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出门踏青的时候
看到小动物就会拿出包包里的食物,来喂食牠们
不过,在很多地方却也会看到“请勿喂食”的告示牌
这真的让人满困惑
究竟当我们在户外遇到动物的时候
可不可以喂食牠们呢?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聊聊“喂食动物”这件事吧!
拿出我们手边的食物喂给动物吃
好像是我们很多人从小就被教导的观念
比如说亲子出游的时候
爸爸妈妈带着年纪还小的我们
一起丢饲料喂水池里面的鱼
或是撕几片面包屑喂小鸟等等
而有的时候,如果家里附近出现了流浪的猫狗
也有很多人会拿没吃完的食物出来给牠们吃
大家好像都很自然地觉得
当我们遇到户外的动物的时候
喂食牠们其实是一种友爱动物的表现
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境下
都适合做“喂食动物”这件事情的
如果我们不小心,还有可能出于好意做这件事
却带来令人难过的结果
那么什么样的情况下是可以喂食的呢?
实际上,会随着我们喂食的
是“野生动物”还是“流浪动物”,而有不同的答案
那今天我们会试着帮大家整理一下
在户外遇到这两种类型的动物
如果喂食牠们的话,究竟会发生什么样子的状况?
首先,我们要讨论的是“野生动物”的情况
“野生动物”指的是不需要依靠人类
也可以自己觅食和生存的动物
一般来说,大家对于野生动物的印象
大部分都是生活在野外的物种
比如说台湾黑熊啦、台湾猕猴啦、山羌、山猪这些
他们也都算是“野生动物”
不过,如果是人类引进的外来种
或是经过人类饲养、驯化之后
逃逸到野外生存的动物,就不能算是野生动物了
例如:猫、狗、家畜等就不算是
那话说回来
虽然说野生动物不需要我们喂食也可以活得很好
但如果我在野外遇到牠们,拿一点食物给牠们吃
应该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吧?
这个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最好的做法,还是不要去喂食他们
因为即使是非常熟悉野生动物的保育人员和研究人员
要进行“人为喂食”的时候,也是要非常谨慎小心
他们甚至还要 cosplay 成动物的样子
以免牠们记得人类的长相
而如果我们对野生动物的状况了解得不够的话
喂食的行为不只是会伤害到野生动物
还可能反过来伤害我们自己
那接下来,就让我们来一一看看
我们喂食野生动物会产生什么样子的问题
喂食野生动物,会有的第一个问题就是:
我们喂食的东西,几乎都会影响到牠们的健康
举一个不是野生动物的例子,可能大家比较好理解
有养狗狗的人都知道,狗狗不能吃巧克力
因为狗狗无法代谢可可碱
吃下肚很可能会伤害他们的中枢神经
但如果我们对狗狗不够了解,就喂牠吃巧克力
那就会让我们的好意变成了伤害
其实对待野生动物也是一样
因为我们并不是专业人士
并不知道眼前的野生动物牠吃东西的时候
需要注意些什么
而且,我们在户外踏青的时候
拿出来喂食的东西大部分都是面包、饼干或是洋芋片
这些高油、高盐或高糖的食物
很可能就会让动物变得太胖,甚至胆固醇过高
像是台东泰源幽谷的登仙桥
很多游客会喂食那边的台湾猕猴
在今年 4 月的时候
就有民众在那边拍到一只超胖的台湾猕猴
看了真的是非常的令人难过!
那喂食野生动物会产生的第二个问题
就是他们的行为会改变
被人类喂食过的野生动物,会发现找人类要东西吃
反而还比自己去觅食或狩猎还来更简单
因此降低对人类以及其他掠食者的戒心
甚至学会抢夺人类的食物
说到会主动抢走人类食物的野生动物
高雄中山大学的师生应该算是有感的了
在中山大学校园里面的台湾弥猴
他们已经学会听到塑胶袋的声音
就觉得有人带着食物经过
校方也因此做了很多宣导,提醒师生和访客
进到校园里面,要把食物收到背包里面
才不会被猕猴抢夺,甚至被攻击
此外,对于一些会“印痕”的动物来说
比如像是雁鸭
这个印痕的特性会让他们在刚出生的时候
把看到的东西和听到的声音,当作是妈妈
而且学会之后就改不掉了
因此如果这些动物在小时候,曾经被人类喂食过的话
很容易因此依赖人为饲养
而有可能丧失在野外觅食或狩猎的能力
所以为了要避免这种不可逆的影响
才会有刚刚前面提到的
保育人员需要 cos 成动物来喂食的情况
那喂食野生动物会有的第三个问题
就是你可能会有满高的“感染或致死”风险
因为出现在我们眼前的野生动物不一定都会乖乖听话
牠们脾气一来,轻则被咬伤或抓伤
严重的话还可能因此感染破伤风、蜂窝性组织炎
甚至是感染一些严重的人畜共通传染病
而如果被有毒的动物咬到,也可能会有致死风险
之前我们在“4 种户外传染病”那集里面有讲到
有很多的野生动物带有狂犬病的病毒
如果在喂食的过程中不小心被咬到的话
就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又例如某些台湾猕猴,可能带有疱疹 B 病毒
这是一种会攻击中枢神经的病毒
如果在接触台湾猕猴的时候被攻击
就很有可能会被感染
而这些还只是我们知道有风险的传染病
野生动物身上
也很有可能带有我们从来不认识的病毒存在
例如:2003 年的 SARS 病毒
是从蝙蝠传到果子狸身上,再透过果子狸传给人
而 2013 年的 MERS 病毒
则是从蝙蝠到骆驼再传染到人身上的
说了这么多种喂食野生动物可能产生的问题
几乎都是因为我们不熟悉
不清楚他们的习性或者是否带有未知的病原体
所以最好不要喂食
那在路上游荡的这些猫猫狗狗总可以喂食了吧?
如果我们已经很清楚猫跟狗的习性
那是不是就可以喂牠们吃东西了呢?
其实,喂食流浪动物也是不太好
因为这也跟喂食野生动物一样,会带来不少问题
那喂食流浪动物,第一个会带来的问题就是:
“很容易影响到我们的人身安全”
以流浪狗来说,牠们如果突然对着机车狂叫
甚至是追着机车或路人跑
都很有可能会引起道路交通安全的问题
而且流浪狗也可能会攻击路人
造成一般路人身体上的伤害
而流浪狗带来的这两大类问题
只要有人继续喂食,流浪狗们就会继续留下来
甚至可能会繁衍得越来越多,让问题越来越严重
喂食浪浪会有的第二个问题是
他们会伤害到野生动物
虽然有人说,流浪只有肚子饿的时候才会去狩猎
所以只要喂饱他们,就不会去攻击野生动物了
但其实流浪猫狗就算吃饱了
也可能会去玩弄其他野生动物,甚至吃饱的浪浪
还会更有力气可以去追赶牠们
比如说很多地区,常常都会有野狗追逐山羌
或是攻击穿山甲和石虎的案例
这些野狗也不一定是肚子饿了
但就会把那些野生动物玩到恹恹一息
玩到没兴趣之后,就把牠们丢在旁边
而以猫咪天性来说,他们会有狩猎的习性
所以常常流浪猫攻击路边的麻雀
甚至是把雏鸟玩到挂掉的状况也是很常见的
而如果流浪动物,在野外稳定生存下来
那他们就会变成是“野化动物”
“野化动物”所造成的伤害
最知名的例子就是澳洲
澳洲的野猫一年可以杀死上亿只小动物
让很多澳洲特有的野生动物濒临灭绝
因此 2019 年澳洲政府决定要开始进行扑杀计画
喂食浪浪会有的第三个问题是
我们人类喂的那些食物,不一定是流浪动物吃到
野生动物也很有可能会误吃
而很多人喂给流浪动物吃的东西
常常都是我们人类吃的食物
也因此很容易影响到野生动物的健康
比如说,之前就有人在花莲拍到
肉食性的眼镜蛇居然会大口吃“饭”
专家就指出
很可能是因为那堆原本要给浪浪吃的厨余
被老鼠爬过了,眼镜蛇才以为可以吃
可是,眼镜蛇其实没办法很好地消化米饭
因此就会对牠造成,应该是一种不小的负担
我们很多人家里从小教育的观念
就是要“友善动物”
我觉得这是一个满好的事情
只不过要怎么样才是对动物好
大家可能就不一定那么清楚
比如说,游乐区或是农场池塘里面的鱼
可不可以喂食呢?
嗯,这种类型的动物,通常都是有人饲养的
并不算是我们刚刚讲的“野生”或“流浪”动物
所以只要园方或饲主有同意
买饲料来喂他们是 ok 的没问题
但是,一般野外的小溪、风景区
保护区甚至是国家公园里的鱼
牠们都算是野生动物,就不应该去喂食
除了会有前面提到的影响之外,还可能会污染环境
我想,或许我们可以跳脱人类的视角
不要只因为觉得
“牠在这里好像很可怜耶!是不是没东西吃?”
就想要去喂食牠们
因为在大部分的状况下
我们都不够了解野生动物的习性
而且牠们自己也可以活得很好
喂食反而还会有反效果
而喂食流浪猫狗
除了会带来刚刚提到的那些问题之外
也会让节育工作变得更困难
如果你真的觉得流浪动物很可怜、很想喂食的话
那或许比较好的办法,就是把牠带回家
不要让牠在外游荡,也不要放养
才不会继续对野生动物造成伤害
内文来源:https://youtu.be/GZX3wxZavhc
参考资料:
→喂食野生动物错了吗?:https://bit.ly/2GbYPwo
→外来种和外来入侵种的定义与厘清:https://bit.ly/3j3518p
→巧克力vs狗狗(上):狗狗为何会巧克力中毒? - Life生活化学:
https://bit.ly/366lHbu
→台东登仙桥出现胖猕猴 民众心疼说不要再喂了 - 中央社:https://bit.ly/2G54F2z
→猕猴与塑胶袋 - 台湾猕猴吱吱党:https://bit.ly/2Exlnal
→民众郊外踏青避免靠近、逗弄及喂食猴子,防染疱疹B病毒 - 卫福部:
https://bit.ly/3i8Zb4c
→饭匙倩真的吃饭?眼镜蛇大口吞白饭 专家也惊讶 - 自由时报:
https://bit.ly/306Snxv
→家中萌宠野外杀手,野猫为何让澳洲政府伤透脑筋? - 泛科学:
https://bit.ly/3csAWg3
→国家公园与流浪猫狗(上):区分野小孩与毛小孩,是保育的开端 - 泛科学:
https://bit.ly/2RVPB9Q
→国家公园与流浪猫狗(下):为野小孩留下不被毛小孩打扰的空间 - 泛科学:
https://bit.ly/3kG0JUK
→林务局广告:https://bit.ly/3ct6Jxn
→关怀野生动物请保持距离 莫要爱之反害之:https://bit.ly/3j2AjMp
→中山大学猕猴宣导 :https://bit.ly/3i3GVc8
【 延伸阅读 】
→【与熊熊大师有约】世界上的熊:保育的成功与失败:https://bit.ly/3csmiFA
→【与熊熊大师有约】从猎捕到与共存:加拿大卑诗省人熊关系演进史:
https://bit.ly/3hZpb1D
→【与熊熊大师有约】建立廊道降低人熊冲突:加拿大卑诗省成功保育棕熊:
https://bit.ly/341we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