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我的忧郁症与另一半

楼主: fongkou (丰谷)   2016-06-20 22:52:29
这是近日贴在个人FB上的文章,与网友分享
=========================
这是一篇亲友罹患忧郁症,在旁陪伴的经验分享文章,2011年写了一篇,2016年再补充于
后段(2011年文字较好阅读故前置)。
要说明这个经验属个案性质,并不具普遍性。另外强调一点,这位病友于治疗过程中,心
理咨商效益要比药物服用来的高。
至于为何要写这文章,当然是希望脸友对忧郁症多一份了解,能对病友多一份同理心。
分享经验若有错误,烦请指教,谢谢。
========2011年的分享=====
因为身边有这样的朋友,几年的相处,再加上自己做了些功课,所以小弟知道要与有忧
郁症的朋友相处,是需要学习的,而有些观念也是要澄清的,当然这是小弟的经验,
如果有误,请务必协助澄清正确的资讯
01忧郁症的朋友不是不定时炸弹,小弟觉得很多忧郁症朋友宁可自伤也不愿害人,他们就是因为勉强自己承担了太多心灵无法负荷的压力,所有疾病才会发作,但又因为心理十分痛苦又不愿意连累其他人,因而才有轻生念头。
所以打个比喻,偏激的逻辑或个性才是炸药,忧郁症顶多是火星,忧郁症患者会伤人是因为患者,原本的个性,而非忧郁症。
02忧郁症不是心情不好而已,简单说这是脑内的战争,每个人都会心情不好,所以也觉忧郁症只是"心情很不好"而已。就会对忧郁症朋友说:你要看开点、你要多出来走走、你不要老往坏处想..等等。但为什么不会有人会对断腿的朋友说:你要勇敢站起来,或对眼盲的朋友说:你要多出门走走看看世界,但因为忧郁症是外表看不出来的疾病,所以我们会用自己的想像,对忧郁症朋友说出自我感觉良好的鼓励话语。却不知道或许他已经心灵大暴走,导致无法思考、无法行动却还要内耗跟这些励志的话语交战,例如:我不是不走出去啊!我是走不出去啊!
所以若与忧郁症朋友相处,若不知道地雷在哪里,那就建议多倾听、多陪伴就好。
03任何人、任何个性都会得忧郁症,个性较内向的人会得忧郁症、个性看起来活泼开朗的人也会得忧郁症,只是成因不同,表现出来的反应也不同。
所以若有一个外表很开朗的朋友跟你说:自己得了忧郁症,请不要用"看不出来,你这种人也会得忧郁症的态度"来回应,这可能会让忧郁症朋友以后更不敢说出自己的心事
04尽量用平常的态度与忧郁症朋友相处,过多的关心与问候对他们而言,反而可能是压力
的来源。若他们自己想提病情,那我们身旁的人就多倾听,若他们不想提自己的病情,那
我们身边的朋友就也别提,否则我们每问一次,他们轻则就要重复自己病情一次,重则又
要重揭伤疤一次,这无异在考验忧郁症朋友的耐性。
05尽量让忧郁症朋友待在他们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往往我们会期望忧郁症朋友要多出门走走、要多接触人群,但若忧郁症朋友此时承接系统运作出了状况,我们身边朋友一句无心的话都可能对他们造成其大的混乱,何况硬将他拉到人群中,仿佛是叫他们置身枪林弹雨之中。
06专业医疗与亲朋好友的陪伴要双管齐下,二者缺一不可,忧郁症患者自己要有病识感,能与医师配合治疗的过程,亲朋好友要多陪伴多倾听,让忧郁症朋友觉得他不孤独。
07忧郁症朋友要自己寻找适合自己宣泄或抒压方式,例如运动、冥想、气功..等等。学习与自己对话,忠于自己、善待自己,别让新的垃圾再堆积在自己的心中发酸发臭。
08忧郁症是一种病,感冒也是一种病,大家都有可能得到,生了感冒这种病就去看医生将病治好,同样的,生了忧郁症这种病一样去看医生将病治好就好了,顶多跟糖尿病或高血压一样不容易根治罢了。
所以不要将忧郁症污名化,若能让忧郁症朋友讲得了忧郁症如同叙述自己得了感冒一样轻松,这样的社会氛围才能让忧郁症的朋友无负担的去面对这个疾病、社会、家人及自己。
讲太杂了,但也找不到条理,所以就当作经验分享了。若有错误资讯,请不吝指教,谢谢。
=====2016年的分享=========
A.忧郁症的发作就像是保险丝熔断一样,当电器电路发生异常时,保险丝会自动熔断以保
护其他零件或避免火灾,是一种自我保护机制。
所以忧郁症从正向角度解读,是一种避免人生因错走违背本性的路途,在步向险境前身心
灵所传达的警讯,其实是一种紧贴著危机的转机。当然转机后,病友可能因而步向心灵重
建之路,让自己往相对健康的道路前进,但也有可也可能因病友自己、家人或社会的压力
,无法转身仍一步步迈向深渊。
B.我们从小被教诲许多正向的人生道理,有些人将其奉为圭皋,这些道理是正确的,却不
一定适用在每个人或所有的人生阶段上。
于是乎,为了成大局、求圆满,有些人硬生生否定了自身情绪或想法,原以为自己有足够
的内在能量去化解情绪的纠结,却没想到这些负面能量宛如黑色墨水渗入心智中,直到情
绪失控、思路阻断、内在小孩扭曲哭泣,才惊觉自己心理生病了。
当然我并非否定这些正向的人生道理,而是说要在生活中,甚至逆境中实践这些经典,是
需要某些特定人格特质或内心的正能量,或者是按部就班循序达成的,否则就像要小朋友
或没有运动习惯的人,临时举起20公斤哑铃做侧平举,不受伤算运气好吧。
C.忧郁症的心灵重建之路仿佛是打掉重建的历程,中间甚至会出现与发作前相异的人格特
质出现。例如一位随和的人,忧郁症后却像个刺猬强烈捍卫自身权利,让亲友不知如何与
其相处。
个人是觉得这是物极必反的自然反应,因为过去生活背离了本性,而种下忧郁症的病因,
现在要重新寻找一种新的思考模式或生活态度,改变从前不健康的自己,但在摸索新自我
的过程难免暴冲、犹豫、怀疑、自我否定......。
陪伴的人不妨尽量给予病友自我探索空间,在病友表示需要意见的时候再给予适当的支持
建议,但避免过度主导病友自我重建的方向,以防止增加摩擦或让病友重建了一个不健康
的自己。
若没有外力的强行介入,个人是觉得重建过程中,病友会选择较合乎自己本性的态度过生
活,这才是可长可久的道路,但中间过程需要病友努力、亲友陪伴、专业人员及社会的扶
持,才能走得安稳些。
D.请病友在忧郁症发作时,接受自己所有的思考或情绪,包含负面的。以免因为要排除思
考A,而因为强迫思考而衍生其他更多种的负面思维。
例如产生 思考A:埋怨甲不体贴,
衍生出  思考B:甲对我很好,不可以埋怨他,
再衍生出 思考C:为何自身会有不健康的AB连锁思考。
于是病友原本只要与A思考共处,却因为想排除A而衍生出新的BC思考,导致病友必须
更努力更辛苦,才能同时与三种思考共存。这种说法简单,但亲身经历却极其辛苦。
就像擂台上,病友与内心幻化的对手战斗,对手如果只有A思考,那擂台上只有一位对手
,无力时还有机会躲到角落喘息,但擂台如果同时有三位对手,这些对手没有痛觉却又打
不死,最后病友可能被打趴,直到三位对手因时间到或力竭而退场。
 
E.强迫症与忧郁症是两种心理疾病,独立但也可能同时并发。强迫症主要症状包括强迫性
思考及伴随的强迫性行为。
强迫性思考如“瓦斯好像没关”,伴随的强迫行为就是不停的关瓦斯,病友其实心理知道
互斯已关闭,自己在做重复的无意义行为,但却无法停止。
这里要分享的是极轻微症状的应对方法,当产生瓦斯好像没关的强迫性思考时,伴随强迫
行为去关瓦斯时,请放慢动作,强化关瓦斯这个行为在心中的确定感,并在心中覆诵瓦斯
已关闭。若是放慢行为仍无法抑制强迫思考,退而求其次,帮自己设定重复行为上限次数
,例如3次。如果重复达3次,则提醒自己动作已达3次,别再重复关瓦斯了,并设法让自
己离开引发强迫性思考的环境。
作者: jojoliu (承承)   2016-06-20 23:36:00
很详细的文章推! 皮克斯的‘脑筋急转弯’很好看对于情绪和社会关系有很多细致的描写,对不了解的人来说可以有初步的认识
楼主: fongkou (丰谷)   2016-06-20 23:54:00
谢谢jojoliu大~
作者: a0912818938 (孜孜)   2016-06-21 01:22:00
推 忧郁症真的不是外表看得出来的 百忧解也不是一直有效的
作者: louismou (mou)   2016-06-21 03:48:00
个人浅伏期N年,这两年脑袋大爆炸,目前服药三个月,很谢谢这系列文让我更了解自己的状态,特别这篇
作者: ray0720 (ray)   2016-06-21 04:23:00
写的超好
楼主: fongkou (丰谷)   2016-06-21 04:27:00
谢谢a0912818938大~谢谢louismou大~谢谢ray0720大~
作者: siuosiuo (concept)   2016-06-21 05:23:00
衍生三种思考的很有感,原来我常常这样想…
楼主: fongkou (丰谷)   2016-06-21 06:20:00
谢谢、辛苦siuosiuo大~
作者: da17 (你快樂你就是王子)   2016-06-21 23:25:00
写得很好 病友需要学习与疾病共处 我们也需要学习陪伴
楼主: fongkou (丰谷)   2016-06-21 23:32:00
谢谢da17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