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ettoday.net/news/20151109/593852.htm
无子的恐惧 作为同志,老了是怎么一回事?
《彩虹专题》系列五
文/蔡百蕙
台湾老得好快!2025年即将迈入老人超过20%的超高龄社会,对同志们而言,老后的议题
却更复杂。“同志咨询热线协会”的社工主任郑智伟在照顾阿嬷的过程中发现,一个老人
家生病了竟要动员亲友10几个人轮流照顾,“回头看自己,就有一种恐惧,那我老的时候
怎么办?”比起上一代有许多被迫结婚生子的同志,年轻一辈的同志大多没有小孩,如果
未成家,面对的就是一个人的老后。
郑智伟的阿嬷在10几年前第一次诊断出癌症,此后加上其他疾病与发生意外,每一次都多
亏了她的2个女儿和子孙们轮流照顾,以及带她看医生,郑智伟了解到,照顾老人家的工
作量其实很大,还好家族里人够多,整个照顾团队有12、3个人,“可是每次照顾阿嬷
的时候就会去对比,那40年后的我会怎么样?”这个忧虑一直回荡在他脑海里, “做为同
志的我们,老了到底是怎么回事?”
为了找出这个答案,于是他开始发动“热线”的工作人员访谈老年同志,想进一步了解老
年同志的生活与困境。访谈了横跨55到90岁的老同之后,郑智伟和“热线”的人员发现,
这些老同的共同点是觉得都被年轻人排挤了,变成“社会歧视同性恋,年轻人又歧视老年
人。”
人老都怕寂寞
原来老了最怕寂寞。“热线”遂开始举办让不同世代同志互相认识的活动,包括卡拉OK和
聚餐等,更因此开办了“热线”知名的“彩虹熟年巴士”,1年2次透过1天的旅游,让跨
世代的同志自在地聊天与相处。由于活动有男有女,怕曝光的老同来参加也不用担心,7
年前开办迄今极受欢迎,现在1次出团需要用到2台车。
“彩虹熟年巴士”参考了阿公阿嬷都喜欢参加的进香团模式,路上也都让大家唱卡拉OK。
郑智伟在活动举办几次后发现,老一辈的同志非常爱唱王昭君,那是关于一个寂寞等爱女
人的心情,“跟男同志的心境很像,当年爱的人如今不知在哪”,那个年代交往是用假名
,还没有email。
郑智伟也透露,老同的受访者中,有许多人进入和异性的婚姻中,会直接表达,自己过的
就是双面人的生活,还有一位甚至当了阿公的大哥,也来参加“彩虹熟年巴士”,和大家
一起玩,但回了家就要符合严肃父亲形象,“没有开过玩笑,因为在家就是爸爸,要不怒
自威。”
对于进入婚姻系统的同志,郑智伟惋惜地说道,他们到了晚年的时候会觉得比较有保障,
“可是你觉得是难过的,因为这个保障来自层层的压迫。”
至于没有被逼婚生子的同志,如果经济状况也不好,郑智伟就知道有这样一位靠卖玉兰花
维生的老大哥,没有钱去安养院,也买不起保险,问他老了怎么办?常常说自己死一死好
了;还有另一位60几岁的老同,“将军的第二代,一辈子活在柜子里,不断压抑,”在意
外得知他的情况以及重病住院后,“热线”的志工们主动到医院认识他,偶尔也去陪他聊
天说话。
专业人员性别意识不足
郑智伟表示,“热线”做为一个同运团体,并不以老同的陪伴为主要工作,实际上更希望
从制度面从事倡议,向医护、长照、社福机构谈老同的处境,大约4、5年前起,即要求台
北市下辖的公立医院把同志和多元性别议题纳入进修课程。“这个世代的老同在成长过程
带着伤,老后进入一个不熟悉的环境,怎么去信任?”
针对安养机构的多元性别友善度,“热线”曾普发问卷至北市各个安养机构,却得到非常
吊诡的结果,“问他们友不友善?每一个都勾友善,可是问住机构里的有没有人是同志,
每个都说没有。”郑智伟表示,他们认识一些住在安养机构的老大哥,就曾充份表达不被
了解的实际情形,“他们其实是不被看见的,而那个不被看见就是一种恐惧。”
今年54岁的“同”看上去就是个帅T(女同志),就医时问题重重。根据她的经验,医疗机
构的性别意识似稍嫌不足。“有很多问题!挂号的时候会质疑你,到底是男还是女的?会
被特别关注,好像我生病了还要被质疑。”“同”抱怨道,遇上需要排队几小时的检查,
要上厕所也不方便,“我们这样子去上女厕,一定都会被误会。”
思考到老后就医需求增加时,她坦承有另一层的担心,“来照顾你的不晓得友不友善,对
同志身份会不会排斥,”万一来的是恐同的医护人员,“如果排斥你,就不可能会尽心去
照顾你。”
对于机构的同志友善度,郑智伟倾向乐观,他认为,性别平等教育法通过已11年,现在的
大学生从小在学校都上过性别教育课程,“新的世代以后进到专业环境,应该有比上个世
代更多性别多元的看法,”从制度面着手,期待一个更全面与普及的性别友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