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杀人一举──胜者为王的屠杀者正义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6-16 22:40:57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211/article/1502
作者: 张士达
人类史上多次因种族、宗教或政治立场等借口,而爆发死伤数以万计的大屠杀,其中有些
至今已获平反,虽然受害者永远不可能得到应有的补偿,但至少正义总算得到声张。但有
些屠杀不仅至今真相未明,施暴者甚至更仍坐享英雄般的待遇。当受害者连企图说出悲微
心声都已形同奢求,曾入围奥斯卡最佳纪录片的《杀人一举》(The Act of Killing),
将焦点转向了施加暴行的人。人们总希望了解这些杀人屠夫是否真的已完全泯灭人性,才
能下得了如此毒手,但《杀人一举》却给了观众另一个更加让人不寒而栗的答案:暴力往
往来自于获得准许与甚至得到鼓励,而只要这些环境继续喂养,暴力之花便将持续蔓延生
长。
1965年,印尼发生被称为“930事件”的排华大屠杀。当时的印尼总统苏卡诺政治立场亲
共,一群军方将领在美国策动下企图政变推翻苏卡诺政权,却因计画被识破而流产,政变
军方领袖都被处决。时任陆军战略后备部队司令苏哈托整军反击,成功夺权后进行大规模
镇压行动,在全国策动“反共大清洗”,估计约有50万人遭屠杀,其中至少30万是华人,
大量妇女遭到强暴。印尼排华的种族冲突至今从未停止,1998年又再度爆发死亡逾千人的
排华事件。
导演欧本海默Joshua Oppenheimer原本想透过走访1965年那场大屠杀的幸存者,来了解他
们如何从血泪记忆中疗伤,但因当局施压而难以着手。他却在访问过程中柳暗花明,意外
发现了其他更具戏剧张力的主角。当年行刑队队长安华(Anwar Congo),只手屠杀上千
人,从原本只是戏院黄牛的流氓,摇身成为杀人不眨眼的刽子手,至今不仅从未获得任何
起诉与审判,甚至仍被奉为国家英雄,在颐养天年的优渥生活里,对自己当年的丰功伟业
深感自豪。
导演奥本海默请安华和他的同伴赫曼自导自演,重现他们当年审问和行刑的情况。安华与
赫曼原本就向往成为电影明星,竟刚好借此一圆星梦,全心投入拍摄作业。他们年轻时就
从好莱坞那些黑帮电影中,得到杀人方式的灵感,如今更将黑帮、西部、歌舞等类型元素
都加入其中,玩得不亦乐乎。纪录片也因此成了安华这部杀戮生涯回忆电影的拍摄幕后纪
实,却万万没想到,透过这样一个拍摄电影的形式,竟捕捉到了以传统纪录片方式决不可
能拍到的震撼内容。
安华到当年屠杀地点口沫横飞地亲自示范,如何以各种方式迅速而大量地杀害共匪、华人
或其他随便因任何理由而惨遭毒手的人,因杀人数量太过庞大,血流成河难以处理,他甚
至自己发展出铁丝绕颈的处决手法,既快速有效又可加速尸体处理流程。他显然对此发明
深感骄傲,说著说着便在现场怡然自得地跳起了恰恰,旁边的随从看着这个穿着优雅翩然
起舞的男子,也笑着说:“他是个快乐的人。”
从这句看似平淡却恐怖到让人起鸡皮疙瘩的话开始,片中一切有关安华与他的杀戮同党的
一切,都在挑战且颠覆著多数观众对于道德正义与善恶果报的认知。观众或许会想:安华
他们为何要接受这样的拍摄计画,来自爆自己曾经干过的恐怖勾当?但正因他们至今从不
觉得自己所作有什么不对,也从不担心会因此受到审判等后果,他们对于张扬那些屠杀历
史是毫无所惧的。安华在受访时虽曾一度坦承,也曾在午夜梦回时对于只手制造那么多阴
魂感到不安,但这所谓的良心事实上并不足以抵挡整个外界对他的行为的背书。他至今仍
走到哪里都是印尼社会金字塔的顶端,历史的结果定义了过程:他做的显然是对的。胜者
为王是现实世界的真理。
许多安华的屠杀共犯,也都纷纷在片中露脸,毫不保留地畅谈当年如何共襄盛举这场“历
史盛事”。一名报社老板谈到他当年如何以报社为基地,成为搜捕罪犯罗织罪名的大本营
。一名记者故作惊讶地说,他在同一间公司里上班竟对此毫无所知,记者立刻遭到吐槽,
被嘲笑说“从老板到邻居都知道你怎么可能不知道”,记者脸上难堪的神情说明了:他当
然知道,只是直至如今他仍不具有可以说出真相的身分。这个国家的话语权只被掌握在少
数特权阶级手中,而这其中并不包括媒体记者。
在一场重现现场审判罪犯的戏中,一名即将扮演罪犯的演员,在拍摄前故作开心地跟这些
刽子手分享往事,谈到当年他的继父也是被抓走处决。他是那么用力地嘻皮笑脸,仿佛故
意要解释这一切都已是过眼云烟。但当他随后开始演出,却在被刑求审讯的过程中当场崩
溃痛哭,那张涕泗纵横的脸完全说明了他深藏心中的恐惧。而他的恐惧绝非空穴来风,因
为当现场正在演练刑求他的方式时,旁边竟有人说:“反正我们也可以真的把他杀了。”
随着传统纪录片的定义逐渐被拓展与模糊界线,创作者近年愈发倾向探索主动介入事件的
拍摄方式,所谓纪录片道德的争议也如影随形。《杀人一举》当然属于非传统定义的那一
路,导演以拍摄电影的戏中戏架构,引导安华等被摄者展现出原本可能不会自动表现出的
行为,但当片中所要企图捕捉的是如此令人发指的罪行真相,形式与手段是否就可以避开
原本可能导致的争议而获得合理化呢?但不可否认的是,安华等人在这个导演设计的局中
,卖力重现当年作为,竟让相隔近50年的一场屠杀,被留下了由主角亲自演出的历史见证

如果杀人可以逍遥法外不需担心遭到制裁,已经是足以让人不寒而栗的事实,片中安华的
另一段插曲,可能更让人毛骨悚然。安华在拍摄作业中不时会在家观看已拍摄的片段,欣
赏自己的演出是否精采,他看得满意不已,竟把两个年幼孙子也抱来坐在自己膝上,叫他
们也看看当年祖父的傲人事蹟。屠杀暴力的合理性与正当性,在有权大声说话的人的口中
被建构,他们并且持续透过媒体掌控历史的型塑,并上演自以为是一厢情愿的和解。胜者
为王的逻辑所带来的,是胜者恒胜的传承与轮回。
《杀人一举》将在“府中15六月主题影展”放映,请参考影展官网或影展脸书。
http://web.fuzhong15.ntpc.gov.tw/films
https://www.facebook.com/fuzhong15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