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分享]下泌尿道症候群-泌尿道感染

楼主: poiqwe78 (波可78)   2020-01-20 00:34:16
(好读版 https://bit.ly/2G6UUO1 )
前情提要
我们家猫猫叫MuMu,第一次下泌尿道炎因当时刚好环境有变动,医生判断是自发性膀胱炎
,但吃药一直没好还症状变严重,进而引发急性肾衰,后来医生认为应该是膀胱被天生的
疝气卡住导致排尿困难,但手术补好洞之后仍然反复发作,后来因为转诊到台大医生有抽
尿做细菌培养才发现是细菌感染造成的,于事想分享这个经验。
———————————————
多喝水没事多喝水~
这段话针对不只是人,猫猫也需要多喝水!可能各种物种都是,我不确定。
为什么要多喝水,因为能增加排尿机会,冲出少量可能上行的细菌或是膀胱里的结晶、结
石各种不好的物质~
(这部分雌性动物应该都很常被提醒)
其实很怕这篇文的内容不够完整及正确,但希望能透由我们的经验,给一直找不出猫猫下
泌尿道症候群原因的主人们参考。下泌尿道症候区不单单只是水喝太少、情绪压力或结晶
结石造成的,还有其他可能性。
网络上有许多关于下泌尿道症候群(FLTUD)的文章同时又会跟自发性膀胱炎(FIC)一起
谈,这边我会简略带过,主要想分享在年轻猫猫身上较为罕见因细菌感染造成的膀胱炎、
尿道炎又可统称为泌尿道感染
下泌尿道症候群
比较像是猫猫因为某些原因而产生排尿异常的总称。网络上各大网站较为专业的说明,是
说膀胱因为一些原因而感到刺激,猫猫排尿感到不适甚至困难。
临床症状
1.时间:进出砂盆次数变多、排尿时间变长、蹲不出尿、尿块变小且变多、尿在不正确的
地方
2.颜色:尿色改变、血尿、浊尿、脓尿
3.不适感:排尿前后不正常喵叫、反复舔舐生殖器、触碰膀胱处感到疼痛、精神食欲变差
许多原因会造成猫猫排尿困难而有上述临床症状
可能的原因
10岁以下的猫-
自发性膀胱炎60~70%、泌尿道结石10~20%、先天构造异常10%、细菌感染<2%、肿瘤<1%
10岁以上的猫-
细菌感染50%以上、自发性膀胱炎5%
好发患者
1.过早结扎的公猫
2.饮水量不足
3.过重、肥胖
4.压力
5.饮食及营养
根据MuMu一直以来看诊的经验
医生会透过以下检查方式来诊断下泌尿道炎可能的原因
1.问诊(家中变动、易造成压力的来源、主食类型、饮水量、砂盆数量、家中有无其他猫
猫彼此间互动情况)
2.触摸(膀胱的软硬程度,积尿状况)
3.超音波(检视膀胱的内膜有无增厚、是否有异常突起物、有无结晶、结石等异常杂质的
悬浮物,或是像脓状的团块)
4.X光(判断有无结石以及其堵塞位置)
5.尿检(检测酸碱值、尿渣分析、尿比重、有无细菌)
6.尿液的细菌培养(确认细菌种类及有效的抗生素)
尿液在显微镜下尽管没有看见细菌也不代表尿液是无菌的,要确定尿液真的无菌,是必须
透由细菌培养
11月底我们从台大转诊到L诊所,抗生素停药后又再度有症状时,医生也提到猫猫其实是
很敏感的,有没有可能是我们太紧张而过于频繁的带MuMu跑医院,导致他感到压力而引起
自发性膀胱炎,初期给予止痛药让MuMu在排尿时能舒服一点,但止痛药吃了一阵子仍没有
改善,后来透由膀胱穿刺采集尿液,发现除了尿比重低于标准值,尿液也非常的碱,猫猫
的尿液在一定的浓度及酸度下是具有抗菌力能避免细菌滋生,尿比重太低有可能是水量过
多、肾脏的尿液浓缩功能异常,尿液偏碱有可能是植物摄取过多,在施打抗生素时MuMu的
肾指数因为药物的关系而上升,除了皮下补水之外,为了避免造成肾脏的负担,台大医生
建议吃肾处方食物,虽然我们是吃希尔思k/d,但医生说皇家肾处方是有提及会造成尿液
偏碱,不排除希尔思也有这个可能性,但近期的检查尿比重跟酸碱值恢复正常,可以排除
肾脏功能异常的问题了。
12月初又再次因为细菌感染而血尿、频尿,甚至痛到食欲不振,这次的细菌培养就培养出
3种细菌,于是又吃了一个月左右的抗生素。
以10岁以下年轻猫猫来说
第一次尿不出来而就诊,医生大多会先询问家中有无变动或其他压力源,因为自发性膀胱
炎的可能原因较高,并照超音波检查膀胱大小、膀胱内的状况,判断是否处于发炎,若膀
胱内充满尿液也有可能会用挤尿的方式来判断有无阻塞,根据猫友经验,公猫还会透过X
光确认有无结石,在确认没有阻塞的状况下,一般都会判定为自发性膀胱炎,或是我听过
的因为猫砂粉尘或颗粒太细而感染,诊断大多到这里就会结束,要主人回家后注意喝水量
,充足的水量能帮助代谢膀胱内部分结晶、悬浮物。
自发性膀胱炎通常在5~7天后就会自然痊愈,但若确定是压力引起的,压力源又没排除,
是有可能会再复发。
诊断下泌尿道炎可能的原因从问诊、触诊、超音波到x光都属于比较能轻易完成的,尿检
及尿液的细菌培养则是猫猫的膀胱必须储存一定量的尿液,才有办法顺利采集,这边是指
膀胱穿刺采集,有些医生会要主人回家接尿,但接尿的方式难以避免尿液受到尿道或环境
的污染。
正常情况下泌尿道是处于无菌的,而泌尿道感染是指细菌上行至无菌的泌尿道,泌尿道
是指肾脏、输尿管、膀胱、近端尿道。
主人们大多是发现猫猫有症状出现,带到医院经过各种检查才会确定是泌尿道感染,会这
样说是因为泌尿道感染有可能没有症状。
下泌尿道症候群是细菌感染造成的,在10岁以下猫猫的机率是<2%,10岁以上则是50%,而
这50%机率的猫猫们可能大多伴随着慢性肾脏病,因肾病会影响尿液浓缩的能力。在年轻
猫猫有下泌尿道症状出现时,或许因为膀胱穿刺采集尿液的困难性,加上医生在诊断时会
从病史、猫猫年纪、各种检查结果来判断,因此不太会怀疑泌尿道感染的可能性,这也是
为什么我们从2018.9月第一次症状发生后,一直到转诊至台大抽尿检查才发现泌尿道感染
的问题。
我建议若是猫猫下泌尿道炎症状反复发作,又确定没有其他可能原因,医生也一直没有做
尿检及尿液细菌培养,或许可以提议加做这个项目。我自己的想法是,要诊断是自发性膀
胱炎,应该要是确定尿中无菌甚至是各种有可能下泌尿道炎的原因都排除后,真的找不到
原因才能判断是自发性膀胱炎。
就好比人类头痛时也不会第一时间就诊断为自律神经失调,势必会经过各种缜密的检查都
正常后,才会诊断为自律神经失调,因此我认为猫猫的检查应该也是要这样的。
在台大开始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仍染反复细菌感染,医生诊断MuMu容易持续泌尿道感染的可
能原因外阴部构型异常及漏尿问题,因为尿道口与肛门太近容易感染粪便里的细菌,以下
也节录我从书上看到哪些必要条件会引发泌尿道感染、以及可能原因会使感染风险增加。
引发泌尿道感染的必要条件(赖昱璋.陈珊蒂译,2013:244)
1.暴露于足量的泌尿道致病菌
2.上皮受体有泌尿道致病原
3.失去正常的泌尿道防御
a.泌尿上皮的附着力下降
b.尿液的抗菌力降低
c.排尿模式异常
d.内因性黏膜防御的完整性下降
e.存在解剖学异常
引发泌尿道感染的风险增加(赖昱璋.陈珊蒂译,2013:244~247)
1.泌尿生殖系统的解剖学异常
2.犬使用外源性皮质类固醇
3.犬的内源性皮质类固醇
4.糖尿病
5.全身免疫力下降
6.黏膜防御异常
7.排尿异常
8.阴蒂增生
9.泌尿道结石
10.犬猫会阴尿道造口术
11.犬猫留置导尿管
12.母犬单次导尿
13.慢性肾衰竭的猫
14.甲状腺机能亢进的猫
15.尿失禁
解剖与功能性异常,造成易于泌尿道感染或持续泌尿道感染
(赖昱璋.陈珊蒂译,2013:246)
1.膀胱无力(残余尿量多)
2.深层膀胱炎(慢性膀胱壁病变)
3.输尿管异位(发育性)
4.气肿性膀胱炎
5.结痂性膀胱炎
6.子宫炎或子宫蓄脓
7.膀胱或尿道肿瘤
8.脐尿管周围微脓疡
9.瘜肉样膀胱癌
10.外阴购型不佳(发育性)
11.前列腺炎(未绝育的公犬)
12.肾盂肾炎
13.先前未发现的小型泌尿道结石
14.脐尿管残迹(发育性)
15.输尿管囊肿
16.尿道瘘管
17.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伴有尿失禁
18.尿道狭窄
19.阴道前庭狭窄(发育性)
上述这几项,MuMu解剖学上的确有些问题
1.膀胱无力残余尿量多:膀胱积尿易形成细菌的温床
2.外阴构型不佳:易使粪便菌丛上行至泌尿道
3.尿道括约肌功能不全办有尿失禁:尿灼伤会改变常驻会阴部的菌丛
因为确定MuMu是有结构上的问题,但目前医生不能保证手术后能降低感染机会,近期治疗
方式选择给予尿排空药物,减少细菌在膀胱里滋生,透过这样的方式希望能降低反复泌尿
道感染。
现在我们都还在等,希望MuMu能越来越好。
(如果有写不正确的地方,拜托不要客气就来纠正我,同时我更希望若是你们也
有相关经验,欢迎与我分享)
参考书目
Dennis J. Chew,Stephen P. DiBartola & Patricia A. Schenck(2013)。犬猫肾脏及
泌尿学(赖昱璋.陈珊蒂译,译)。台北市:台湾爱思唯尔。(第二版,2013年)
作者: SCF0316 (我许的愿都能实现!)   2020-01-20 02:18:00
感谢分享,祝MuMu早日康复
作者: acatbeloved (十六)   2020-01-20 03:33:00
作者: hyovlolnyne (hyovlolnyne)   2020-01-20 08:32:00
推 人猫都要加油!
作者: joviwu (joviwu)   2020-01-20 09:53:00
请问原本饮食型态是生食,湿食还是干食?
作者: beeeerr (beer)   2020-01-20 12:22:00
推推
作者: ma1221 (草水平)   2020-01-20 14:53:00
作者: yunniruins (小白痴)   2020-01-20 16:32:00
推 猫咪有状况的时候真的是心力交瘁祝福mumu早日康复!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