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认识了一个25岁的男孩,
他告诉我他很期待自己28岁的样子,
告诉我他期待未来的工作,未来的生活型态,
未来的感情生活,未来的自我成长。
是啊,未来的。
我回想了25岁时我的样子,
也是对人生充满期待,对于工作充满抱负,准备好在职场上一鸣惊人。
然而对爱情充满期待,相信真爱,相信厮守到老,相信那个人就在那等我。
25岁的时候刚回来了台湾,也是第一次踏入台北同性恋的圈子,
结束了分手后的疗伤期,
我开始使用交友软件,加入一格格的男孩橱窗之中。
也像大部分的同性恋一般,我渴望恋爱,渴望一段稳定且长久的关系。
借由甲板我认识了一个魔羯座男孩,
他的样子,学历,声音,对于工作的抱负都深深的让我着迷,
在我们第一次过夜的那张小床上,
我睡得不安稳,翻了个身还是吵醒熟睡中的他,
睡梦中他转过身来,从身后抱紧我,右手摸着我的头,问我:
“怎么啦?”
三个字让我溶化在温柔乡,那个瞬间我就爱上他了。
接着,
半夜醒来的两个同性恋会发生什么事情也不用多说。
隔天醒来,看着他躺在身旁打鼾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好幸福。
当时的我好单纯,觉得有了肉体关系的我们是不是应该给彼此一个名份,
前面说过了,我渴望恋爱,认为那个人就是他了,
我开始变得紧迫盯人,变得焦虑,
开始计量他回复讯息的时间,希望从他的回复中得到更热切的回应,
他开始讯息好久好久才回我,然后已读不回。
这样的戏码我想大家身边都有,结局也可想而知。
然后我开始了解
原来不是体液交换了之后,就会出现一个爱你一辈子的男人。
原来Hi?的意思不是跟你打招呼,是想邀请你吞云吐雾。
原来见了面之后的下次再约,背后的意思是你不是我的菜唷。
原来抱睡不是真的要抱在一起睡觉,而是1069的启动关键字。
原来所有不能在一起的理由,背后的原因不过是他不够喜欢你这么简单。
我也开始慢慢改变,
我了解约会时的牵手,接吻,都可能不代表什么,
我也接受有原则的一次性性行为,
但我还是渴望爱情,
觉得我的理想男朋友总是会在交友软件讯息数累计到某个数量的同时,
他就会出现,然后告诉我,我们一起把软件删掉吧。
林夕在爱情转移中写下
“流浪几张双人床,换过几次信仰,才让戒指义无反顾的交换”
现在27岁的我,只能体会前两句话,
无数场没有结果的约会,三年后的我还是单身。
但是渐渐的我发现,
我不是这么在意这个约会对象是不是也对我有好感了,
我不在乎为什么讯息到这里,他已读了,
我在健身房运动只是单纯想让自己分泌脑内啡,
我依然渴望爱情,相信真爱,
不过爱情在我心中的称量已经越来越轻了。
我又开始写歌,开始做一些让自己单纯快乐,又有成就感的事。
原来不只有爱情才可以让我的生活过得更圆满。
叶丙成教授前几天在台大毕业典礼的演说非常精彩,
我认为与当初Steve Jobs在2005年于Stanford那场演说一样,
带给我相当多的思考空间。
叶教授提到了一个概念是找到给一张名为自己的标签,
很多同性恋寻寻觅觅的是一张粉红色名叫爱情的标签,
但我想我们的人生,需要的不只是这张粉红标签,
我们同性恋口口声声说要做自己,
真正喜欢自己又有自信的人又有多少?
了解自己,找到自己,喜欢自己,
可能那个人在某一天就会出来跟你说声Hello了。(但不是Adele)
我相信这些东西是很多版友早就悟出的道理,
但我也相信一定有很多人还在这片迷情海中载浮载沉,
希望阅读这些文字后的你,可以稍稍的当作是块浮木,
喘息下,让自己爬出鸡鸡流沙之中。
三年以来,
我也由衷感谢可以遇见几个可以掏心掏肺的好朋友,
也看见了好多圈内令人不解的现象,
像是几个以前的朋友,
努力的经营自己的脸书帐号,想尽办法让自己头上冠著红人二字,
笑笑带过,越沈迷在FB的人才越寂寞。(朋友的名言)
回到最一开始所说的,
我想28岁的我应该有满足25岁的我的期待吧。
期许自己人生的下个阶段,期待35岁的我,
希望35岁的时候,不会灭掉眼神里的那盏光。
(但私心希望等到我35岁的人还会有人以为我刚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