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Scape (non)
2020-04-19 00:23:41╭───────────────────╮
│这是一篇中国微博文章,不喜欢请直接左转│
╰───────────────────╯
这篇文章的作者名叫张政,老实说在看到这篇文章前不知道这个人,所以对他
写的东西就不加评断,不过毕竟那是他自己的个人感受,加上他看起来也开过
不少车,车库里两台二手车一辆BMW 1M、一辆Porsche Cayman R,似乎也会去
跑赛道,讲的东西应该不至于完全没参考性,至于参考性有多少就让各位自己
去判断。
==============================以下正文==============================
来源:https://bit.ly/2ym0ITh
张工简自行车评Vol.2 Model 3, 让我重新认识了特斯拉
最近看到街上许多Model 3,因为自己曾经试驾过第一代最早期的Model S和
Model X,觉得行驶质感舒适性和操控线性度都非常的差劲,心中默认Model 3
也大概就是一个样,打算借一台Model 3(国产标准续航)试一试好批判一下这
些人不识货,然而从朋友的地下车库出门拐了个弯,我愣住了,再深度体验了
几公里之后,我受到了震撼,Model3的悬架在同级别找不到比它更运动的,所
以客观起见关于它的舒适性与操控性打分第一个是和纯种性能小钢砲去做对比
(奔驰A45 AMG,保时捷718和宝马M2),第二个打分是和同级别价位的四门轿
车相比(宝马新3系)对于阅读理解有问题或者眼神不太好还爱留言的读者,看
清前面这行先决条件后再敲动您的键盘。
至于很多人在评论中提到的四驱长续航舒适性很不好,一位专业从事悬架调校
的朋友也觉得他开过的进口Dual Motor悬架差强人意,傻硬,但他开过这台国
产后驱版之后觉得提升非常大,我没开过其他版本,所以这篇文章内提到的悬
架感受仅仅代表国产后驱标准续航版。
同时我也研究了一下,因为每个版本车重区别非常大,Dual Motor比后驱版重
了200多公斤为了保证车身稳定性,Dual Motor版的弹簧钢度和减振器阻尼力都
会大很多,如果你去特斯拉查配件的网站会发现每个版本都有自己独特的配件
号。
另外虽然Model3官方没有过改款,但即便是同一版本,特斯拉也一直在迭代悬
架硬件的版本,调校和驾乘感受也会因为出厂日期的不同有所差异,来源请看
以下截图:
https://i.imgur.com/lNWWdSd.jpg
张工简自行车评打分系统(Beta版):
https://i.imgur.com/vU1BU61.jpg
1分-零件或功能有故障
2分-令人厌恶
3分-差
4分-较差
5分-有改善空间
6分-可接受
7分-好
8分-非常好
9分-同级领先
10分-空前绝后
打分需要考量到车型与市场定位仅同类车型之间具有可比性
悬架舒适度8分(相比相同操控的性能车)6分(相比相同价位的四门轿车)
尽管这只是一台入门级的标准续航Model3,但我从没有开过劈弯变线如此灵动,
还能保证一般家用轿车舒适度水准的车,照理说非常好的转向响应与侧倾控制
需要牺牲舒适度去换取,虽然Model3路感十分清晰,在烂路上可以感受到每个
大坑与接缝的存在,但同时由于冲击的吸收非常圆润,所以大坑大坎被传递到
车内乘员屁股上时已经被弱化成了路面上的小突起与小接缝,简单来说就是你
知道你压过了许多东西,但你感受到的坑洼的大小比实际要小得多。徐泾那一
段崧泽大道底下修路,顶着限速跑毫无畏惧,卡曼R在这里开超过40会被颠的天
旋地转,同时Model3在烂路上车身虽然会有一定程度的摇动,但摇动的线性度
很高,不像有些性能车在经过坑与接缝,左右摇起来会带来令车内乘员无所适
从的撕扯感。
在经过起伏和桥面接缝时动作的柔顺度会让你甚至忽略路面输入的存在,上桥
时车身几乎不会被抛起,下桥时也不会感到太多压缩,许多的同级别车型在经
过所谓的本土化调校后都会在被抛起或压缩后上下摇摆几下才会恢复稳定,
Model 3对于车身姿态控制方面的处理可谓一气呵成,且不像某些性能车在上下
桥面接缝时,尽管可以做的很贴地但同时会带来很强的上下拉扯感,令车内乘
员的胃快速上下窜动一把,不过Model3阻尼强胎压高的设定会在看似平坦的路
面偶尔会激起车辆的一些轻微窜动,使得整体驾驶感受时刻都非常的紧绷战斗。
总的来说Model 3的舒适性调校毫无硬伤,说到硬伤这里扯个题外话,前段时间
开了一把全新奥迪A6L,A6L的后轴在经过起伏与凹坑时会因为压缩阻尼不足而
快速过度下沉,紧接着因为回弹阻尼过大在下沉完了往上的过程又被一把拉住,
后排乘客会不停的经历不线性的上下运动,同时后悬架在烂路上会经常会触碰
到压缩行程极限,发出强烈的砰砰砰撞击减振缓冲块的敲击声,这种车如果买
回去让司机开,自己坐在后排简直就是花了大钱折磨自己。为了提升后排乘员
的感受加长轴距,结果因为加长了轴距车重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新调悬架,结果
悬架没调好虽然空间大了但车子动起来坐着反而难受,这种就是硬伤。
悬架操控性8分(相比相同操控的性能车)10分(相比相同价位的四门轿车)
对于Model3的驾驶感如果打个比方,大概是几台最棒的运动轿车和性能车的结
合体,阿尔法罗密欧Giulia一般犀利灵动的转向响应,保时捷Cayman一般的侧
倾控制,弯道中可以通过收放油门快速改变平衡的可玩性和出弯牵引力,奥迪
S3一般的日常悬架舒适度与通过性,但同时上面说的任意一台车都无法同时带
来另外两台车的驾驶感,但Model 3做到了。
Model3在变线或转弯时稍微多踩点油门,能明显感到车尾会主动带来一丝滑动
帮助你更积极的过弯,更早的打直方向,甚至在带刹车入弯时也会有同样的动
态,这种滑动来的比高尔夫GTI要多,但比梅甘娜RS小,类似于福克斯RS选了赛
道模式后的那种积极但又可控的车尾反应,然而让我感受到这一切的是一辆最
低配的后驱Model 3。
为什么给他8.5而不是9分?因为谈操控不光要谈日常车流中的操控,还要谈极
限上的操控,由于没有机械式限滑差速器(LSD),在长时间绷在极限上过长弯
时,车子还是会暴露出驾驶者无法通过油门改变整车指向的情况,而宝马M2在
这种时候驾驶员可以通过油门将车在转向不足与过度之间做调整,不过Model3
性能版在赛道模式下可以做到9分,但它不是这期测评的主角。
转向手感9分
Model 3的手感调校和之前的Model X和Model S完全是另一种风格,之前开过的
X与S转向手力建立就是个大U型,变道时手上力的增益与车的响应完全是分家的,
中间觉得虚,不精准,到了大角度又觉得沉,掰不动,方向盘握感也是一塌糊
涂,仿佛握著一张大脸盆,然而到了Model 3上转向中心区沉甸甸,让你感到稳
定性非常强,真的一把方向打出去之后,力的增益与车身的响应可以做到完美
匹配,开着Model 3在车流中穿梭变道仿佛自己在人群中奔跑,车辆的一切动作
都和驾驶者胳膊的肌肉完美呼应。
低速行驶时Model 3刻意把大角度下的回正力做的比较弱,营造出犹如无助力的
赛车在低速时因为主销角和轮胎摩擦力而需要驾驶者掰一把的感受,但幅度又
拿捏的特别到位丝毫不影响日常驾驶的便利性。
方向盘本体直径非常小,犹如方程式赛车,方向盘两侧手会握住的地方形状和
手掌十分贴合,给驾驶者一种把手嵌入方向盘中的连结感与整体感。
制动8分
刹车脚感非常的运动,踏板本身踩下去不会有太多行程,可以做出非常细腻的
控制,基本上是靠踩的压力去直接控制制动力的大小,踩下去时制动力与踏板
力的匹配也十分线性,不像现在许多家用车,踏板行程很长,初段很软,一开
始踩车也没什么减速度,但踩到某个点踏板没有变沉但车子减速度突然增强,
车子一下被顶住,车里所有人一阵前俯后仰。
一个好的刹车踏板踩起来应该像是驾驶员用脚直接去踩卡钳活塞推动刹车片,
踩的越用力,减速度越强,特斯拉做的就非常好,不过踏板在初段稍微有一丝
硬,日常驾驶轻踩制动减速时会觉得有一点点踩不下去。
动力与传动系统8分
油门响应很快,且油门踏板与动力输出的线性度非常非常棒,不像有些电动车
你一脚油踩到底等个小半秒车子才会全力加速,Model 3基本上是在你刚开始踩
的那一霎那就会做出反应,至于加速能力,这台最低配的Model3已经完全可以
满足日常驾驶的需求了,日常驾驶给油超车的效率要比S3还强。
人机交互 8
驾驶员的左右扶手高度一致,并且胳膊肘搭在扶手上可以轻松的扶住方向盘,
非常适合长途驾驶,座椅包裹感不错侧向支持足够坐垫有一定嵌入感,门上的
翻毛质感很好,内饰除了一个屏,别的也啥都没有,所以也没啥能交互的,屏
我觉得要是能前后伸缩就好了,方便驾驶者胳膊肘不离开扶手就可以触碰到屏
幕上的所有指令,现在下面一排菜单操作可以不抬胳膊肘,但屏幕中上部分的
菜单还是要抬起胳膊肘去触碰。
空调与其他常用菜单不许抬起胳膊肘就可以直接操作空调与其他常用菜单不许
抬起胳膊肘就可以直接操作。
缺点
路噪偏大同级别四门轿车里没有几个路噪比他大的但在性能车里算中规中矩。
大晴天后排坐了几分钟觉得头皮发烫,这打不开的全景天窗说实话有点鸡肋,
我宁可要一个不全景但能打开并且带遮阳帘的天窗。
茶杯架里不带定位销,并且杯架太浅,放个瓶装水拐个弯左右摆个不停,只能
放放咖啡杯。
导航的输入法没法拼音联想,只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往里输
车载导航到了路口不带车道显示,遇到复杂路口与匝道也不带示意图
总结与题外话
网上经常看到有人纠结Model3和ES6,答案很简单,Model3是一台能够激起驾驶
者强烈驾驶欲望的纯种性能车,如果你买车最在意的是日常驾驶时人车一体手
起刀落般的驾驶感受,那么同级别你完全不用考虑其他任何竞争对手,但如果
你的购车需求是一台驾驶起来起来惬意放松且需要经常和家人一起出行且从不
需要在街上撒欢但又有足够的动力轻松超车的SUV,差不多价位的蔚来ES6是个
更好的选择,不是说ES6操控有多差,而是ES6考虑到市场定位和实际需求主动
牺牲了一部分操控性换来了如履平地一般的舒适性,开起来无法像Model3这样
使驾驶者感到亢奋,但论操控在SUV界依然是名列前茅,Model 3与ES6在驾驶感
受上完全是互补的,按自己的需求二选一一点不难。
Model3这台车的驾驶感在中国市场实属难得,希望特斯拉能保持住这种调校风
格与个性,而不是像这几年的宝马,自作聪明的认为中国人不需要指哪打哪操
控犀利的车,为中国市场特地调校出一些外观看着无比运动,一把方向下去车
头毫无响应,一把变道过弯支撑性如同掉入无底深渊的“运动轿车”,恰巧现
在的Model 3开着反而有当年E90时代宝马3系的那股热血青年的运动基因。
https://i.imgur.com/BpeThSU.jpg
说句实话,Model 3开起来带给我的亢奋感,一点都不比旁边停著的两位小兄弟
(1M,卡曼R)差,甚至日常驾驶时的乐趣还更强,喜欢开四驱钢炮街飞的朋友
们试一试估计立马就会爱上。
作者:
a152508 (a十五二十五零八)
2020-04-19 01:16:00推
作者:
Miralles (褰裳)
2020-04-19 08:53:00没有拼音联想实在是低能,亏它还称作带轮子的IPAD
作者: ru04hj4 (纯朴乡下人II) 2020-04-19 08:54:00
全景天窗真的很而热 后面稍微高一点还会碰到超烫
作者:
zack (サヨナラアリガトウ)
2020-04-19 10:08:00实际上是都用语音为主 很少打字耶
作者:
fatjesus (FatJesus)
2020-04-19 10:10:00现在都直接声控导航了
作者: bill97385 (Bill) 2020-04-19 10:40:00
键盘真的有够粪所以习惯是用google map先找好再送位置到tesla上
作者:
l6333133 (l6333133)
2020-04-19 11:13:00因为特粉让人重新定义特斯拉
作者:
cfk301 (WHY ME)
2020-04-19 12:49:00交作业也要批。过分~
作者:
LexusNo1 (LexusNo1)
2020-04-19 14:41:00特粉:我狂吹,你先买。
作者:
Seckel (Gestaltungsrecht)
2020-04-19 16:14:00左转嘘
作者: pigking75 (ppppp) 2020-04-20 09:43:00
不如买Model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