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防阿兹海默症

楼主: ppp9453 (大熊)   2017-08-26 19:45:58
根据美国阿兹海默症协会最新资料,美国失智症人口已超过500万人。每年盛行率稳定地增加 0.1% ,90~95年中失智人口增加24,352人。民国100年台湾总失致人口已经超过19万人。
失智症是脑部的疾病,主要是认知功能的退化,例如记忆力、定像力、判断力、抽象思考力、注意力、语言等,失智症可能伴随干扰行为,像是个性改变、妄想或幻觉,若是状况太严重会影响日常生活。过了35岁记忆力会随着年纪慢慢的退化。
引起失智症之原因,脑退化(如阿兹海默症、帕金森氏症),颅内病灶(如中风、肿瘤、外伤、硬脑膜下血肿、正常压水脑症),中枢神经感染(如梅毒、爱滋病), 内分泌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低下、副甲状腺功能亢进、库欣氏症候群),代谢疾病(如尿毒症、肝性脑病变、低血糖、电解质不平衡),维生素缺乏(如维生素 B1、B12、叶酸、菸碱缺乏),毒物(如酒精、重金属、镇定剂)。
阿兹海默症为最常见的失智症,好发于65岁之后,两种以上认知功能障 碍,主要以记忆功能为主,并无意识障碍,属进行性退化并具不可逆性。阿兹海默症的危险因子如下,老年、唐氏症、心血管疾病、家族史、停经、头部外伤、血脂 蛋白第四型基因、低教育程度、女性。
阿兹海默症 Alzheimer's disease ,简称AD, 又称老人痴呆症。近年来,全球迈向高龄化的社会导致阿兹海默症的盛行率不断攀升;据估计,在美国有450万人(1.5%人口比率)罹患阿兹海默症,预估至2050年,将有1320万人罹患阿兹海默症。日本约170万,英国约77万,全球约1800万 (2004年)。
失智症(英语:Dementia、德语:Demenz),其英文Dementia 一字来自拉丁语(de- 意指“远离” + mens 意指“心智”);是一种因脑部伤害或疾病所导致的渐进性认知功能退化,且此退化的幅度远高于正常老化的进展。特别会影响到记忆、注意力、语言、解题能力。严重时会无法分辨人事时地物。失智症可分为可逆或不可逆,视疾病成因而异。只有不到10%的失智症是可逆的。失智症是个不特定的概括名词。也称痴呆症。香港从2010年10月29日起,正式将痴呆症更名为脑退化症。
症状
最常见的失智症种类是??老人失智症(即阿兹海默氏症)。其典型之起始症状为记忆障碍。病人会遗忘刚刚发生的事(短期记忆差),而较久以前的记忆(长期记忆)则相对在发病初期不受影响。
失智症影响语言能力、理解力、运动能力、短期记忆、辨认日常用品的能力、反应时间、个性、执行能力、解题能力。就算没有智力衰退的迹象,也常有妄想(阿兹海默型有15-56%),例如怀疑镜中的自己是另外一个人。
失智症之症状也包括人格或行为改变。很多最后诊断为失智症的个案在住院初期时出现过激烈的混淆症状。老人也可能因其他药物、手术、感染、睡眠不足、饮食不正常、脱水、换住处或是个人危机而有智能改变之症状。这叫谵妄,症状类似精神病或失智症。由于大部分的失智症患者可能会有精神错乱症状。
尽管混乱症状可能可以由密切照顾、改进居住环境与饮食获得缓解;精神科药物也能协助稳定情绪、减少幻觉妄想、或者冲动控制。但目前药物尚未能减缓脑部的退化。失智症患者也常伴随忧郁症,最好由专业医疗人员诊断治疗。
老年失智症又名老年痴呆症 (Alzheimer's Disease),为一种在正常意 识状态下,丧失智慧能力的表现之疾病。尤其与大脑皮质之退化导致功能之丧失有关,这些功能包括记忆力、判断力、抽象思考力、推理能力及空间关系等,且盛行于六十五岁以上之老人,根据台北荣总神经内科刘秀枝医师的调查显示,国内约有二至三万的老人罹患老年失智症。
一、原因:
目前认为造成老年失智症的主要学说为 "胆素激性神经传导的假说"(cholinergic theory) 即认为脑部的acetylcholine neurosystem有缺陷,导致脑部的acetylcholine(Ach) 浓度下降,造成大脑皮质退化所产生。但目前大多仍 无正确定论。
二、症状:
其临床症状可分成以下三点:
1.认知方面的症状:
记忆力丧失,初期短期记忆丧失,只记得过去的事却忘记现今的事,失语及失用症,缺乏方向感及空间感 ,易走失,思考能力及判断能力丧失,进而与人沟通 有问题,无法处理日常生活。
2.精神方面的症状:
妄想、多疑、视及听幻觉、失眠、忧郁、躁郁症倾向。
3.行为问题:
有的会有攻击性行为、躁动不安、多话、多吃等。
三、痴呆症的治疗:
治疗痴呆症分二个层面,一为病因的治疗,另一为症状的治疗。又可分成三类:
1.进行性病因:
为一种退化性的痴呆,以阿兹海默氏症最有名。其发生率约占痴呆症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另外,包括帕金森氏症、毕克氏症等,目前的医疗科技仍无法有效治疗。
2.可阻止恶化或部份改善的病因:
如血管性痴呆 (在台湾约占痴呆症的三分之一),通常都是头部外伤后遗症或是脑炎后遗症。这些病因如被控制住,症状会稳定在某一程度,不一定会恶化。
3.可治疗性病因:
包括:脑内肿瘤 (包含硬脑膜下血肿)、水脑 (正常压水脑、阻 塞性水脑)、代谢性原因 (肝肾功能衰竭、内分泌失调、电解质不平衡)、 营养失调 (维生素B1、B12、叶酸...等缺乏)、中毒 (药物、金属、酒精中毒)、脑部发炎 (神经性梅毒、隐球菌脑膜炎)、功能性精神病 (忧郁)、感觉器官障碍 (失明、失聪)。若是这些病因所引起的痴呆症,根据病因治疗,痴呆症的症状是可能可以恢复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