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新闻] 迪士尼花木兰依旧会在台湾电影院上映

楼主: VJ2004 (我一个人记得就好)   2020-08-12 08:29:21
※ [本文转录自 C_Chat 看板 #1VCiBRes ]
作者: Satoman (沙陀曼) 看板: C_Chat
标题: Re: [新闻] 迪士尼花木兰依旧会在台湾电影院上映
时间: Wed Aug 12 00:10:00 2020
※ 引述《SuperSg (○(#‵ ︿′ㄨ)○森77)》之铭言:
推 abadjoke: 中国史上最强的女英雄明明就是四川战鬼秦良玉08/06 20:24
→ abadjoke: 60岁还能带兵打仗干翻杀人王张献忠 只可惜迪士尼不认得 08/06 20:24
虽然离题了,
只不过这是个很有趣的议题,而且连中国人其实也常常在问。
“为什么是花木兰?为什么女英雄没人拍秦良玉?”
秦良玉是谁?
自太史公撰写史记两千多年以来,中国二十四史中收录了无数人物的“列传”,
为这些男男女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纪录。
但是在男尊女卑的传统下,
女性人物通常会被分类在列女传、后妃传、公主传等别类,和其他男性有区别。
但是在明史中却有一个例外。
她就是秦良玉,二十四史中唯一和男性并肩而立的女性。
她是四川石砫宣抚使(土司),自青春年华就参与明帝国的各项战事。
她所统领的石砫子弟兵以白蜡木制成的长枪为武器,因此又号“白杆兵”。
从贵州土司的杨应龙之乱、彝族土司的奢安之乱、抗清、剿流寇,
秦良玉和她的白杆兵可说是无役不与,是明末一支难能可贵的地方忠军。
秦良玉本人甚至还获得崇祯帝朱由检亲自写诗嘉许,受封二品诰命夫人。
但是在风光表面的里侧,则是一名在国祚日渐消亡时仍力图振作的女将的悲剧人生。
丈夫死于冤狱,她因而临危受命接下土司之位。
为了支撑在风雨中飘摇不定的明帝国,原可偏安一隅的秦良玉和其家族慷慨奋战。
她的兄弟、媳妇、独子、数万名子弟兵纷纷战死于沙场,为明帝国捐躯。
在明朝灭亡后,暴虐的流寇首领张献忠领部众杀入她的故乡四川,
已是古稀老将的秦良玉尝试领兵对抗但却不敌落败,只能退守石砫固守。
张献忠在四川称帝后恣意屠戮、杀人无数,将曾经的天府之国化为人间地狱。
石砫则是在秦良玉和白杆兵的庇护下才得不受屠杀之灾,
成为了当时四川少数的安全之所。
之后她也继续效忠南明政权,并受封为忠贞侯。
最终,75岁的秦良玉寿终正寝,结束了她壮烈又憾怆的50年戎马生涯。
关于秦良玉的生平经历我也写过比较详细的版本,有兴趣可以参考看看w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43537935.A.A71.html
(只不过好像有些时续错误,我改天修一下好了w)
秦良玉的经历与功勋已不能简单的用“巾帼不让须眉”之类的成语来形容,
她是一名真正拥有兵权的善战女将,赤胆忠心更是不逊于当代的任何男性将领。
这就是二十四史中唯一与男性并列的女将军:秦良玉。
但不仅是迪士尼这些老外,事实上连中国人都不太熟悉秦良玉这号人物。
许多人在听到秦良玉之名是都会抱着些许疑惑,并在理解后对其壮烈事蹟感到惊讶。
并且,许多人多会浮起一个疑问:
为什么是花木兰?
为什么是杨门女将?
为什么不是秦良玉?
这么一个传奇女性,为什么相关作品却是如此稀少?
没错,秦良玉的生平不仅只在中国,放到全世界都是值得谨记且纪念的。
她理当像法国的圣女贞德、印度的詹西王后、英国的布迪卡等人一样被一再提起,
并且有诸多影视作品以她为主角而创作才对。
那么,中国最新的一部关于秦良玉的影剧是什么时候的呢?
1940年,卜万苍导演,陈云裳主演的抗日电影《秦良玉》。
https://i.imgur.com/zIqR4Kl.png
是的,1940年。
之后80年至今,中国竟然没有任何一部电影、戏剧是以这名女将为主题。
更明确来讲,是有关秦良玉的影视计画均无疾而终,都未能能上映播放让大众欣赏。
我能找到的有两个例子:
电视剧《传奇女将秦良玉》
大约2014年开始宣传,预定2016年播放30集。
但至今无声无息,现今能估狗到一些残迹说是被禁播,真相如何无人知晓。
电影《蜀锦袍》
2017年开始宣传,预定2018上映。
消息公布后随即无声无息,连预告也被下架。
(以上剧集均有百度百科资料残存,有兴趣烦请自己估狗,我就不贴连结了w)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http://repertoire.xikao.com/item/%E7%A7%A6%E8%89%AF%E7%8E%89
(中国网站,相对安全的)
我引用京剧剧目考略的内容,关于其对京剧秦良玉的最后一句评注:
“有歪曲明末起义军之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WjqQxGRU6E
又或者这个中国制作的历史节目,讲秦良玉的故事只讲到抗清便戛然而止。
之后与张献忠等流寇对抗等事蹟一个字句都没提。
相信聪明的各位看到这里,应该也知道发生什么事了吧?
中共为了洗白张献忠,而刻意让秦良玉在人们眼中消失。
1949年,中共从已经烂到流汤长蛆的KMT手中夺取政权后,
他们就相当兴奋的从历史寻找和他们一样是“农民起义”的前辈加以颂扬。
秦末陈胜、吴广?
农民起义!
新莽赤眉军、绿林军?
农民起义!
汉末张角黄巾贼?
农民起义! 还有不是贼,他们是黄巾起义军!
唐末黄巢之乱?
农民起义!还有不是乱,是黄巢起义!
明末流寇张献忠、李自成?
农民起义!还有不是流寇,是农民起义军!
一时认祖一时爽,一直认祖……还是很爽。
在中共当时领导者肤浅的历史认知影响下,
大量以往被认为是“贼”的民乱首领纷纷被翻案洗白,并被捧为农民起义的模范。
这些人物有些的确有可议之处,但是却有些是完全瞎捧,
他们既不是农民,所为之事也没有半分的“义”可言。
张献忠就是一个例子,他是军旅出身,但因犯罪被驱逐出军伍,
随后便开始跟随王嘉胤、高迎祥等流寇起事。
虽然一度接受朝廷招安,
但性格反复的张献忠最终和李自成、罗汝才等流寇头子成为了明帝国最大的内忧。
再加上北方的外患清兵进逼,明帝国就此迈向了灭亡。
在朱由检自缢后,张献忠也自封为大西王,带领号称60万部众杀入四川。
在击败了包括秦良玉在内的四川各路部队后,大西军一路攻进了四川首府成都。
四川藩王朱至澍眼见末日到来,深怕被流寇虐杀的他与妃子一同投井自尽。
而志得意满的张献忠便在四川登基为大西皇帝,开始了他往后在四川的暴行。
张献忠的以人格扭曲,为所欲为闻名。
这方面最著名的受害者则是大西科举的武状元张大受。
这名弓马娴熟、仪表堂堂的武状元让张献忠颇为欣赏,
经常赐他美女、宅邸、金银等作为犒赏。
但是某日,他献忠却突然要部下把张大受拖去砍头,
连赏赐给他的美女家丁等仆从也被一同杀尽。
至于原因,专门记述张献忠暴行的的书籍《蜀碧》如此记述:
“这驴养的,咱老子爱得他紧,但一见他,心上就爱得过不的。
咱老子有些怕看见他,你们快些与我收拾了,不可叫他再来见咱老子。”
无缘无故死于张献忠手上当然不止于他的武状元,
众多无辜百姓也惨死于张献忠的暴虐无道,其中又以成都的屠城最为出名。
张献忠和他的部众将成都的居民近乎屠戮殆尽,挨家挨户、不分男女老少。
其原因也仅是张献忠在入蜀时遭受抵抗,因而厌恶成都的军民。
在一阵腥风血雨过后,成都整城近乎只剩下大西国的官员得以存活。
张献忠在四川的种种暴行通常被称为“屠蜀”,不少书籍均对此事指证历历。
不仅最为出名的《蜀碧》,《烬余录》、《蜀龟鉴》、《荒书》、《欧阳氏遗书》、
《绥寇纪略》、《流贼张献忠祸蜀记》等书均描述甚详。
而这些书集的作者均是当代明朝遗民,或是下一世代的清初人士,因此可信度极高。
较为客观的张琅《烬余录》则是如此估算:
“今统以十分而论之,其死于献贼之屠戮者三,其死于摇黄之掳掠者二,
因乱而相残杀者又二,饥而死者及二,其一则死于病也”。
这说法称死于张献忠杀戮者占三成,看似替张献忠开脱了不少。
但其实不然。
“摇黄”是指“摇黄十三家”,是一支明末清初时代的抗清势力。
摇、黄则分别指其首领摇天动、黄龙二人,
他们乃是张献忠第一次入川(当时被秦良玉所击退)所遗留的残寇。
他们虽然打着“抗清”的大旗,但作为其实和流寇、强盗差不了多少。
所以摇黄十三家实际上也和张献忠脱不了关系,两方本质均是流寇。
之后的相残、饥馑、瘟疫也与张献忠等流寇造成的战乱有关,
所以就算是此论述,也无法为张献忠的罪刑开脱。
当然,中共的御用学者们还有大招能开。
那就是把相关书籍一律归类为“地主阶级”们的创作与抹黑,
实际上真正屠蜀的凶手则是南明的地方强权与清军,张献忠本质上仍是起义军。
这方面的论述以四川大学历史教授、共产党员胡昭曦最为强势。
根据他的论述与研究宣称:张献忠所屠杀的均是地主阶级与其仆从家丁,
因此才招受抹黑污蔑。
如此硬掰其实也有许多中国学者看不下去,但也确实影响了许多共产拥护者的历史观。
而他的论述其实也是站在不败之地:
因为能识字撰书的文人本来就多是资产阶级出身。
可是在明末清初的四川,能见证张献忠屠蜀并留下纪录的并不只有中国的文人。
还有来自遥远西洋的两双碧眼,在张献忠的身侧见证且纪录下了一切。
他们是耶稣会的传教士:利类思与安文思。
利类思本名路多维科.布里奥,西西里人。
29岁时来到明帝国传教,也是第一名进入四川的传教士。
安文思本名加布里埃尔.德.麦哲伦,葡萄牙人,和航海家麦哲伦出身于同一家族。
他随着利类思的脚步进入四川,以擅长制造机械仪器闻名于后世。
两名传教士当时也知晓流寇的暴行,得知张献忠攻入四川后先是前往绵阳藏身,
又逃往山中避祸。
但当时投张的成都知县吴继善为了迎合天性好奇的主子,
因此特别将这两名传教士引荐给张献忠。
而他们脱离张献忠的掌握后,
则是将自身在四川的经历与见闻撰写成册,并呈报给耶稣会收藏,
其中又以安文思所撰写的手稿《张献忠记》最为详尽。
那《张献忠记》能替张献忠洗白吗?
答案是刚好相反,这份手稿是张献忠暴行最好的铁证。
《张献忠记》葡萄牙文原文题名为:
Relacao das tyranias obradas por Chang-Hien Chungo famoso ladrao da China,
eme anno 1651
直译的话就是:
中国著名大盗张献忠的暴行,1651年
安文思撰写的手稿抄本现藏于罗马的耶稣会档案库,一般人难以阅读。
而中文的抄本则是民国初年的传教士古洛东撰写的《圣教入川记》,
只不过这本书发行不广,阅读过此书内容的人同样不多。
但是,香港中文大学教授陈学霖曾节录手稿中重点,撰写:
“传教士对张献忠据蜀称王的记载: 《圣教入川记》的宗教与文化观点”一文,
并对美化张献忠的观点做出辩驳。
香港中文大学学报第五十二期,可自由参阅陈学霖教授的论文:
http://www.cuhk.edu.hk/ics/journal/chi/toc/no52.html
我以下资料也是参考和节录自陈学霖教授的文章,
若是有兴趣可阅读陈学霖教授本人的著作,一定会受益良多w
张献忠见到两名传教士后,可说是喜不自胜。
天主教耶稣会以兴学闻名,经过其系统学习而成的传教士无不学识渊博、多才多艺。
从最先将西洋学识引进中国的利玛窦、以改革历法闻名的汤若望、
到清朝精于绘画郎世宁,以及利类思与安文思均是如此。
张献忠知晓这两名外国人是利玛窦的同行后,
马上要求他们建造天文仪器,以让自己拥有和明帝国皇帝相同的珍宝。
除此之外,张献忠还展现出了对天主教的极大兴趣,
经常与两名传教士讨论相关教义话题。
但是张献忠并非真正心向基督,而是以自己狂妄的想法扭曲两名传教士传达的教义,
甚至作为自身暴行的根据。
他如此表示:
“然此等法律为川人无益,伊等固执于恶,不从此圣教圣令,宁愿从我刀剑之下,
不服圣律。故吾奉天地大主之命,殄灭此种僧党及世上恶人。凡仇尔等者,吾亦仇之”
而张献忠屠杀成都时,两名传教士就在他的身侧。
所以对于成都的屠杀纪载尤其详尽:
“时利司铎在南门上,安司铎在东门上,见无辜百姓男女被杀,呼号之声,惨绝心目,
血流成渠,心如刀割,欲救不能。
急向刑官求赦,均属枉然。二司铎各在一方,惶极恐极,惨闷欲绝。
继闻献忠领马队将由南门往东门,二司铎皆伏地哀求,情词恳切,声泪俱下,
为百姓求赦,未蒙允准。”
张献忠屠杀成都时,两名传教士曾极力谏阻,但仍无法阻止张献忠和其部众对居民的屠杀。
两名传教士只能在屠杀结束后,在尸堆中寻找垂死的婴孩为其洗礼,
让孩子们死后得以升往天堂,而非徬徨于灵薄狱之中。
随后,张献忠部众还找到了传教士藏匿于家中的信众与仆从,同样全数杀尽。
只留下澳门籍的仆人与伪装为其孙的十七岁少年。
传教士的手稿还解开了另一个历史谜题,也就是《七杀碑》之谜。
传说中张献忠曾立一碑,并刻有: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物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但是古籍和文物的碑文则没有七个杀字,乃为:
“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 自思自量”
欲帮张献忠洗白的学者或共产党拥护者经常利用此差异作出出偏颇的解说,
狡辩他仅是希望人们敬畏天地鬼神才立此碑。
但在传教士的手稿中,此碑文的由来与意涵却被清楚的纪载了下来。
张献忠自称曾在天雷后获得“天书”一本,而书中预言了自身与四义子的封号与官阶。
(张献忠四义子为李定国、孙可望、刘文秀、艾能奇)
书中又称张献忠乃是“至圣”,是天选的中国统治者,
还说到张献忠现今应暂驻于四川,直到将四川人民杀尽为止。
张献忠还命人将其意化做谚语广加流传,甚至命令传教士将之翻译送往西方。
现今翻译为英文的诗句是这样的:
Heaven takes the ten thousand things to bestow upon man.
Man has not one thing to bestow upon Heaven.
The gods are perspicacious.
Consider yourself and judge yourself.
正是“天生万物与人 人无一物与天 鬼神明明 自思自量”
所以就算没有七杀碑,张献忠所立碑文仍是代表他对屠杀暴行的自信与狂妄。
两名传教士与张献忠周旋了许久,总算是避免了自身也被杀害的命运。
在张献忠被清军格毙后,他们则是连忙逃出了荒乱的成都。
利类思与安文思之后被清军所擒获,还差点被不通汉语的清兵杀害。
所幸领兵的肃清王豪格曾和北京的传教士汤若望有过交集,
理解传教士来历的豪格便将他们带往北京,结束了这段在张献忠身侧九死一身的经历。
历劫重生的利类思与安文思之后将一直活跃到清朝康熙年间。
他们与杨光先等中国文人展开笔战,并为了历法的编定被鳌拜谋害入狱。
但最终沉冤得雪,一同受到康熙帝玄烨的器重。
两人死时均以国葬之礼下葬,与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人共同永眠于异乡的北京。
因为他们在中国的活跃与奉献,现今我们才能以另一视角见证张献忠当时的暴行与狂佞。
讲结论。
问题:
为何秦良玉不为人所知?创作如此稀少?
答案:
全因中共为了洗白一名杀人狂魔,而将本国的真英雌弃置于黑暗。
当然,秦良玉的伟业实在太过耀眼,而张献忠的暴行之污秽也难以掩饰。
因此现今中共对于这二人的创作与言论处于一个尴尬的“可以说又不能说”状态。
你依然可以在中国的游戏或节目中找到秦良玉,
但是其事蹟大多被简化为抗清女将,甚至加上了她从未参与过的明日朝鲜战争。
而她对抗流寇,家族殉国,自身对国家尽忠至最后一刻的事实却经常被刻意淡化。
拍摄秦良玉的相关影剧甚至成为了中国影视圈的禁忌,相关剧集总是见光便死。
甚至被称国粹的京剧,其剧也被抹上了“有歪曲明末起义军之处”的污名。
避免离题太远,拉回来一点。
花木兰本身并非邪恶,她仍是文学史上一段经典的传奇故事。
但是,中共和那些好莱坞假掰左派人士显然在利用花木兰作为遮羞布,
掩盖住他们的双标与对于历史的错误认知。
我是从小吃迪士尼长大的电视儿童,家中曾有迪士尼的全套卡通录影带,
花木兰也是我小时候相当喜爱的作品之一。
但是这个花木兰,绝对不是那个我曾经喜爱的花木兰。
我们最后就来回味一下崇祯帝朱由检的四诗歌吧。
学就西川八阵图,鸳鸯袖里握兵符。由来巾帼甘心受,何必将军是丈夫。
蜀锦征袍自裁成,桃花马上请长缨。世间多少奇男子,谁肯沙场万里行!
露宿风餐誓不辞,饮将鲜血代胭脂。凯歌马上清平曲,不是昭君出塞时。
凭将箕帚作蝥弧。一派欢声动地呼。试看他年麟阁上,丹青先画美人图。
https://i.imgur.com/tB7HhyC.jpg
预祝敌是你花木兰票房暴死,感谢各位w
作者: abadjoke (asyourlife)   2019-08-06 20:24:00
中国史上最强的女英雄明明就是四川战鬼秦良玉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0-08-12 09:17:00
秦良玉排不上吧,冼夫人受到中共强力吹捧,不也没几人知道花木兰光有木兰诗帮她宣传,就远胜秦良玉了还有二十四史很多跟男性并肩而立,吕稚、武则天还是本纪勒如果冼夫人有周恩来、江泽民等中共大老支持都排不上号照楼主原本推论,那轮得到秦良玉吗?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0-08-12 09:55:00
虚构的英雄比较有名,亚瑟王也比很多英国国王有名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0-08-12 09:56:00
你推错篇了www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08-12 10:12:00
希洽的推文能不能修掉啊?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08-12 10:20:00
秦良玉传世小说本来就不多,花木兰历史久,传奇故事多迪士尼本来就以改编童话故事为主的,我是真没看过秦良玉有啥童话故事可讲,这是怎么改编?乐见创作,不过应该不用贬损其他来捧秦良玉,她应该无需
作者: triplee (none)   2020-08-12 10:38:00
花木兰的传奇故事多在哪而且这篇重点也不在迪士尼为什么不改编秦良玉 原原po最后一段都说他也喜欢迪的花木兰也根本没有捧秦贬花的意思花木兰应该是传奇"故事性"多 一大片空白让你自由发挥
作者: asdf95 (K神我們巴西見)   2020-08-12 11:02:00
《木兰从军》戏曲有不少题材,大同小异迪士尼的花木兰形象跟传统戏曲差距不大迪士尼不选秦良玉,自然是商业考量,跟双不双标关系不大迪士尼现在是翻拍自己的IP,以前没做过秦良玉,自然不会拍要说迪士尼讨好中国市场,这没错,谈历史双标,不至于迪士尼对中国历史只有商业需求,能赚到中国人的钱就拍
作者: corlachang (可乐)   2020-08-12 16:50:00
秦良玉不是汉人,民国初期只有五族,后来多了苗瑶,所以称她为苗族,非汉满蒙回藏瑶就是分到苗这选项。中共学苏联搞民族识别才又细分,其中土家族本来是讲某种土语的一群人,大约十多万人而已,且都是在深山老林。后来政治利益的缘故膨胀成几百万人,把一堆汉人(或者说已汉化的原住民)跟地区划入民族自治区,而明代秦良玉的地盘就在土家族范围,所以中国那边一般认为她是土家族。虽然正史着墨她是汉人,可是从旁推测,她就算不是土家族,也是非汉族群出身。明代看到宣慰使、土知府这种土司制度下特有官名,不用怀疑,都是当地原住民。
作者: eastpopo (东方大法师)   2020-08-12 18:23:00
主要还是秦良玉出现太晚,搬演她故事的戏曲也不精彩没办法形成政治力也难以防堵的传统大IP。像清朝再怎么不喜欢岳飞,也没办法阻止岳飞戏曲传唱
作者: wittmann4213 (玄武岩)   2020-08-13 11:25:00
花木兰作为剧本的核心,是女扮男装从军的戏剧性,跟作为一个女英雄伟不伟大不是很相关。
作者: wistful96 (wistful96)   2020-08-13 16:47:00
asdf95没有错,亚瑟王跟花木兰都是小说虚构,把一堆真人事蹟全部集合到一个人身上,提高戏剧性,作品才卖得好
作者: zeumax (烟灰缸里的鱼)   2020-08-13 17:28:00
光是改变电视剧花木兰就多了,传统戏剧更是多不甚数这比较就像唐三藏没有孙悟空受欢迎,明明玄奘取经功劳大问题是孙是虚构小说人物,花木兰也是
作者: amare1015   2020-08-22 04:46:00
真好看!
作者: god2 (乙炔)   2020-08-28 20:28:00
拜托,人家张献忠是货真价实的无产阶级革命政治正确你黑得动?
作者: MilchFlasche (实践才能发光)   2020-08-29 22:31:00
他国政治正确关台湾啥事
作者: god2 (乙炔)   2020-09-17 11:57:00
人家就在讲他国啊,不然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