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unknown (ya)
2019-01-27 12:25:49对某些专业的前辈来说,这个议题恐怕是老生常谈,但是对八成以上的车主,一定不知道或
是没思考过这个问题。
之所以会聊这个,是因为我的车从新车到现在几乎已经修过一轮,而有感而发。对于过保固
就换新车的人来说可能没差,但是对于打算一台车开很久,或是想买一台中古车来玩玩的人
,这个观念不妨思考看看。
以我的车为例:
还记得当初focus 8w定价约75万上下,三年不限里程保固,也就是说三年内不论你开多少里
程,非耗材性的损坏,原厂都会出保。而福特总代理九和的后勤体系(其他经销商我不知道)
其实不像网络传的那么不堪,保固内有回厂保养时,好几次都是被主动善意出保(例如引擎
脚、冷气散热冷排、活性碳罐等)。
过保后,陆陆续续自费换了几样价格比较高的车体零件,能坚持下去真的靠的就是对车子的
爱了。至于为什么我那么有爱可以去A我之前的文章。
扯远了,言归正传
我随便举几样常态性消耗品的价格
三角台→一组两支约一万
传动轴→一组两支约一万初
前轮轴承→一组两个约一万初
引擎脚→全车份四个约一万初
避震器→约三万初
压缩机→约一万七
发电机→约一万六
变速箱→约十万(当初有问过全新品价格)
========================
算到这边,其实还没含车体、内装、引擎、电脑、方向机总成等等,根本还不算1/3台车,
可是价格已经快20万了。
任何车的零件都会老化,以现在车商经营角度来说,每个零件制造时都有设定使用年限,我
相信后续维修保养才是支撑车商最主要的获利来源。
就像我前面讲的,除非你过保一定换车,否则任何车辆只要过保,一定会遇到自费更换高价
的车体零件(重大零件),而这些东西没有改装品,例如变速箱、传动轴、发电机等等,年份
新一点的车也没有整理品可以换,所以还是得用原厂品,不管原厂修或是外厂修。
这篇文章,可以提供给一些准车主在买车时一个思考方向,尤其是买一些车商刻意降价抢市
的进口品牌。
当你购置新车可以用接近国产盘子车的价格购入时,感觉很超值,除非保固内你就会换下一
台车,否则过保后的零件价格维修成本,是绝对要谨慎考虑的。尤其现在高科技电子配备越
多,过保故障一定是换【总成】,零件价格会非常〝精美〞
拍谢吼 现在一堆总称 连我们医院设备也是这样以前有个小簧片大概台币贰仟元 现在剩下总成 价格壹万伍仟元整
作者:
OrzOGC (洞八达人.拖哨天王)
2019-01-27 12:28:00你连dlc教材包都买了?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9-01-27 12:32:00你避震器价格也太贵了而且你还要算这些东西的更换周期 又不是下一个三年就会坏光光的东西
作者:
wwf1588 (草爷)
2019-01-27 12:37:00劲战哥真的很爱 进口的
其实新世代的国产车也慢慢越来越高价啦,除非跟对岸有通用件,不然价格也是上去了
备货库存也是个大成本 爱买进口很多人时间不值钱一样揪爱蛋
作者:
Tieylea (A.T.C.G)
2019-01-27 14:21:00买料组车比买成车贵这不是天经地义的事? 国产进口都一样
作者:
bourn (阿青)
2019-01-27 16:57:00MK1?
不知道你怎么定义常态性消耗品?很多东西也不一定时间到就坏吧。我的车17年19万km要报废了,也只换过压缩机跟引擎脚。不过离合器跟方向机可能要处理、若要继续开的话。
很多零件的耐用度除了产品品质外,使用状况也是关键。不是说过保就得要再花大钱,要看车种跟使用状况。
作者:
TaiwanNeko (å°ç£å°å°è²“)
2019-01-27 17:25:00汽车生产是一件件顺顺的组上去,工时最佳化而且部分又是机器辅助生产大量生产摊下来一定比较便宜再说你维修还要把旧东西拆掉,有的还在内层什么都没有的平地盖房子,比住宅区拆掉再盖容易多了
作者:
qq441122 (路过的乡民)
2019-01-27 20:05:00买量大的车,副厂品也多,养起来比较不吃力
作者:
wellkom (wellkom)
2019-01-27 22:15:00那些副厂品多又便宜的不是因为量大好吗,是本来就便宜Focus 的用料你跟 Altis 卖同价钱本来就是个乱象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9-01-27 22:29:00这叫零整比 就是全车零件的零件价(不含工)与整车售价的比值我推测台湾有些车款 零件价和可能是全车的十倍正常嘛 三五倍还说得过去整车的零件价 一般占整车的成本约1/3以下也就是车厂 至少提了9倍卖出作为维修配件零售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