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女医美“电波拉皮”...麻醉完血氧不稳亡

楼主: shangchiu (我在新竹天气晴)   2024-12-12 10:04:26
咳咳 这个我想分享一下我的经验
我大概是今年七月份做前额拉 (这个也不能算是小手术了吧)
然后呢 我有咨询过很多家
原本新北有一家广告大很大 但是好像那边之前才传出
某老妇人拉皮也是麻醉死亡
我查到后 我就取消去那边... (毕竟心理毛毛)
然后我后来去的那一家 是有一笔好像三万多元的麻醉医生费用
手术当天 当然是麻醉医生先来嘛
我就小聊一下 我就跟他讲 我以为医生就可以麻醉
他说当然不 这不一样这样...
麻醉医生好像会全程跟着手术 而且还有助理的样子
我也有看到氧气啥的
虽然手术当下我也是很担心 也有点后悔
因为知道麻醉过后 就会很痛><
但有比较安心
其实嘛 大家都会想省钱
想说 看看运气 吼唷 我没那么衰啦之类的
但是棺材是装死人不是装老人
真的 自己还是要注意一下
※ 引述《Blaze5566 (麻一)》之铭言:
: 深为麻医,很意外这次大家怎么这么激动。
: 这种事每年台北是都会发生啊,每年都会有人死在台北市医美诊所。
: (其他县市母数略少,但incidence没有到每年,有数据者欢迎提供。)
: 抽脂、隆鼻、电波处处都会出事,大部分是被搓掉了。
: 基本上,绝大多数诊所麻醉舒眠,很多医师都觉得简单打个药就可以。
: 因此,对于麻醉安全的重视相当的低。你甚至可以看到许多麻醉的网红影片
: 为了录影好看大部分没带氧气就暂且容忍,但很多是连生理监视器(monitor)
: 是没有声音的。心跳次数、血氧浓度都会反映在声音上面。
: 那声音的快慢听得是心律、声音高低代表着血氧浓度高低。
: 而且不仅仅是在麻醉期间,连在麻醉结束观察恢复期间,是需要继续监测的。
: 有兴趣的可以重看一次(焦凡凡、尼克、篠崎泫、黄氏兄弟哲哲、关韶文),
: 这次别看他们睡着前的呆傻萌,请多看一下该开刀房设备有没有生理监视器、
: 有没有心跳的声音、有没有氧气设备。如果够标准,连插管设备、
: 麻醉机器都应该在旁准备好。用来业配的影片连最基本的原则都做不到,还期待什么
: 如果比喻的话,麻醉科医师像是 汽车安全辅助系统与全速域ACC,
: 装了不一定能够避免车祸死亡,但肯定会提高更多行车安全。
: 有麻医不一定能避免所有的手术死亡,但有麻医能改变很多事情。
: 但楼上某楼的留言就愚蠢到逻辑不清,原文照刊:
: ‘和有没有麻醉科麻醉医无关啦,麻醉和动手术本来就偶尔会出意外。
: 在医院送急诊比较近,在小诊所搞这些一出意外地方就是等死。
: 你就算在大医院找麻醉医,该出意外时还是出意外,只是离急诊比较近,
: 还有机会在黄金时间内抢救一下比较有机率救活。全麻欸,怎这么随便……
: 医美小诊所本来手术死亡风险就不低惹,就算有麻醉医生也是风险低一点点而已。’
: 错误很多
: 1. 在麻醉手术室出状况,不会送急诊的。只会有麻医被叫去救援急诊医师。
: (送去做检查做电脑断层这种例外)
: 2. 医美小诊所手术风险超级低好吗? (大量抽脂除外)
: 有风险的患者,麻医第一步就会挡下来,不要在诊所做这种手术。
: 对于我来说,医美诊所很多医师对于麻醉相关的理解,跟波波没什么两样。
: 他们在做的事情是 "下药" "下毒",然后病人就死掉了。
: 最后强调,有麻医不一定能避免所有的事故,但有专业的在能改变很多事情。
: 病人评估、环境、设备、药物、人员,以及紧急处置设备都麻醉科在乎把关的事情。
: 有专业的在,会好好把关,或是提早挡下来。
: 我知道会有人吵,法规上没有规定,只有麻医才能麻醉。
: 法规上也没有规定,车子要装所有安全系统才能上路。
: 法规是最低层的最基本的规范。每个人都有权力要求更安全的照护。
: 付钱的那一方最大,只要你坚持,没有人能逼你。
: 请各位以后到医美诊所,不要被"下药"了。
: 这几年已经多了很多麻醉科医师在医美,换一家更重视安全的就好。
: 但也多了不少男麻醉尸与麻醉护理师在医美,以低价换取市场。
: 市面上用舒眠、朦胧、无痛等说法来混淆,但终究目的只有想"下药"跟"赚钱"。
: 多问一句,‘麻醉科医师,你叫什么名字’,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 每次打麻醉药之前,我有时会想。
: ‘这会不会是他这辈子中说最后一句话’
: #麻医的觉悟 压力山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