯兰是否等同恐怖主义,没有一个国家像
荷兰在平权之路上走得比其他人都远,自由得足以衬托出那个无人愿意碰触的难解问题:
多元包容固然可贵,但也意味着最极端的言行会有存在空间,当某种意识型态压迫、伤害
到另一群人,我们还能“包容”它的存在吗?
再加上,欧洲近年深陷难民潮和恐攻噩梦,荷兰的三个邻居法国、德国、比利时都相继爆
发大规模恐攻,荷兰过去3年也接收10万名难民,威尔德斯在今年2月竞选中脱口说出:“
都是‘摩洛哥人渣’让荷兰变得不安全。”招致严厉批评之际,却也凸显出荷兰人心中的
恐惧,他们不只担忧人身安全,更害怕自己信奉的自由开放价值被自己的选择给摧毁。
川普当选后,许多人引用克林顿(Bill Clinton)1992年竞选时的名言“笨蛋,问题在经
济!”来解释欧美的极右派崛起,但荷兰经济正处于荣景,预测今年GDP成长率高达2%,
失业率也降到5年来新低。荷兰的例子清楚说明,经济并不是唯一的原因。
虽然,威尔德斯和PVV并没有赢得大选,执政党自由民主党(VVD)仍稳坐第一大党地位,
VVD党魁、现任总理吕特(Mark Rutte)说:“荷兰挡下了糟糕的民粹主义。”但我们也
无法忘记,吕特在这场选战中也不得不顺应民意,也曾公开说出“不适应荷兰价值的移民
请离开”的惊人之语。
正如威尔德斯败选后所说:“精灵已经逃出瓶子。”荷兰民众的心声已被听见,多元与自
由的冲突也将继续萦绕在荷兰、欧洲乃至全世界人们的心中,挥之不去。
作者: luciful3 (阿源)   2017-04-13 23:12:00
我今天也看到一对男男手牵手在路上走。好闪
作者: jameson86520 (阿水)   2017-04-14 01:30:00
作者: xuein (xuein)   2017-04-16 06:17: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