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QmaxQ (行动代号185)》之铭言:
: 很常在8891或者一些车行如果卖INFINITI的车,都会翻成“极致”牌
: 但原厂好像没有这样自称,感觉这牌子没有官方的中文翻译
: 在台湾几乎每个牌子都有官方中文品牌名声
这是个很有趣的问题,严格来说不是,Infiniti这个品牌在台湾并没有官方译名,也就是
说它一直都是使用Infiniti这个名称;会有人特别将它翻译成“极致”、“无限”之类的
中文,无论是意译(极致,台湾使用),或是音译(英菲尼迪,中国大陆沦陷重灾区用法)多
半是基于异文化下的沟通需求而生
也就是说,原厂没有提供译名,但你要卖车给一些对外语完全不了解的对象时,你必须自
己生出一个翻译来,让他们知道这个品牌到底怎么称呼;就台湾常用的字义翻译而言,极
致或是无限都算是合理的用法,因为Infiniti的字源本来就是Infinity,无限
所以你会看到Infiniti的广告中,强调自己的车款“魅、力,无限”
当然,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会觉得好像这很夸张,怎么可能有人看不懂这些东西,或
是教了不会念;但实际上,如果我们生长的年代早一些,活在国中小都没有英文课的时代
,甚至是完全没学过英文的人,例如我阿嬷,对于这些人而言,看着Infiniti这几个字母
,差不多就跟你看着下面这行字一样
インフィニティ
先不要往下拉看解答,先在心里想想这是什么,怎么念,怎么拼,拼的原理又是什么?
事实上,对于没学过日文片假名的人而言,异国文字根本不可能是看得懂的东西;但实际
上インフィニティ就是Infiniti的日文拼音写法,而因为是外国输入的东西,所以用片假
名拼音
我们现在看Infiniti这几个字母可以看得懂,是基于我们学过英文字母的发音及组合原理
,所以看到Infiniti这8个字母,会将之理解为一整个意元集组的单词,而不是分开的8个
字母;你能念得出来,是因为学过英文的发音原理,可以理解字母与发音之间的组合关系
,但没学过基本上就很难。或是换成日文的时候,多数的人其实就不会念了,精确来说,
你用片假名发出来的インフィニティ,跟英文发出来的音,会有很微妙的差异,因为片假
名的发音是依据日语而来,但日语的发音中没有F这个音,所以你用片假名其实是发不出正
确的英文读音的
而像我阿嬷只会讲闽南语,连汉语(中文)都不会讲,而闽南语的发音原理跟英文差异很大
,你要她照着念Infiniti这四个音就很困难...完全没办法照念,勉强念了也记不得
跟我们不一样,因为我们学过外语,理解外语的基本原理,所以你看到其他语言中的字母
拼法若是类似,你也会自动将那些单词理解成类似的东西,例如看到“infinito”这个词
,看起来跟“Infinity”很像,大脑会自动将这个单词理解为可能是类似的概念
但对于不懂外语的人而言,Infinity跟Infinito就是看起来很像,但没有意义的东西
所以为了沟通,译名才会由此而生,不用再花时间教来买车的阿北念Infiniti,直接跟他
说这台是极致,毕竟这个词的本意,在中文里面听起来逼格还算高,没有问题。缺点是,
如果像我阿嬷一样连中文都不懂,极致这个词也对她毫无意义时,就会有一种更简单的做
法,就是直接改用中文填音译
至于有些东西要不要翻译,那就是另一门学问了
严格来说,翻译就跟大学学术用原文书的道理类似。使用原文书的话,比较可以直接理解
、感受原文的意思,不会被翻译给误导,或是只知翻译而不知其本源;缺点是,由于不是
母语,也有文化差异,很多东西你看原文不容易懂,或是只看得懂表面的意思
不用原文书,用翻译书的话,好处是很容易懂、容易想像,但若是翻译不好,你的理解跟
程度也会跟着不好;例如你看洪兰翻译的书,看完有可能会完全搞错一大堆概念的意思
再者,用句对岸的用语来说,因为大家都懂,所以逼格就高不起来了
用刘仲敬的观点来看,就是说文化这种东西是有歧视链的,由高而低,在中文世界中,大
家都能看得懂的中文逼格就一般般,而其他人看不懂的东西,西方文化的歧视链位在比较
高的位置,所以现代人看不懂英文会被笑,但你看不懂老挝文的话就算了
反过来说,你会看老挝文也不会扭转歧视链的高低,但会看法文肯定有差
所以你可以看到,汽车品牌如果维持原文念法,不翻译的话,优点就是听起来文化逼格比
较高,缺点是跟不懂的人沟通上不容易;这种时候往往就是看原厂采取什么策略,很多时
候跟进入市场的早晚有关
早期进入台湾的车厂,几乎都会有中文的译名,要采用音译还是意译就不一定,除了你列
出常见的那些之外,像是SAAB(绅宝)这种也是;更进一步来说,包括车款也会有中文译名
,以便沟通,像是根基于日产车款的裕隆,速利(Sunny)、胜利(Cedric)、万利(Violet)、
青鸟(Bluebird),这些车系都是
早期的翻译通常会让后人看起来有种土俗感,在翻译学上来看这很正常,因为在当时要适
应的就是不同文化上的用法,而到了后人看的时候,还会因为时间差,导致文化走向精致
演变的问题。例如你现在去看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你会有种明明都是中文,但看不太懂他
在讲什么的感觉,这很正常,因为他沟通的对象是19世纪的清国人,是很多近代科学、文
字概念都很缺乏的对象,不是你我这种学英文、白话文学了10几20年的对象
随着文化水平跟西方越接近,懂原文的人越来越普及的时候,这一类的翻译就会开始减少
,恢复以原文表达的型态;以前每种车款都有官方的中文译名,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比较
常见的大概就是二手车商,他们还会大量使用这类自己发明的译名,例如什么伊伦强、索
纳塔、菲士塔...但这些因为没有官方用字,没有既定用法,等于你自己发明翻译,爱填甚
么字去表音基本上就你自己的事,我想对于沟通的帮助其实很有限
纯音译的好处是,你等于直接赋予品牌一个中文名称,不需要理解原文,按照中文的字面
就可以看懂。缺点就是逼格最低,且如果原文没什么特殊意义就算了,例如本田或是福特
其实就是创办人的姓氏而已,不懂原文倒是还好,但如果有的话会很难理解。例如中国比
较常用的就是音译,诸如雷克萨斯、英菲尼迪、沃尔沃、斯柯达之类的,这些字单纯就是
表音,概念上跟片假名的用法类似,没有任何意义可言,英菲尼迪这几个字也完全没办法
让人联想到车厂的原文意义
半音译半意译的话,有点像是以前的Peugeot(标致),后来改叫标志,这个翻译多半就跟车
厂的Mark有意象关连性。但其实如果你懂法文原文念法的话,你大概就会知道当初标致这
个译名应该是从英文发音所创出来的中文译名,而不是法文
至于有些车厂在台湾是没有译名的,像BMW跟Infiniti,下面提到的宝马其实是早期港澳的
译名,台湾民间是借用,但原厂并没有正式使用宝马这个译名,而是直接使用BMW这三个字
母。但早期对于不懂英文的人而言,BMW这三个字实在是很难发音,所以一种方式是借用港
澳的译名来用,另一种就是本地的土翻译法...米浆...其实就是BM,至于W去哪了,我想就
不要问了,太难了
所以你会发现,文化逼格上最高的作法,其实是维持原文念法或名称,然后让顾客自己理
解本意,但你的客群得要有一定程度的文化水平,不然会完全无法沟通
而最低的作法是全音译,全音译就是用自己的文字帮外文注音,标明念法,其他的什么就
先都不管,总之大家先能沟通再说了
顺带一提,像原PO提到的路虎,其实台湾不是用这个译法,路虎是沦陷区的用法
台湾早期用法是路华,所以早期的Rover 416,翻成路华416,Land Rover叫做荒原路华
而我们常用的奔驰,这个译名从Benz而来,但实际上国外称MB不是叫Benz,而是Mercedes
像你去看欧美电影,里面很常把这个品牌称作Mercedes,讲Benz的人反而很少;看终极杀
阵这部电影,虽然我不懂法文,但你仔细听里面的发音,虽然字幕上都是显示奔驰,但实
际上他们都是说Mercedes
可见在原本的文化用法中,Mercedes-Benz其实都是用Mercedes,Benz这个看起来在台湾高
大上的称呼,在国外反而是比较不常用的用法...
但翻译就是这样,取我们所需要的
简单分享
: 如
: 丰田
: 本田
: 日产
: 三菱
: 奔驰
: 速霸陆
: 陆虎
: 凌志
: 奥迪
: 福特
: 迷你
: 标志
: 宝马
: 雪铁龙
: 宾利
: 大众
: 目前想到没中文名的:
: SKODA
: 想知道如果不讲英文
: 大家是怎么称呼INFINI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