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happyner (唯物论的时代)》之铭言:
: 脸书上看到一个励志故事
: 内容提到明朝的一对吴子恬夫妇
: 三个儿子 竟然都考上了进士
: 现实生活曾遇过医科双胞胎
: 而且还是台大的
: 但三个儿子都进士
: 实在厉害的不可思议
真的很难考,著名的日本学者宫崎市定(1901-1995) 有一本专书,叫做《科举:中
国の试验地狱》(东京:岩波书局,1993),他把科举形容成考试的地狱,倒也十分贴切
。我简单的列出明代几个时期的乡试的解额总数(入取名额):
洪武三年 510人
景泰七年 1145人
万历十九年 1195人
崇祯十五年 1389人
解额是各省的总和,每个省不一样,以景泰七年为例,北直隶135 人、浙江90人,贵
州10人。北直隶应考人数1800人,录取率7.5%,这算是高的。因为北方人才比南方少,名
额又多一点。当年浙江刚好没资料,参照前几届,大约2200人应考,录取录4.1%,综观整
个表,排除边远地区,录取率大概都在3~5%左右。
从简表可知自景泰七年(1456)大幅增加解额后,至明末都没有太大的变动。考中了
乡试,再来就是会试。以前落榜的不必从头考起,所以来考会试的不是解额人数喔,考试
的人数到明代后期不断增加,最高到达5000人,至于录取人数大约固定在 300人,有时会
多一点。
天顺元年 3000人应考 录取300人
弘治六年 4000人应考 录取300人
嘉靖十四年 4000人应考 录取320人
万历十一年 4600人应考 录取350人
至于殿试,因为宋代有人殿试没考上,跑去投效敌国,所以后来有“不黜落”的传统
,只是重新排定名次,决定后来的出路,第一甲、第二甲前段班可以留在翰林院当庶吉士
,将来要到内阁服务,是最高级的人才。第二甲部分的人可以当观政进士,去中央各部实
习,以后也是要重用的,其他的就分发到各地当府推官、知县。
我要去买便当了,不能多写。本文参考书目为吴宣德,《明代进士的地理分布》(香
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9)。这是我看过最好的一本科举研究,数据、表格清清楚楚,
可以修正很多学者引用原始资料数字抄错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