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1-12-31 11:56:46惊!!犬猫数量正式超越新生儿!养宠物陪伴老年生活
2021年12月30日
本文摘自<常春月刊>466期
文/毕翠丝
伴随着单身化与高龄化的社会趋势,你我周遭30多岁的朋友,很多人可能还是单身,或者
就算结了婚,也不打算生小孩,但家里可能养了好几只猫或狗。
现代人不婚比率愈来愈高,许多人倾向不结婚、不生育,愈来愈多人以养宠物取代结婚生
子。台湾犬猫只数也同步上升,狗狗猫猫成了人类最亲密的伙伴,宠物在生活中取代了过
往孩子和另一半的角色,将牠们视为家庭重要成员的“毛小孩”。
身心诊所院长杨聪财表示,少子化问题严重,内政部统计,去年1到9月新生儿的登记数大
约11万2千多人,但全台猫、狗新增登记数量去年1到9月却超过16万只,正式超越新生儿
登记数量。
毛小孩比新生儿多,身分地位大幅提升
毛小孩比新生儿多,身分地位也大有转变,饲主把毛小孩当成家人呵护,也越来越舍得花
钱,连带让宠物产业商机蓬勃发展。根据统计,宠物一年商机突破两百亿元,不少业者抢
食这块大饼,相关的宠物职缺,5年来成长了37%。有些宠物商店,主打帮毛小孩安排安亲
班课程,比拟托婴模式;也有宠物洗剂业者,开设高档的宠物沙龙,猫、狗除了洗澡之外
,还能做芳疗按摩。
杨聪财指出,在物价高涨的时代,生活大不易,考量新生儿要生、要养、要教,方方面面
,需要负担的事情很多,在高生活成本与高教育成本的压力下,养宠物相对而言在经济上
比较没有负担,又有陪伴的效果,确实比养小孩容易许多,所以许多人不愿生小孩,但愿
意养宠物。
养宠物带来的4大好处
❶陪伴
没有人能24小时陪伴在旁,但是宠物可以。宠物是安抚心灵的良伴,可以提供一定程度社
交互动,单身者与高龄者渴望减少孤单隔离感,宠物就成为伴侣与子女的替代品。
养宠物能减少孤独感,根据美国老年医学期刊《衰老杂志》发表,养宠物的高龄者比没有
毛小孩的同龄人,感到孤独的比率低了36%。宠物会随时随地听主人倾诉,跟前跟后随侍
在旁,是孤独者的最佳伙伴。
❷活化身体的快乐中枢
杨聪财说明,养宠物能缓解压力,活化身体的快乐中枢,增加有益健康的分泌素,像多巴
胺、血清素,甚至还有社交激素的分泌。多巴胺让人有活力、有朝气、令人兴奋、有动力
;血清素让人心情愉悦、舒压、容易入眠,比较能减少冲动失控与愤怒;社交激素能增加
与人互动的意愿与热情、增加亲密感与同理心。
❸培养孩子责任心
有些父母认为,养宠物可以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责任心,激发孩子对动物的理解和同情,学
会关心体谅他人,是很好的生命教育。
根据统计,近十年台湾生育子女的家庭中,超过一半仅生育一个孩子,独生子女家中没有
手足,可以把宠物当作好伙伴,与宠物一起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情感的接纳与表达
上可以更多元。
❹增加运动量
若是每天遛狗三十分钟,将可达医师建议每人每天适度运动量的最低标准,遛狗还能帮助
饲主接受更多阳光,增加体内维生素D,强壮骨骼。带宠物去散步、排便,能增加运动量
,遛狗时也是在运动,而且运动的品质更好。
毛孩离世,带来孤寂感和空虚感
艺人费玉清曾经养过一只狗,也救济了不少无家可归的流浪狗,狗狗的陪伴,给他带来了
许多欢乐,当爱犬不幸过世时,对费玉清造成很大的打击,成为心中无法磨灭的阴影,他
不再养狗了,退休后选择养鸡陪伴自己。
没养过宠物的人,可能没办法理解饲主的伤心,觉得宠物死了,可以再养其他宠物;对于
不喜欢宠物的人,甚至会对饲主因为宠物离世爆发的难过感到莫名其妙。
事实上,毛孩子与饲主的情感如同家人般深厚,陪伴饲主一起经历生活中的风风雨雨,牠
不再只是宠物,而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宠物的死亡会带来创伤与空虚,仿佛是失
去亲人般痛心。
杨聪财指出,“避免让自己陷入低潮,生活上要有一些态度。”养宠物时,要明白毛小孩
寿命比人类短,总有一天比我们先离开,心态上要能面对它、接受它、处理它、放下它。
如果有必要,或许可以为宠物举行一个哀悼仪式,帮助饲主缓和失去宠物的伤痛。
国外有一名部落客,在爱犬去世后,用漫画来悼念自己与爱犬的回忆,许多网友看完漫画
后,感同身深分享相似经验。
杨聪财提醒,“饲主不用压抑情感,想哭就哭出来吧!”留下宠物的照片,不要抹灭牠曾
经陪伴的事实,甚至可以带着毛小孩的照片去旅行,出去走一走,学习排遣心中的伤痛,
作出适当的调节,让自己和家人的生活都重回正轨。
与宠物情感依附愈强,悲恸程度愈明显
国外研究发现,与宠物的情感依附愈强,饲主的悲恸程度愈明显,时间也较长。杨聪财举
例,曾有一名30岁的未婚女性患者养了一只土狗,从出生没多久就开始照顾,由于平日没
什么朋友,把宠物当闺蜜看待。狗狗后来因为肾脏衰竭过世,饲主不停哭泣,忧伤、愧疚
、情绪低落、孤单、罪恶感、心思全被宠物回忆占据、不愿与外界接触,甚至有想去找狗
狗的念头,情况持续1个月没有改善,在家人陪同下就医,诊断为忧郁症。
首先,开立药物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帮助睡眠;其次,安排心理师做认知行为治疗,减少
不合理的想法,帮助她度过否认、愤怒、讨价还价、忧郁各阶段,面对毛小孩已经离世的
事实,同时评估是不是还要养新的毛小孩;加上亲友的陪伴支持,饲主差不多两个月后情
况有改善,半年左右走出来,后来选择重新养宠物。
杨聪财叮咛,当生病老化的毛小孩面对病痛的折磨,应坦然接受专业意见。如果毛小孩处
于慢性病的末期,有时医生会建议安乐死,免得牠一直痛苦,饲主面临的难题是“什么时
候”结束牠的生命,医师会协助预估剩下的时间,叮嘱作好后事的预备,但当毛小孩被执
行了安乐死,依旧会让饲主产生罪恶感。
动物临终计画服务
在美国出现“动物临终计画”的新兴服务,在宠物逐渐死亡的过程中,不用忍受激烈漫长
的痛苦,也不需要选择安乐死,而能够帮助宠物在相对较小的痛苦中死亡。
有一天我们都会离开这个世界,人和动物终有一死,只要把握每次的相处时间,便已足够
。
https://reurl.cc/qOD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