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MoreLight (大文)》之铭言:
: 读孔融的事刚好遇到祢衡。曹操连年幼时就名满天下、出身名门的孔融都敢动了,全家照
: 杀不误,怎么不敢动反对曹操更厉害,常常给他难看的一介布衣祢衡?
: 更奇的当曹操是把他送给刘表后,刘表也不敢动他。要不是黄祖一气之下,再加上祢衡自
: 己跟黄祖的主簿也有嫌隙,快快被处死,大概还能继续安稳下去。
: 为何曹操刘表都不敢动祢衡?
因为祢衡就是一个麻烦鬼,一个很尴尬的存在。
祢衡看起来并不是士族,史书多次提到他是“白衣”,也就是活老百姓,
但如果他真的是个活老百姓,却能结交孔融、杨修这种超级天龙人──那就厉害的很了。
偏这人也很挑,他来到许都后把荀彧、陈群、司马朗评得一文不值,
却大赞孔融跟杨修──要知道,虽然我们现在都普遍把这些人看作高门士族,
但是前者在当时都是近年才窜起的暴发户,远不及四氏太尉或者孔门子弟来的渊远流长:
对,就是后面那两位。所以祢衡的择友标准说起来其实是超级势利眼的。
这种势利眼的择友法来看,他当然瞧不起“未知其出生本末”的曹老板。
但祢衡这人还是有点底子的,老曹想藉贬低他为鼓手来羞辱他,
结果他鼓打起来还是有板有眼,叫他换衣服他也就当场脱了换,
说他失礼也没什么地方失礼,反显得老曹故意刁难,
所以老曹说本来想羞辱他结果是自取其辱。
说要办他,可是祢衡其实没公开反对老曹什么政策,他纯粹就看不起老曹那群人而已。
如果是侮慢皇帝还有话说,请问看不起当朝高官该当何罪? Q_Q 周武王都还有伯夷叔齐呢
硬是要办还是可以办,但一来不好看,二来说不定祢衡就是等你来办他──
你之前也看过孔融一家争死那个故事,那个不光是保护家人而已,
当时为了党人而死,在士族圈是非常光荣的,以东汉末年的烈性,
拿性命换名声是不会迟疑的。老曹当时杀孔融,是忍了很久,罗织好不太好推翻的罪名,
才对孔融动手的;对杨修的爸爸杨彪下手的时候他碰到更大的阻力,
而且基本算没成功。到曹操晚年他才能毫无顾忌要杀谁就杀谁。
所以当时的当权者,如果权力基础不够稳固,要对大族或是名士下手,是会有所顾忌的,
因为杀人理由如果无法自圆其说,反成了死者的名给死者正当性不说,
自己统治的正当性也会动摇。所以老曹送刘表再送黄祖,
终于碰到一个不计较这些的粗人,祢衡才终于能死了。
我觉得祢衡到最后也不知道自己要什么。
他是有才学的,《后汉书》不乏他才思敏捷的记载,
史书并没有记载他早年经历了什么,但他到许都才24岁,死时26岁,
花了两年时间就把自己变成天下知名,士林既佩服他的才学、又恨他狂傲恨的牙痒的存在。
他从没到过孙吴,但是连吴人都知道他,胡综评论人物时以他为例子。
所以他并不如一些现代评价认为他只是假掰又嘴贱的人而已。
但是他想当官,他却看不起台面上所有的当权者;
要他归隐如管宁那样,他似乎又不甘于此;
最后想像那些党人前辈一样,要一个光彩的死法,但时间已经要进入三国,
大家都太熟悉士族圈那套玩法了:最后他只能在酒席间死在一个军阀老粗的手上。
结果祢衡什么也没要到、什么也没留下来,只有一两篇文章跟他击鼓的这件逸事而已。
他其实也是颇悲剧性的人物。
其实说也好玩,现代人提到祢衡的态度大都很不屑,
但是二创很少人把这位仁兄编入老曹为主的故事中。
甚至以前的二创是把祢衡当“抗曹保汉”的义士来看,现今二创为老曹翻案,
却很少去动祢衡这个故事。当然一方面可能祢衡的故事并不是那么的重要,
但我觉得另一方面,就是老曹跟祢衡这段故事不太好翻──不是很好写成老曹有理、
祢衡无理的场面。借此把祢衡说一说,不知道有没有回答得楼主的问题,
脑补猜想的部分可能比较多,也请同好不吝指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