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 归田琐记 缝人

楼主: tinyfan (小风扇)   2024-12-27 17:15:09
  “缝人”通常被称为裁缝,因为他们既能裁剪又能缝纫。然而在我的家乡的读书人,
因为学说官话(清朝时为北京腔)的时候乡音重,“缝”和“房”的发音相近,便错误地
称之为“裁房”,大家也就这么说了。有些妇女常跟官家有所来往,自以为能说得一口好
官话,也跟著称呼“裁房”,这种称呼已经牢不可破。我曾经嘲笑过这些人,但他们却辩
解说:“管茶的称为茶房,做厨的称为厨房,那么裁缝也应该叫裁房。”如果照这样说的
话……剃头的也应该叫剃房,裱褙书画的应该叫裱房,木匠也应该叫木房,泥水匠也应该
叫泥房吗?
  缝人中较为拙劣的,莫过于浦城地方的;而傲慢无礼的,也莫过于此地的缝人。浦人
的地方民情讲究节俭,士大夫们带头表示不屑于丰盛的饮食和华丽的衣服,即使是地方豪
绅也是如此,奇妙的就是一年到头都在制作衣服。我经常拜访一些知心的朋友,厅堂中无
不设有裁衣的工作棚。那些裁缝看见有客人来访,总是赖在椅子上不起身,对客人毫无表
示。我跟我的徒弟詹捧之说这件事,他回我说:“我曾经称这里的缝匠为‘大王’。”这
是讽刺他们的傲慢,而且家中的女眷总是把这些裁缝当作上宾来奉承,听从他们的指挥,
这种风气几乎无法改变。我回去告诉我的子孙辈,大家也都偷偷的笑,因为他们的家中也
称缝人为“大王”,而“裁房”的称呼也始终不肯改变。
  他们偷窃衣服原料、毛皮与绵絮的手法极为巧妙,却又笨拙,不过我并不计较这些。
我家中偶尔制作新衣,让仆人督促这些裁缝,便吵闹不休。适逢我缝制一件皮马褂,内衬
用月色绸制作,刚刚做好就被我扔出来,叫他换钮扣,还斥责他说:“一个钮扣尚且钉错
,这样的本领,还敢吵吵闹闹!”他狠狠的瞪着我,仔细看了几遍马褂,便刻意用京腔大
声说:“并没有钉错,为何骂我。”我指著自己身上的马褂斥责他说:“如果你釦子没弄
错,那就是我的旧衣服全都错了!这是用月色绸做的里子,而不是当做衣服外面的,一般
应该是左扣右绊,怎么能右扣左绊!”因此,我叫仆人把我所有的长褂和马褂都拿出来给
他看,并且厉声斥责一番,他才知错不敢争辩。自此以后,缝人的气燄才稍微减少,到我
家时,开始变得稍微谨慎和安静。
  虽然这是一门技艺,但既然是专业技能,就不能粗心大意。我记得蒋伊臣的《鉴录》
中有一条说:“嘉靖年间,京师有一位缝人某某,声名显赫,所缝制的衣服长短宽窄,无
不合度。常有御史命他裁公服,他便跪请问御史的工作年资。御史便问:‘做个衣服干嘛
要知道这个?’他回答:‘刚当官的人,意高气盛,总是抬头挺胸,衣服应当要后短前长
。官期过了一半的,意气慢慢平稳,衣服就做成前后长短一致。而官当久了想升迁的人,
为官自然谦逊,身体就会微微前倾与人说话,衣服则做成前短后长。如果不知道做官的年
资,就不能制作出合身的衣服。’这虽然是些街头巷尾的传言,却非常有道理。”这些专
业的细节,哪里会是那些“大王”能懂的?
【原文】
清 梁章钜《归田琐记卷七》〈缝人〉
缝人通称裁缝,以能裁,又能缝也。而吾乡之学操官音者,因缝与房音近,讹而为裁房,
众口同音。余家妇女多随宦者,自负为善说官话,亦复呼裁房不绝声,牢不可破。余尝笑
之,则诡辨曰:“司茶者为茶房,司厨者为厨房,则裁房亦同此例耳。”然则剃头者,
亦当称剃房,裱褙者,亦当称裱房,木匠亦当称木房,泥水匠亦当称泥房乎?
缝人之拙者,莫过于浦城;其倨傲无礼,亦莫过于浦城。浦人风尚节俭,士大夫率不屑丰
食美衣,即素封家亦然,惟长年制衣不倦。余常往来一二知好家,厅事无不有裁衣棚架者
。缝人见客过,皆坚坐不起。余偶以语门徒詹捧之,捧之曰:“某尝呼此间缝匠为大
王。”盖亦嫉其倨傲,且言家中妇女辈,每奉之如上宾,惟所指挥,此风殆不可化也。
余归为儿女辈述之,无不匿笑,因合家亦呼缝人为大王,而裁房之称,终不肯改。
其偷窃衣料及皮絮之属,又极巧而实拙,并不在意计之中。余宅中偶制新衣,使仆辈督
之,辄至喧呶不止。适余换制一皮马挂,用月色绸为里,甫制成,即掷出,令换钮扣,
且斥之曰:“一钮扣尚且钉错,似此本领,何喧呶为!”渠狠目熟视再四,大作京腔曰:
“并无钉错,何以骂我。”余指身上一翻穿马褂斥之曰:“若尔所扣不错,则我之旧衣俱
错矣!此系以月色绸为里,非以为面也,自应照常左扣右绊,何得右扣左绊!”因使仆辈
尽出翻穿之长褂及马褂示之,并厉声色痛斥一番,渠乃㗳然不敢辩。自是之后,凡缝人之
气少衰,至余家者,始稍谨默。
夫一技虽细,而既专司其事,即未可掉以粗心。忆蒋伊臣鉴录中有一条云:“嘉靖中,京
师缝人某姓者,擅名一时,所制长短宽窄,无不合度。常有御史令裁公服,跪请入台年资
。御史曰:‘你裁衣何用知此?’曰:‘公辈初任雄职,意高气盛,其体微仰,衣当后短
前长。任事将半,意气微平,衣当前后如一。及任久欲迁,内存冲挹,其容微俯,衣当前
短后长。不知年资,不能相称也。’此虽谰言,却有至理。”又岂此间大王所与知乎!
作者: Segal (Dino)   2024-12-27 19:46:00
484在臭外○师啊?
作者: holybless (D.)   2024-12-28 12:04:00
伊藤润二有画缝人的经验
作者: ALENDA   2024-12-28 15:48:00
作者: S2357828 (方丈为人很小心眼的)   2024-12-28 21:36:00
京师那个算不算当面臭啊?
作者: mstar (Wayne Su)   2024-12-31 08:33:00
最后一段那个任官年资的段子很常被引用,不知他是原创吗?
楼主: tinyfan (小风扇)   2024-12-31 13:46:00
他是从蒋伊臣的《鉴录》当中看到的,所以不是原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