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威尼斯影展的“清明上河图”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9-01 00:02:44
http://udn.com/NEWS/ENTERTAINMENT/ENTS3/8903260.shtml
【联合报╱项贻斐】2014.08.30
世界历史最悠久的威尼斯影展在每年夏秋之交举行,提起这个影展,台湾观众常会想到曾
在此拿过金狮奖的电影“悲情城市”、“爱情万岁”、又或是去年获得评审团大奖的“郊
游”。但我国参加威尼斯影展的历史,可追溯到54年前,当年报名影展的是一部纪录片,
片名是“清明上河图”。
1960年纪录片“清明上河图”(City of Cathay)参加第21届威尼斯影展,这部影片是台
湾第一部自行制作、编导、拍摄的彩色纪录片。当时威尼斯影展设有文化艺术单元与剧情
片单元,剧情片竞赛的时间与现在相同,都是在8月底到9月初举行;“清明上河图”则是
参加在7月底举行的文化艺术单元。
“清明上河图”原本是北宋翰林张择端主持描绘汴京的一幅画卷,原作因改朝换代、流离
战乱,多次不知去向,但官方和民间却有多种仿制摹本,现存版本约有50幅。1960年完成
的纪录片“清明上河图”是以国立故宫博物院藏的“清院本”为主,此幅由陈枚等5位画
家从雍正年间起绘制、于乾隆元年(1736年)完成,长达1152.8公分,文史学者董作宾认
为是众多版本中“最为工致完美之作。”
1960年7月21日“清明上河图”在威尼斯影展放映,驻意大利大使于竣吉代表出席,并曾
致电外交部及行政院新闻局表示影片反应颇佳。9月5日“清明上河图”接着在英国爱丁堡
影展放映,获得相当于最佳纪录片的优等证书(Diploma of Merit),随后该片又应邀参
加旧金山影展。“清明上河图”成功进行“文化宣传”,幕后推手之一是当时任职新闻局
的前中影总经理龚弘。
当年行政院新闻局为在国际间宣传中华民国的正统,曾请美国公关公司制作纪录片、新闻
片在美国和5、60个邦交国放映,并由时任新闻局第二处处长陆以正统筹。一次新纪录片
计画,各方意见纷纷,龚弘提议拍摄“清明上河图”,因“清明上河图在讲市井小民的生
活型态,从而带出整个中华民族国泰民安的现象。”此一提案获认同,改由新闻局同仁编
导摄制,陆以正制片与英文旁白定稿、张隆延主编、卓世杰摄影、陈高唐录音、罗慧明提
供美术意见,龚弘也率人到当时还在台中的故宫把画摊开,从各角度拍摄。
24分钟的16厘米彩色纪录片“清明上河图”中,龚弘并未挂名,但他的制片眼光促成他日
后进入中影担任总经理。1963年起,龚弘“中影十年”由他制作的第一部电影“蚵女”开
启台湾电影“健康写实”路线,在大银幕留下台湾的美景与人情。
清院本“清明上河图”有乾隆题诗:“盛事诚观止,遗踪借探寻。当时夸豫大,此日叹徽
钦。”一则肯定此图描画昔日汴京的壮观繁华、一则讽刺亡国之君的好大浮夸。不过自北
宋末年到清朝雍乾,历经600年,画里世界随时代异变,除艺术美学,也是商业、建筑、
民俗、交通等的历史图像参考资料。江山如画,当政者以画持守江山,从前是细笔彩绘,
现在是纪录片和电影,至于画里江山如何,都留予后人说。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