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 为你 我必再入轮回

楼主: att0902 (att0902)   2018-10-03 14:59:16
女儿离去近七个月的夜里,我再度不能自己地哭了半个夜。当晚,房内灯光一暗,我侧身
任由眼泪从右脸颊流下,没有去擦拭也没有发出声音,但儿子察觉到后转过身来抱住我,
他说他很爱我,又问:‘妈妈,我要怎样你才不会再哭?’然后他说:‘我也有点想妹妹
…。’一向坚强的儿子很少这样直接表达他的思念与难过。但过没多久,我就听到他那微
微的鼾声响起。我很庆幸,小孩子的心灵那样单纯没有过多的想法。
面对这样足以摧毁我们的巨大伤痛,对于哥哥而言,似乎有一股神秘保护力量,让他免于
经历跟我们一样的折磨,让他在暂时失衡的这个家庭中能保持正常的生活着。
我总是尽量压抑住猛烈而来的情绪,也很少在儿子面前崩溃哭泣。但是那一晚,我越是拼
命地想要忍住,越是忍不住。思念像挨饿了许久的蚂蚁大军,倾巢而出,啃食我的心。思
念的痛苦像是洪水猛兽,一波波袭来。黑漆漆的房间里,万物寂静,我却感觉到自己身处
一艘摇摇晃晃的船,在恶水之上载浮载沉。即使在这样一个空气沉甸甸而压力值快要爆表
的深夜里,我还是不断提醒自己,必须把抽泣呜咽的声音降到最小,以免吵到已经入睡的
先生和儿子。但我真的好想要不顾一切地放声大哭,就像小时候跟姐姐们吵架或被爸妈骂
时,那样的嚎啕大哭,把心中的无奈、委屈、难过藉著哭声通通宣泄出来。
夜半了,我脑中像按下播放键,所有女儿的各种影像一幕幕、一张张出现。我嘴里不停无
声念著女儿的名字,不停对她诉说著:【妈妈一直在想你】、【妈妈一直爱着你】。直到
恍惚之间我也失去意识,好像入睡了,我又突然惊醒;好像是在作梦,但是眼睛睁开还是
在屋里。人到底如何睡着的?没有人知道,就像没人知道人是怎么死去一样。有人说,睡
著如同小死,所以每人每天都死了一次又活了一次。赛斯也有同样说法,甚至他说,每个
人都是存在“小死”之间,每秒都有旧的细胞死去新的细胞产生,生命不是连续的,是脉
动的,就像是萤火虫的光一样。赛斯资料〈Seth Material〉是美国很有名的一系列的灵
学资料,是美国一位没有任何灵异背景的女性珍‧罗伯兹(Jane Roberts)在一九六三年起
脑中开始接受到自称是赛斯的能量人格体所传来的各种讯息并在出神状态下口述赛斯传来
的内容,由珍的丈夫协助记录,所完成的各种资料。在其中一本赛斯资料 ,《灵魂永生
》 《Seth Speaks: The Eternal Validity of the Soul》说‘当你睡着时,自己主要的
具创造力的部分真的离开了身体,而且离开一大段时间。’‘简单的事实是,当你梦到你
在飞时,你常常是真的在飞。在梦境,你许多的经验就与你在死后可能遭遇的完全一样。
你可能与已死的朋友或亲人交谈、重游过去、问候老同学、走过实际存在于五十年前的街
道、不花任何时间而游过空间、向导来接你、教导你、你教别人、做有意义的工作、解决
问题、发生幻觉。’赛斯说,睡着的时候,你的灵魂的确是离开你身体,所谓的梦境,都
是在不同实向所经历的真实体验。
我天天晚上都会作梦,我也时常在梦里见到女儿。睡醒后还拥有女儿的感觉却很真实,比
眼前没有女儿的世界更真实。
白天里,我好似精神分裂症,这秒默默在流泪,下秒又跟人谈笑。我知道我心中永远有一
个黑洞。我努力不让自己被黑洞吞噬。我也努力把它隐藏不让人发现。女儿离开以来,我
没有一天不流泪。有时我感觉好一些,有时觉得我已经撑不下去。你抓不住自己心情转变
的节奏,只能被它带着像浪潮一般,忽高忽低,一下子浮出水面了,一下子又感觉几乎要
灭顶。
泰戈尔说:‘我们搭上同一条船度过这生命的海。死亡之时,我们各自登上彼岸,奔向全
新世界而去。’当你可以心甘情愿为她做任何事情,为了她死的人,永远离你而去。你在
此岸,他在彼岸,分隔你们的是生命之海,你能怎么办?生命消逝后,真的什么都不留了
。除了你脑海里的回忆,你心里想念她时升起的温度。
写这些文章,主要是给自己看,对自己的一种疗伤方式。也是因为想记录与女儿此生这段
永难忘怀之亲情。想要公开发表,是因为这世界上有太多与我同样经历这种锥心刺骨的丧
子之痛,我们都需要被了解与被拯救。父母亲死去的儿女们,通常能够再度回到正常生活
。但儿女们死去的父母,一辈子感觉偷生苟活。因此如果能选择〈无奈!当然无法选择〉
,千万让自己比儿女先死也永远不要活着送别儿女。儿女先父母而死,这是大大违反常情
之事,但是为什么还会发生?生命问题真的没有答案吧!学习去面对与放下是大智慧。把
它当成是孩子牺牲自己带给我们一个学习的平台,为了让我们的灵魂与人格能够持续进化

东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急救部及加护病房部主任矢作直树〈Yahagi Naoki〉在他所写的
一书‘人,不会死-知道灵魂的存在,你会活得不一样吗?’中讲到,从他多年在急诊室
遇过的许许多多生死一线的个案中,很多是医生放弃的病人,却奇蹟般起死回生,活了过
来。还有明明已经奋力抢救回来并转到一般病房的病人,出乎意料地病人病情却突然急转
直下以致回天乏术。生或死,的确是存在着个体差异。即使身经百战的医生遇到这种情况
也想问为什么?有人能活、有人会死?矢作直树在本书中说:‘我必须坦承,在实际的医
疗现场,有太多病例和状况根本是我们医护人员无法理解及说明的。我身为现职临床医师
,竟说出这样的话,读者或许会觉得荒谬或不可置信,但这确实是我的真心话。’
面对心爱的人离我们而去,我们终究只能慢慢去接受,生与死是都是自然循环的一部分,
死亡同时也是另一个生命的起点。在美国耶鲁大学医学博士布莱恩‧ 魏斯 (Brian
Weiss)所著的《生命轮回》一书中写道:‘死不是绝对的。我们知道,我们并没有失去所
爱的人,死亡之后,我们依然和死者有联系。 有这种经验或知识的人知道,死亡不是结
束,只是换个空间。好比推开门进入另一个房间。灵魂的层次、灵异的能力,或是意愿的
高低,可以决定我们能不能与隔壁房间的人沟通。沟通也许很清晰,或是断断续续,甚至
沟通不来。 无论联系的凭借是什么,只要悲伤的人了解分离不是永远的或绝对的就能改
善沟通层次。 这些观念能让悲伤的人对未来怀抱希望,希望来世再度相聚。当然,他们
不一定和今生一样,相聚时有同样的关系或环境。例如,父女再相聚时,可能变成朋友或
兄弟姐妹,或祖孙关系。总之,灵魂会不断地重聚再重聚。’
我也慢慢地去体会到,所有的结果都是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加总起来所造成的。不会因为改
变其中一个因子就改变最终结局。整天去想着,当初如果这样、如果那样,根本余事无补
。这样子的悔恨,会让自己内心,无谓的更加受罪,甚至让彼此这一世美好的相遇,永远
蒙上一层雾霾般的灰色阴影。所以不要因为失去所爱的人而责怪天,责怪地,责怪任何人
,更不要再责怪自己。我们已是一群被极致的思念给折磨的人。
我已不期待这世有完美快乐的一生,我已接受人生有遗憾。但我愿世间之人再也不需要承
受如此丧子之悲痛。也愿那些承受其中的人余生但求能如秋日般静美。
作者: gxpj (ずっと5人でいよう)   2018-10-03 16:04:00
请放声大哭吧~这种痛每个人都会遇到,只能让时间去疗愈伤痛
作者: ahojhw (ahojhw)   2018-10-06 23:25:00
最近也刚送别亲人,很写到心里...
作者: daiiyu (daiiyu)   2018-10-09 10:00:00
文笔好好,妳女儿应该最喜欢看到妈妈的笑容了,她才不想看到妳哭,为了女儿,请微笑面对每一天,我妈最近也刚过世,就当作是她移民了,即使是骗自己也好,希望你能早日放下
作者: only0307 (塔史亮晶晶)   2018-10-11 00:27:00
加油 上个月我爸也走了 我懂妳的感觉 唉
作者: panmomo (panmomo)   2018-10-18 22:43:00
谢谢妳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