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不出门就没事?猫狗待在家依旧引发“虫

楼主: sony577 (双姓:《姓名权》平等!)   2020-04-11 00:17:22
不出门就没事?猫狗待在家依旧引发“虫虫危机”兽医师曝:都是因为“你”
记者刘珮芬 / 报导 截自pixabay、业者、兽医师提供 / 摄影 | 2020-04-10
防疫当前,不少饲主选择不出门或减少外出、甚至连带狗狗出去散步的时间也缩短了。但
可别以为跳蚤壁蝨这类的外寄生虫就不会找上门,毛孩就算少出门 ,在家依旧危机“虫
虫”!加上据2019年台湾宠物寄生虫药市场调查(益普索市场研究公司)发现,台湾有超
过7成的宠物主人没有按时每月预防外寄生虫,专业兽医师强调,不定期的投药可能导致
跳蚤存活并产下大量蚤卵,让毛孩置于高风险环境当中。
杨动物医院杨斯尹兽医师表示,即使毛孩减少出门散步,但跳蚤、壁蝨等外寄生虫还是有
机会透过牠们去美容、洗澡、住宿及去动物医院等,接触到环境中的跳蚤、壁蝨;加上饲
主仍可能因生活所需出门,这些害虫也都有机会借由人类的裤管及鞋底,悄悄地进入家门

跳蚤是狗狗及猫咪身上最常见的外寄生虫,跳蚤一旦跳到毛孩身上、生了蚤卵,蚤卵就能
孵化成幼虫、形成蚤蛹,躲藏在家中的地毯和睡床、隙缝等潮湿阴暗处,且跳蚤对抗外在
环境可长达半年到一年之久,耐力超强。周而复始的生活史,毛孩身上的跳蚤越来越多,
环境中也累积了惊人的数量,饲主在毛孩身上看到的成蚤,往往只是整个跳蚤族群的5%!
当跳蚤叮咬毛孩后,除了会造成皮肤病,使得牠们因搔痒而啃咬、破皮、变秃;严重的话
,跳蚤更可能传染绦虫,造成猫咪狗狗下痢、腹痛、贫血、营养不良及食欲不振。
另一大害虫壁蝨,生长环境跟跳蚤相似,母壁蝨交配后从毛孩身上掉落,躲在阴暗处产卵
,一次可产下2,500~4,000颗卵,繁殖力相当惊人。壁蝨性喜藏匿于草丛,需要进食吸血
时,就爬到沿路经过的动物(包括狗猫或人类)身上,常见寄生的部位有耳翼、指缝、脸部
及背部。壁蝨不仅叮咬毛孩吸食血液,杨斯尹兽医师说,被壁蝨叮咬,除了造成牠们皮肤
脓疡、贫血,更可怕的是会传播许多疾病而威胁毛孩和家人的健康。例如台湾常见的犬艾
利希氏体症、焦虫症或莱姆病,感染后会导致狗狗发烧、贫血、肝肾衰竭甚至死亡,而莱
姆病更属人畜共通传染病,若无适当治疗则会在人类和动物造成严重后遗症,不可不重视

对此,杨斯尹兽医师给出4大建议,1.定期对毛孩进行防虫投药:不只高温的夏天,台湾
四季温暖潮溼,让跳蚤壁蝨等外寄生虫容易生存。毛孩预防外寄生虫,最基本的作法就是
使用外用驱虫药、口服驱虫药、心丝虫预防药等。杨兽医师进一步建议,每个月定期使用
,可以避免时间间隔太长而忘记投药,导致毛孩防虫保护力下降。杨杨斯尹进一步表示,
市售像是蚤不到等外用滴剂,使用方便、不需要喂食或特地带到医院注射投药,只要饲主
不偷懒,轻松就能帮毛孩防虫。
2. 减少去“高危险”环境:跳蚤和壁蝨都需要寄生在活体动物身上,毛孩即使少出门,
但饲主本身应减少前往老鼠出没、街猫街狗多的场所,甚至是野生动物会出没的郊外地区
;回到家时,也可清洁鞋底,避免带回外寄生虫或虫卵。
3. 居家环境清干净:室内环境清洁消毒,杨斯尹表示吸尘器就是很好的帮手,因跳蚤、
壁蝨的习性及生态,室内环境包括家具、橱柜缝隙、地板、宠物用品睡垫/床及织用品。
另外,太阳露脸时,可将宠物睡床、棉被拿去晒太阳,也可防虫和除霉。若毛孩有出门,
饲主也要检查狗狗头部、腹部、脚掌及耳朵等地方,是否有异。如果不幸发现跳蚤时,要
赶紧使用环境驱虫药,如水烟等,但提醒使用水烟时,人与毛孩都不能待在室内,使用后
家具用品也需再全部清洁一遍,避免中毒。
4. 防虫这样选:目前市面上的驱虫药,有外用滴剂或喷剂、口服药及配戴型用品;杨斯
尹兽医师表示,无论使用哪类产品,产品的使用方式是否正确到位,攸关产品的效力。依
据门诊观察,曾有狗狗饲主定期让毛孩吃口服驱虫药,但身上还是有跳蚤,为此感到纳闷
与困扰,后来,才观察到原来狗狗都偷偷把口服药吐掉,没有真正吃进去,造成效果打折
。而外用滴剂因为多半由饲主亲自点药,较没有疑虑。最后杨兽医师提醒,若是第一次使
用外用驱虫药的饲主,使用完毕后,一定要观察毛孩状况,避免误食造成消化道问题。
https://partners.ltn.com.tw/article/7801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