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产车的新南向

楼主: cjol (勤朴)   2019-11-21 18:59:59
※ [本文转录自 Stock 看板 #1Trbaz8e ]
作者: cjol (勤朴) 看板: Stock
标题: [新闻] 国产车的新南向
时间: Thu Nov 21 17:30:34 2019
1.原文连结: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paper/1332390
2.原文内容:
2019-11-16 05:30
◎ 杨宗新
曾一手打造日本国宝级跑车“GTR”的水野和敏,在结束与裕隆五年合约后,不再续约。
这位前总裁严凯泰在世时重金聘请的大师,未能如预期让旗下品牌“纳智捷”热卖,反使
销量节节萎缩,继在中国市场停产多部车款后,集团近日也在“厂办合一”政策下迁往三
义,并进行人事裁减。
作为国内唯一自有汽车品牌,裕隆的历史甚至比起早已走入国际的“本田”还要悠久,却
迟迟无法在车坛站稳脚步。问题到底出在哪?二○○八年纳智捷刚上市时,许多人在“支
持国产”想法下,纷纷以行动力挺,市占率稳步上升。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车市中做出明确
市场区隔,裕隆在水野就任后一改方向,致力提升马力与操控,意图以性能吸引国人目光
,缺忽略了多数用车人最在乎的税金、妥善率、后勤保养及二手车价。
在经济不景气及高油价下,荷包才是消费者的主要考量,这也是为什么引擎万年不变、马
力不强、安全性屡遭质疑,但却省油、不易故障、副厂零件好找的日系国产车,能在销量
排行长期名列前茅的原因。至于性能、操控及马力,除了高端消费者外,对一般人来说只
是锦上添花。豪华进口品牌,为展示其造车工艺,自然会追求这些特质,然而对刚起步、
体质尚不完善的纳智捷而言,未免显得跨太大步。
国家欲发展自有汽车品牌,需有足够市场,否则难以在规模经济优势下压低生产成本。以
人口总量、用车人口均略多于我国的澳洲为例,政府极力扶持的国产品牌“霍顿”,鉴于
研发成本难以摊平,多年来均采生产“贴牌车”方式营运,即与国际大厂技术合作,生产
其既有车款后贴上自己的牌子,但即使这样,依然因内需市场不足、外销又卖不过该车款
的原有品牌,终于在二○一七年走入历史。
纳智捷若不想步入“霍顿”的后尘,除了应调整造车策略外,外销市场的选择也是重点。
过去长期投入的中国市场虽有距离近、语言文字相同等优势,但也存在政府对外资严格、
市场削价竞争等不利因素;反倒是经济成长快速、对台湾产品具一定信心的东南亚,似可
列为下个潜在市场。
(作者为研究人员)
3.心得/评论:
出来放风声?
裕隆大商机新南向?
东南亚人会买台湾理组做的车?
大家要加码支持?
作者: asuspower197 (老pm)   2018-11-21 18:22:00
作者肯定不知道丰田在泰国做很大,连丰田台湾都要听丰田泰国的。有丰田,为啥要选裕隆。
作者: chewthelife8 (咀嚼生活)   2018-11-21 18:56:00
不要以为东南亚人是白痴好吗
作者: AustinRivers (我尽力了Q___Q)   2019-11-21 20:13:00
吹牛而已 中国人台湾人不买 东南亚又不是白痴
作者: maverick7119 (Maverick)   2019-11-22 02:50:00
专拿补助装的一副很有野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