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ena (小黑)
2022-10-10 00:17:58其实对于猫的离开还是处于逃避的阶段,虽然还是不能够认同医院的治疗方式,但事情已
经告一段落,所以也逼着自己去接受医院给我们的说法,努力避免自己的情绪失控。前面
比较像是我自己的废话,只是想跟大家讨论,对于兽医院给我们的建议后,还是尽可能多
方询问朋友或其他医院再做决定比较好。因为家里有两只猫,这次的事件是发生在哥哥身
上,以下以哥哥代称。
先详述一下整体的事情经过。
由于今年九月初要回台南老家,这次难得有时间,所以也带着两只猫一起回去,因为之前
就带他们回去过,家人也都很喜欢他们。待在家的第三天下午,哥哥开始不进食(事发时
哥哥是两岁半),我们原本以为是换环境还不太开心,不过呼吸和精神都很正常,所以我
们选择再观察。直到凌晨的时候,发现他开始用腹部呼吸,我们觉得不对劲,所以打电话
给有24小时营业的医院(避免法律相关责任,所以医院名称就不透露了),医生听完状况后
告知我们,如果担心的话还是亲自带他来一趟比较好,所以我们马上带他到医院检查。到
医院后,因为确定呼吸有状况,所以先进行血检以及胸腔X光,后来确认有胸腔积水,医
生说应该要照超音波和抽胸水,这部分我们没有任何的意见,也相信医师的判断,在抽完
胸水的当下呼吸有改善,医师用显微镜看了胸水,判断是杆菌,说没意外是胸腔感染,他
们会先送去细菌培养,但培养需要四到五天。目前状况有两个治疗方式,一是先投以抗生
素,观察他呼吸状况,二是开胸腔做引流管,清洗肺腔,后者是比较积极的治疗,目前这
家医院也没有这样的技术,如果需要就是转院。我们先询问医师,目前的状况医师建议我
们需要积极治疗吗?医师当时的回复是觉得他目前算稳定,可以住氧气室先以抗生素投药
后,看状况怎么样再说,这部分我们并非专业,所以相信医师的判断,送哥哥进氧气室后
,我们就先行离开。
到了当天下午去医院看他,感觉精神状况不太好,有询问哥哥是否有进食,住院医师的回
覆是虽然没进食,但他会换姿势喝水,所以状况还算可以,如果明天再不进食才会考虑用
灌食的方式,但因为看起来精神真的不太好,所以也继续追问抗生素的部分有用吗?医师
的说法是抗生素需要时间让它作用,不会那么快的起作用,也因为担心抗药性的问题,所
以也还不会用到强效型的抗生素,只能在持续观察,所以我们就接受了院方的说法而离开
。
但凌晨就接到医院的电话,说哥哥已经休克是否需要急救,我们先选择第一次的急救,马
上赶到医院去看他的状况,因为昨天的急诊医师(主治医师)休假,所以是由另一位医师执
行急救。我们赶到医院时,哥哥是醒著的,不过插着急救相关的用具,不确定精神状况。
医生说目前他又产生胸水,虽然他们认为胸水很少量,应该不至于会影响呼吸,也考量到
哥哥刚急救完很虚弱,也有可能这样直接抽胸水他也会再一次休克,医师建议不然先回氧
气室看状况,如果再发生什么问题再进行抽胸水,也说目前状况偏稳定,晚点会送他回氧
气室,我们可以先离开。只是在我们一到家的时候,再次接到电话说他又一次的休克,这
次到医院看到急救的过程,我们实在不忍心看哥哥那么痛苦,所以选择放手、让他好好休
息,这个决定我到现在也还是不晓得是否正确...但这就是题外话了。整个治疗到休克的
过程不超过24小时。
再过了几天后回到了台北,我们的情绪稍微平复了,也觉得虽然哥哥已经离开了,但还是
想把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弄清楚,避免下次再发生类似的事情。也想起医院的细菌培养报告
并没有主动提供给我们,因此我主动打电话询问医院,医院才说有拿到报告了,跟我要信
箱要寄送给我。只是在打开报告后,理智线有点断裂,因为细菌培养的那一个字段上显示
是没有细菌。马上打电话想要询问医院,但因为主治医师晚上才上班,所以会请医师晚上
打电话给我说明。晚上接到电话时,医生解释细菌有分有氧和无氧的,有可能细菌是需要
做无氧的才检测得出来,这部分我可以理解,但也认为医院应该事先告知,毕竟我们并非
专业,第一时间看到报告上显示没有细菌的时候,我们也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是没有细菌的
状况,接下来想说在这整段医疗过程中觉得不舒服的地方,也是有一些纠纷的开始。
1.主治医师:
在医师打电话跟我说明细菌培养是没有的那天,我询问了当时他的状况是严重的吗?医师
回复是可以安心、可以再观察,不过哥哥却在不到24小时内就离开了,医师这时候才跟我
说,在我们离开后医师有去闻胸水的味道,是已经有恶臭了,所以他当天的状况是很严重
的,我也反问为什么当天不建议我们转院开胸腔,进行胸腔的清洗呢?但这个医师似乎也
无法给我一个信服的答案,只能跟我说他当天状况是真的不稳定的。然后再询问他是否有
任何判断错误的时候,医师跟我说他只能跟我说抱歉,但也没办法挽回些什么。
其实这段话让我很不能接受,但还是理性跟医师讨论完挂电话。目标其实只是想知道哥哥
生病和休克的来龙去脉,毕竟这整个过程很短,发生在24小时内,但只听到抱歉和“其实
状况本来就很不好”这说词,让我们难以接受。
2.事后处理:
我们付费做细菌培养,但在哥哥过世之后,院方后续并没有主动提供报告,也没有请医师
看到报告后再对我们进行一次说明,是我们自己再打电话要求后院方才提供。
3.住院医师:
在哥哥住院的时候有去探望他,有一直提醒住院医师他的状况是否是安全的,住院医师也
是说就持续观察,也没打算再进行拍摄X光或是任何检查让我们确定这块是否就是真的没
问题,如果是需要中间持续检查、照X光,我们一定尽力配合。(这边也觉得自己当初是
否应该更积极或是强硬的请他们做这件事情,说不定这块也是我有做不好的地方)
4.急救医师:
他休克时的急诊医师非他的主治医师,一边看留下来的报告一边进行急救,会给我医师不
太了解住院猫咪的状况的感受,等真的出事后才开始看报告要怎么照顾他。这块会有这样
的想法可能会有人觉得我太苛刻,但因为之前有另一只姊姊因为先天性的心脏病离开的猫
,我们那时候是固定去心传看诊,姊姊也很常住那边的氧气室,但那边的医师给我的感受
是:他们很注意姊姊的状况,每天会有固定两三个时段打电话告知姊姊现在的情形,所以
就算当天我们只有一个时段可以去看她,也会比较安心,让我觉得整个医院都有注意到我
们家猫咪的身体,在我们去看姊姊的时候,兽医师也都会跟我们说今天他吃了什么、吃多
少、都不吃所以他们开了自己的罐罐...等等的状况,所以跟这次状况给我的感受有很大
的差异。
基于以上这四点,我思考过后首先打给动保处,不过他们回复,他们能做到的只有劝导,
建议我们打给消基会或是兽医师公会。所以后来打给台南的兽医师公会,公会觉得如果我
有认为处置不当的地方,可以去填写相关表单,他们会协助协商这块,但建议我们可以先
私下跟医院确认这个内容后,若医院也有愿意承认有疏失,看我们需要什么补偿可以让心
里舒坦,说不定医院也愿意去补偿我们,这时候我们才讨论对于我们来说什么是比较能接
受的补偿,所以我们决定先打电话给医院,看医院的想法后我们再进行最后的讨论。
因为有点难再信任主治医师,电话中也很明白的跟医院说如果是纠纷的话,我们应该找哪
一位可以负责的窗口联系,最后是直接跟院长进行后续事宜的讨论。院长在听完我对于这
四点的说明后,他有表明最大的问题会是当天急救的住院医师,因为最清楚哥哥状况的是
他的主治医师,就算主治医师休假,住院医师也应该要打电话请主治医师确认他应该需要
怎样的治疗方式,也因为那个负责急救的医师是从分院调来的,所以还无法清楚事情的处
理方式,在这点上院长跟我说院方会加强训练,也说主治医师后来有跟院长讲述我们家猫
这个案例,以两岁半的年纪突然有这样的反应是真的有点奇怪,当时下午也应该建议拍摄
X光或是超音波,但这块我也很明白的跟院长说,那是主治医师在跟我解释细菌报告的时
候,我询问主治医师的内容。对于医师的判断和建议,我们都是尽量配合,毕竟我并非专
业,就算我觉得哥哥精神状况真的不好,也不可能直接替他做诊断,所以这部分我们一直
以来都倾向相信医生的说法和做法。
所以会觉得如果当时医师觉得哥哥的状况很严重的话,那大可在半天内再做一次检查,电
话告知我们,我们一定会答应,然而“其实胸水都已经是恶臭”、“状况其实有点严重”
,这些都是在哥哥离开后才听到的事,这也让我对于这家医院开始充斥着不信任感。所以
最后我们家自行讨论,希望医院可以进行金额的赔偿,我们也会拿这笔金额以哥哥的名字
全额捐出给浪浪相关的机构,会提供收据给院方确认,院长也明白跟我说会努力跟管理层
争取,虽然非常不希望哥哥的离开被金额量化,但金钱上的赔偿应该是目前我们可以做的
努力了。
一周后院长回电给我,说明因为院方判断前面的医疗行为是“适当的”,所以院方顶多能
赔偿的部分就是住院相关的金额。直到听到“适当的”这个说法,我才认真觉得我想要要
求全额的补偿,因为何谓适当,如果前面适当的话就应该全部做完,只做一半的治疗然后
说是适当到底要家属怎么信服,院长也针对适当的医疗行为进行道歉,但也更正是那时候
必要的医疗行为,院长可以再帮我跟医院争取跟高的金额赔偿,但以院长对院方的理解,
如果要有这么高金额的赔偿的话,院方的管理阶层会倾向于跑诉讼,因为医疗纠纷是责任
归属比例的方式,所以要赔偿超过50%以上的案例都是有困难的。院长也告知我们院长跟
主治医师也对这是事情很抱歉,理解我们要赔偿金额也会捐出,想让这件事情圆满,所以
院长及医师会再额外补偿我们,让赔偿金额落在这次整体医疗过程的一半多一些,最后,
我们最后也接受了院方最后的提议,毕竟这件事情我们也不是想要闹大,只觉得有个道歉
的结局就好。
但最后也想跟大家聊聊,因为当时抽完胸水过后,哥哥的状况稳定,所以我们就相信当时
医师的判断,但在事情发生之后,有去找在台北熟识的兽医师聊,我们认识的兽医师是觉
得当下的主治医师判断并没有错误,在呼吸急促并且有胸水的状况先以抽胸水让哥哥舒缓
是合理的作法,虽然哥哥才两岁半,有可能年轻所以有时候发炎症状反而是会比较剧烈的
,如果可以的话先采用积极治疗(开胸手术),让胸腔的问题减缓是他会做的选择,但那位
主治医师的判断也没有错,那都是当下的其中一个选择,我觉得若未来再遇到这样的选择
题,会在治疗当下再多询问多方意见再下判断,自己比较不会后悔,也比较不容易被牵着
鼻子走。
以上感谢大家看完,打到这里心里还是有点酸酸的,一个多月的时间经历太多事情,也希
望这个事件可以让更多人参考,避免憾事发生。
作者: rLks02 (PTT NewHand) 2022-10-10 08:08:00
跟一楼一样 看了我觉得医院及医师处理的不错 就跟那句常看到的“手术成功了 可是病人仍然死了”放下吧生命本来就是无常的另外就是“胸腔感染”— 为什么Covid 19 全球关注的原因,初版的covid 几乎都引发肺炎(肺部感染),现在已经变种的没有那么致命了。
不是自己熟悉的医院又是急诊,本来就很多不利因素了,没有恶意延误或严重误判用法律追诉的意义不大,纯粹恶化医病关系而已,反正你也不会再去了吧。要让宠物安稳过日子真的就是尽量不要带去其他环境阿,多少就是一种风险。
看完了 我本身是护理师(顾人的)看起来大致没什么问题 其实就是自己还是会难过当下是不是没有做到最好的选择我家的贵宾狗狗刚过世的时候我也很自责是不是当下没有做到什么 是不是没有选择到对他最好的医疗就算帮他选了最好的心脏科医生就算来回急诊花了好几十万就算上班前后搭出租车去只为了看他在他过世的一年后只能说就是缘分尽了我们努力过至少我认真的照顾过他 爱过他也很谢谢他出现在我的生命中不要自责也放下了 会比较好受的
楼主:
sena (小黑)
2022-10-10 11:13:00其实一直觉得第一步的处置真的都没问题,主要还是考量到后续照顾跟过世后医院消极的处理态度,才让我们一直很介意。然后有因为之前都有习惯带猫回台南,但也是第一次遇到生病的状况,觉得自己应该都要做好功课,不然远门旅行就不应该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