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车的人永不开车,开车的人永不骑车吗?
在华国脑死的道路规划之下,二轮、四轮都是被害者,实在不懂那些二轮社团,
抱着什么心态仇视四轮,弱弱相残的结果就是没有共识,没有共识则不会改变,
难道这是二轮的爱车人士,想要的结果?
感性而言,他们越仇视四轮,我越想看到他们上不了国道,恨得牙痒痒的样子;
但是理性来说,我认为道路必须平权,华脑必须扬弃,台湾必须国际,不该再拿
“国情不同”当作搪塞进步诉求的狗屁借口。
若台湾政府开始追求道路平权,绝对是重大变革,对应的配套措施也会非常复杂
,至少涉及下面几点:
1. 一般道路的内侧车道,跟进全面解禁普通重型通行,并废止机车两段式左转?
2. E-Tag是否能完美侦测大型重机?
3. 发生事故时,“应注意而未注意”是否定义得更加具体明确或干脆废止?
4. 承上,改为“无违规者无肇责”,刑事免责,民事免赔?
5. 道路平权,软硬件设施皆须大幅变更,一次到位或分阶段实施?
6. 分阶段实施,以华国交通官员还在缠足的习性,87%机率会是一条一条开放?
7. 承上,如何明确标示,避免骑士“超前部署”误闯尚未开放的路线?
此外,大半夜退档拉转的行为非常不OK,噪音科技执法目前仍有许多技术问题,
无论几轮都应自律,KOL们似乎不太探讨这一块,让保守人士逮到借口,将拉转
扰民归咎于重机,无视“猴子不分几轮”的事实,或许,道路平权的支持者们,
可将高度上升到“交通革命”,主张国内用路环境师法日韩欧,不侷限于“重机
上国道”,更有机会达成诉求,还能带来惠及行人、自行车及自动车的战果。
每当任何进步诉求被提出,必有保守人士害怕改变,找尽理由批斗改革派,此时
改革派要是陷入与保守人士的骂战,反而正中下怀。积极拉拢政坛现有力量,并
保留发展NGO或党派的潜能,始终直指问题,我想会比“出征”更能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