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
高级车 > 平价车
不管高级车多入门的款式
跟平价车多高阶的款式比
高级车就是胜
整天嘴CP值的人...
我认为啦
要不就是没试驾过
要不就是连展间都踏不进去
整天看网络车媒在那边品头论足的键盘车手
任何东西都不脱品牌价值
只要他是"商品" 就一定有~
先不讲其他品牌
光讲双B好了
1. 展示间/保养厂
大家一定会问展间跟车子有什么相关?
举个例子
类似的衣服 你去百货公司专柜买
跟路边小店买
会不会觉得有差?
类似的道理
高级车为什么每隔几年就要重新整修展间
就是为了营造尊荣感
去逛百货公司买衣服就是比较舒服
同样的 去看高级车就是比较爽
这就是品牌价值的一部分
当然接待服务也是一环
高级车的业务, 接待 都有最基本的水准
不是一般平价品牌的展间可以比拟的
2. 车子本质
MB的MFA平台(第一代) 的确是满烂的
搭配那个可怜的DCT
但第二代MFA的行路质感有显著提升
至少开着A180, Golf/Focus, Auris
你不会觉得A180是偏后面二者的
内装烂?
高级车就算是硬质塑胶/假皮座椅
质感也是胜过平价车一截
很多细节堆叠出来的东西
不是简单文字可以一言以蔽之的
不可否认 此时此刻
很多平价车 努力把它们的行路质感往上提升
但其实那个差距 光是发动引擎 上路开个2分钟
再怎样迟钝的人也会有感
马力? 在Tesla面前都是xx
配备? 比得过Volvo?
但你去问Model 3 车主
10个会有7个嫌内装烂
你去问Volvo车主
如果价格一样他们会不会选双B
10个也会有7个说yes
换言之 如果现在双B展间还没倒光光
那就表示他们的车子 不只是靠着马力或配备取胜
3. 品牌经营
很多人酸说 在欧美国家 xx牌都只是xx
是进了台湾才变成高大上
但我认为是文化差异+平均国民收入水准的差别
去欧洲 荷兰 比利时 租车
虽然租金可能跟VW/Opel是同一个价格级距
但店员都会说1A2B是"better car"
欧洲人也不会觉得1A2B是平价车
即便他们入门款可能没很贵
台湾 或是东亚文化
对于车子的行头很重视
欧系高级车进来
关税的堆叠
车系少量多样化的后勤压力
造成比原产地或是北美 有较高的门槛
加上寸土寸金的台湾 又要经营"展示间的门面"
都可能是总代理定价的考量
我不会说总代理都很佛心 一定都赚少少
但1A2B1L也不是躺着卖
个人以为 Audi/MB 换成德国直营以后
反而更僵化 更不贴近台湾消费者
这点 和泰或是汎德 做得比较好
至少在二手车价的掌控, 给配备的大方度
是有在"为生存而战"的感觉
反观台奥/台宾 各种不爽不要买的行径...
就只是吃品牌老本
但总有一天会尝到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