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题:
话说大概我22岁还在台北念书时,曾经临柜到联合征信中心去申请过一次,已经10多年没有申请来看过了!
而且那时候也是单纯的查阅,没有所谓的加查的字段!
经过了这阵子的洗礼,以及办了一堆ICSAH联名卡后,联征的查询次数惨不忍睹,三个月内被查询了19次,包含7次的新业务.如果连60万额度的元大
我当初都有接受的话,过卡率其实是100%,其中元大 富邦 大众 玉山 是完全没有资金往来的,刚好是第4 5 6 7 间的新业务查询机构.如果是10多年
前的我,应该连续中了四枪了. 不过这次顺利核卡,除了 年纪大了,这10多年来在金融业累积的信用应该也是有很大的加分效果.
忽然心理面很痒,想要去申请一份书面的来看,但是这边有几个问题想跟大家讨论
1.我其实之后还有一间银行想挑战,就是花旗银行,这个在我20多岁时曾经拿过他的卡片,额度冲到40万就上不去了,后来剪卡
103年当我所有的卡都是100万额度起跳时,办了他的卡却只发30多万的额度,越办额度越低,后来为了整体性~我还是把她剪了
但是我跟自己讲,有机会我还是要尝试一下,一些因缘际会,打算7月初再度挑战,而且狮子大开口,打算至少要求3M~6M的额度.
2.网络上的自查联征,我有看联合征信中心上面的说明,金融机构是看不到查询纪录的,但是若是纸本的,金融机构就看的到了
不知道我这种说法正不正确? 如果是自查联征,不管是用自然人凭证用网络调阅,还是书面申请.停留的时间一样会是3个月吗??
还是会有所不同?
3.请有经验的人分享,花旗是否会在意自查联征的这个部分.
4.加查其他信用资料的部分,我是要在电脑上把那些代号打上去,还是可以印出来再用手写写上去?
以上开放大家一起讨论,提供小弟我些意见!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