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 电影路转弯 杨力州纪录片发光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08-26 00:11:58
http://www.udn.com/2013/8/24/NEWS/ENTERTAINMENT/ENT3/8116780.shtml
【联合报╱记者项贻斐/专访】
杨力州是台湾纪录片界最活跃的导演,7年内有6部纪录片在戏院上映,拿过金马奖、不断
开发纪录片的制作模式,最近一部作品“拔一条河”更与超商通路结合,创下媲美主流商
业片的全台35家戏院的映演规模。但杨力州“纪录片人生”的起点,其实是一个误会。
报考南艺 蛤?专攻纪录片
辅仁大学应用美术系毕业后,杨力州先在复兴商工当老师,因为爱电影,在1996年报考甫
成立的台南艺术学院音像纪录研究所。当时杨力州以为是电影研究所,直到口试时,才发
现“蛤?是专攻纪录片的?!”口试委员问,“你最喜欢的纪录片是哪一部?”,他回想
起生平唯一印象深刻的纪录片说“就是那部讲白化症小朋友的片子。”连片名都不记得的
他,后来才想起这部大三在辅大308教室放映时看到的影片是“月亮的小孩”,该片导演
吴乙峰,正是其中一位口试委员。
杨力州说,他误打误撞进入南艺,快三十岁才进入人生叛逆期。他家附近有个消防队,长
辈总告诫他别太接近,因为那里的人常在灾难现场,怕带霉运,但他偏不信邪,一天下午
一个人带着摄影机走进消防队办公室,隔天又去,队员才知道他不是电视台的人,是拍纪
录片的,也因此有了纪录片“打火兄弟”。
获金马奖 却陷卷款争议
杨力州研一时一度因没钱拍纪录片想放弃学业、回头当老师,幸好申请到联合报系文教基
金会30万的补助金,让他继续拍片。研究所毕业后,他与公视合作4部纪录片,其中“新
宿驿,东口以东”虽获金钟奖非戏剧导演奖,但收视率却只有百分之零点零几,他笑称“
可能比误差值还低”。纪录片没人看,杨力州转而拍广告赚钱,因拍一家运动厂商的足球
短片,得知花莲美仑国中足球队的故事,交片后,想请厂商赞助拍为纪录片但遭婉拒,直
到郭守正的山水电影公司出资才促成“奇蹟的夏天”。
“奇蹟的夏天”是台湾首部以35厘米拷贝版本放映的纪录片,还获金马奖最佳纪录片,但
隔年杨力州却因接受商业周刊委制的“水蜜桃阿嬷”卷入捐款争议备受打击。停拍纪录片
一年后,杨力州随游戏橘子执行长刘柏园、林义杰、陈彦博等赴北极,原只是侧拍,没想
到一趟北极长征让他重燃对纪录片的热情。
北极长征 重燃拍片热情
“在极地走了600公里,看看GPS,终于到了磁北极。这个‘世界的尽头’,就是白茫茫一
片,什么也没有。我想,都到了‘尽头’,再往前应该是‘开头’吧!”杨力州终于对“
水蜜桃阿嬷”事件释怀,从此对人际关系与纪录片资金与收益处理更加谨慎。
“被遗忘的时光”与“青春啦啦队”是杨力州与非营利组织合作的纪录片,都成功引领话
题,盈余分别进入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会和联合劝募。尽管有人质疑“与其花钱拍纪录片
,何不把钱直接救助”,杨力州不以为然,“纪录片不是拍来做公益而是创作,创作的空
间和影响是不一样的”。
关注社会 创作引领话题
杨力州有次观赏学生拍摄的纪录片习作,规定每组播5分钟,其中一组却以“给老师惊喜
”为由要求放10分钟。这组探讨玫瑰产销问题,到乡村访问花农,受访花农说著忍不住对
镜头问,“你们拍什么?”学生说:“纪录片”,花农恍然大悟地说“纪录片?我在电视
上看过一部讲失智老人的‘被遗忘的时光’,我看了以后向村口那家人说对不起,因为我
以前都叫他们家的老人‘老番癫’,那是失智症啦...”杨力州说,当他在暗黑的教室看
到这段,竟忍不住流泪,也让他更清楚为什么要拍纪录片,而这间教室正是20年前他看“
月亮的小孩”的辅大308教室。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