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个英文字母之九,Z。
从去年刚满二十一岁,写到现在,二十二岁生日过去不久,仅仅八篇。觉得自己好像忘记了太多东西,虽然似乎也没在认真地记住什么。
2016年的今年夏天,新闻说这可能是史上最热的一年,大四毕业了,忽悠地想起十年前,国小毕业的那天。
某种程度上,我在小学的童年时代是个问题学生,打架、顶撞师长样样都来,爸妈被叫到学校,代我向打伤的同学家长道歉、处理我闯的祸,或是导师来电垦谈的次数,更不在话下。
又因为班级制度,让我小学三年级时转学过去的那间学校,必须要同班四年,直到毕业。在班上,没有住得离家近的同学,自然和刚升上三年级,在原校有认识、熟悉的同学不能相比。
我在班上,像是一块孤岛。
也不知为何,叛逆来得过早,我总是挑衅班上几位男同学,和他们打架,小时候就人高马大的我总是打赢,然后被老师阻止、带去办公室。一次一次被训骂,罚抄课文,我却享受那样被看见的感觉,甘之如饴。
讽刺的是,后来班上联合排挤一位同学,总是不在圈圈内的我,受邀一同参与霸凌。
那是我第一次进入到他们的圈子,却建立在瘦弱、无助的被霸凌者身上。后来我总在想,若是我不够强壮、不够高大,是不是被霸凌、被排挤的人,就会是我。
于是我更用力地让自己变成那种强势的形象,去进行我外在与内在的改变,不能让其他人发现我其实也是脆弱的。那时仍未想过自己会是个同志,作为一个喜欢男人的男人,但这种形象的培植及长育,让未来十年至此刻的我,深埋在柜子里,少有人窥探而知。
也许,有好一部分的我,从未承认过自己的软弱,以及身为同志的身分认同。
那种从小透过霸凌及被霸凌的双向关系,建造起来的我的形象,是不容许刻板印象中的弱者形象毁灭。
然后认识了Z。
Z是当时班上少数几个身型能与我匹敌的人,却鲜少参与我和其他男生的争斗。
我总是羡慕他,长得好看、运动细胞又好,尽管懒惰了点,却吸引著班上其他女生的目光。那时我总嫉妒于此,急于吸引女生与老师的注意,却总事与愿违,做出一件又一件的蠢事。
我受不了这种情况,某天下课后,出言挑衅Z,然后和他打了起来。
忘了那时谁输谁赢,只记得老师后来追究,问谁先动手,我坦然承认并受罚,感受到班上其他人一副“又是他啊”、“不意外啊”的那种情绪,更让我对Z感到不满。
那年火影忍者刚在台湾上映,风靡各间国中小。我后来一次又一次挑衅Z,他逐一回复、偶而回避。我总觉得当时愚蠢的我,就像火影忍者里面的鸣人,而他是佐助。无关复仇,却是一种身分地位的断层,Z会画画,运动又强,长得好看。而我,只能用一次又一次的恶作剧及打架,吸引他人注意,让当时忙于工作,鲜少关心我的父母多关心我一点。
后来,我不好意思地对Z释出善意,他也装做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过地,回应了我。
也许真的像鸣人和佐助一样吧,不打不相识。我和Z变成了好朋友,偶尔还是会意思性地打个架、斗个嘴,但那也只是国小生的无聊把戏而已。我和Z的关系连待至我和班上其他人的关系。更多时候我是感谢Z的,将我从国小的叛逆与亟欲受到关注的渴望里救出,慢慢地走回正道。
然后,2006年夏天,国小毕业了。
那年,SARS的疾患过去数年,人们逃离咳嗽与面罩的恐惧,圣婴现象开始受到社会注目,环保、绿能概念也正缓缓发酵。
2006年,捷运板南县向左延伸至海山、土城一带,关于陈水扁政府的种种流言开始传递,新闻上总是出现其千金受扰而咆哮等,那些令人感到可悲的讯息。
那年,我和Z毕业了。
毕业典礼结束后,整个校园都没有人了,夕阳正下,我和Z缓缓走出大门。
那时若有人问我,你最好的朋友是谁,我都会说,是Z。
我和Z坐在门口旁,看着天空的夕阳艳丽似火,云霞燃烧,像是集满了鲜血的眼睛正在注视。
我告诉Z,明天,我就要搬到新竹了。
Z没有多大反应,之前我也告诉他过。
“你是我的好朋友。”
“嗯,我会记得你的。”
Z说他要回家了。他步上校门旁的天桥,我目送著。
天桥上的天空橘红一片,云层汹涌,风正要起。
我忽然想起今天是6月14日。Z的座号是6,而我的,是14。
十年之后的现在,大学毕业了,没有什么矫情或是特别记住、忘记的人,似乎大家都习惯于此,习惯离别在身上留下的每一个伤痕,让它慢慢凝固、缓缓痊愈。
可是我永远记得Z在我生命中的意义,在我最孤独的时候,拉起了我。
“你是我的好朋友。”
“嗯,我会记得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