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Tesla Model3 - 汽车界的iphone时刻(转文)

楼主: georgelkk (冲?哥?)   2018-08-11 13:20:17
#################################################
这是强者我学长的 tesla model3 开箱文 + 劝败文
vgod学长是CS大神(NTU BS, MIT PhD, Dropbox)
我觉得写得很深入 尤其是自驾 科技 体验 充电 etc.
故此分享 (已征求作者同意)
好文!但文长慎入 而且极具煽动性!昨天差点下订XD
#################################################
原文连结(图文版,建议用此观看):
https://goo.gl/RVoRoV (Medium)
============
作者前言:
============
很长的Model 3开箱(劝拜)文!
如果有想要买Tesla的话,请考虑用我的Referral code:
https://ts.la/tsunghsiang84939
在9/16/2018前买Model S/X/3 Performance的话可以得到终生免费的supercharging
(过了9/16后就只有头一年免费),而我可以得到一台迷你Tesla玩具车给小孩玩。
(限美国 版主,版友若觉得不妥 可以删掉这段)
============
正文文字版: (我不太会断行 不好意思 请看medium blog)
============
Tesla Model 3—汽车界的iPhone时刻
我很久没写开箱(劝败)文了,偶尔用到很棒的产品时会在Facebook上推荐一下。
但这次要劝拜的东西有点不同,我一开始不是很想特别为此写文章,
毕竟我不是汽车专家,一直以来车对我来说就是个交通工具,
我都是抱持着“能把我安全的从A点载到B点就行了”的想法买车的。
在换Tesla之前,我是开Honda Accord,就是个国民车,安全舒适毛病不多。
没车之前用Zipcar常常开到不同牌子的车,基本也觉得大同小异没什么特别的。
但换了Model 3后,突然有一种“从Nokia滑盖机升级到iPhone的感觉”,
这不是一般产品的10%或20%的改进,而是一个新世代的开始。
从入手到现在开了三个礼拜,每一个环节的体验都和传统车厂有巨大的鸿沟。
我可以明确感受到“这就是未来的车”,如果还在用传统模式卖车、制造车的公司,
未来一定活不下去。这是一个汽车界的iPhone时刻,值得我用科技宅的角度写篇文章。
Tesla Model 3
(不是我的,图片来源: https://pl.wikipedia.org/wiki/Tesla_Model_3)
就让我从买车开始说吧。
买车
Tesla的车都是在他网站上直接按按鼠标就能下订的,没有dealership。
虽然有实体的Showroom,但Tesla Showroom主要是像Apple Store一样给人体验的,
在美国大多放在Mall里面,逛街时可以随意走进去坐坐不同型号的Tesla,
想要的话也可以试开。即使放小孩在车里爬上爬下的,里面的sales也不会给你白眼看。
(我儿子每次路过都一定要去里面玩一玩)
在Tesla网站上选好要的车型、配备、颜色后,用信用卡付个订金,
就可以开始把个人的驾照、保险等资料输入进去。这样在交车时就什么都不用填,
签几个名就能把车开走了。此外,Tesla还提供trade-in的offer,
可以把目前开的车直接卖给Tesla,省得我还要自己去想办法把旧车卖掉。
Trade-in和交车
Tesla的trade-in体验非常好,自己拿手机拍车子的前后、侧面、内装,共四张照片,
上传到一个网站,他们就会给一个估价,如果有其他的中古车商(像CarMax)
愿意出更高的offer,Tesla也会二话不说直接match。
以我的经验来说,Tesla给的价钱比CarMax还好很多,所以我就直接卖给Tesla了。
交车的时候,在不同的地点会有不同的交车方式。
有些是得去Tesla的delivery/service center拿车
(湾区的话就在Tesla Fremont工厂旁边),有些地方他们可以直接把车开到你家给你。
我住的地方刚好是他们可以直接把车开来的,
这样也省得我还要自己坐Lyft去一趟Fremont拿车。
交车的当天,Tesla有专人从附近的仓库把新车开来我家。
他花了15分钟跟我讲解基本的操作,检查一下外观和内装都没问题后,
我就签了一些名字,把旧车给他换新车(当然还得附上一张支票XD),
就完成交车了。整个过程只有半小时,轻松又愉快。
对比之下以前要买其他家的车,总是得先在网上查出车真正的底价,
再到处跟不同的dealer讨价还价,更别提受骗的风险。即使决定价钱和车后,
还得花很多时间坐在dealer的办公室填一堆表格,东等西等,
最后要交车还得找朋友载去拿车(现在能坐Uber/Lyft就是)。
User Experience
从Accord换到Model 3,第一个明显的差异是Model 3极简的内装设计。
以前我刚看到Accord的时候,还曾经嘲笑他中间那堆按钮就像Word一样,
把每个功能都做成一个个按钮放在上面,整个面板上都是按钮。
但Model 3的内装就是极简,拿掉所有没必要存在、会让人分心的东西,
没有仪表板和一堆按钮,连冷气出风口都看不到,除了方向盘外就是中间的一个萤幕,
还有广大的驾驶视野。以Word作类比的话,这就像进化到Dropbox Paper的感觉。
Tesla Model 3 vs Honda Accord 2012
Dropbox Paper vs Microsoft Word
Tesla和其他车厂很大的不同是没有过去的包袱,也没有中间的dealer,
可以从零开始构思一台车的设计,掌控从设计、制造、
一直到最后怎么贩卖和交付给使用者。
听起来很像另一个公司?对,Apple也是这样。但不像Apple把制造外包出去给Foxconn,
Tesla还自己盖工厂制造整台车,甚至连电池都自己做。
这种垂直整合和制造的能力需要很大的前期投资,可是这个策略一旦成功,
就给了Tesla巨大的优势。
就以OTA (over-the-air) 软件更新来说好了,Tesla的车不像其他车厂会标年份,
因为每一台Tesla的车在卖出去之后都还可以透过LTE或WiFi不断更新车上的软件和韧体,
给车子新的功能或是修正已知的问题。
就连煞车距离这种听起来是硬件的问题都可以用OTA改进。
其他车厂不能像Tesla一样给使用者透过网络自己更新车子,原因不是技术问题,
而是dealer不允许车厂不透过他们而给使用者新的功能。有些车厂和dealer达成协议,
让车主可以把车开到dealer的维修中心去更新软件,
但你会想要三天两头就把车开去车厂等上两三个小时只为了更新软件吗?
我拿到Model 3三个礼拜,已经透过OTA自动更新了三次,平均一个礼拜就更新一次。
这些更新都是一些很有用的功能,例如说Summon,
可以车子外面用app遥控让车子前进或后退一小段距离,停特别窄的车位时非常有用。
(驾驶和乘客可以全部先下车,让车子自己停进去。)另一个更新是防止车内过热,
可以在下车后继续让车子保持在一定温度以下。
(美国常看到有人把小孩或宠物忘在车里,结果就热死的新闻…)
Tesla对于使用者想要什么功能是非常敏感的,
很多人在讨论的痛点常常就在更新中被默默解决了。
例如说,一开始我每次下车都不确定车子会不会自动锁起来,
所以走一走要回头看一下镜子有没有收起来。结果两个礼拜后,
某天醒来发现晚上自动更新增加了一个功能,后来上锁时就会附带一个哔声了!
这种体验在手机上大家都习以为常了,但在汽车上除了Tesla目前也没有其他车厂能做得到。
Tesla App与LTE网络
Tesla的user experience很好有另一个重要因素是车跟手机的完美整合。
装有Tesla app的手机就是Model 3的钥匙,只要我带着手机,拉门把时车就会自动解锁,
上车也不用转钥匙或按按钮“启动引擎”,排档打到D就能走了。下车时也是一样简单,
打开门就能直接离开车,不用关引擎也不用锁车,
走离开一段距离后车就会自动锁上进入休眠。
手机和车是用蓝芽连线,所以没网络的地方也是能用。
另外,整台车随时都是透过LTE连网的。音乐是透过Slacker streaming到车里,
品质远比FM收音机好。主萤幕最大的空间是Google地图,有整合即时路况资料,
所以我再也不用用手机导航了。
此外,车上的地图还会跟你说开到目的地以及开回来时会剩多少电,
如果要去很远的地方还会在中间自动加入Supercharger的停靠站。
因为车子一直都是连网的,所以随时都可以用app监控。
我最喜欢的一个功能是在大热天先用app远端把车子的冷气打开,
等看到温度下降到差不多的时候再往车子走去,开门时车子就凉了。
另外就是在Supercharger充电时,可以透过app看到充电的进度,
快充完时也会收到notification。
既然可以用app监控,表示背后也有一套API能用。虽然Tesla没有公开官方的API,
但有人把这个app后面用的JSON API全部找出来了,
可以在https://timdorr.docs.apiary.io 看到能用的指令。
也有一些人用这个API做了一些app(像是https://about.teslafi.com),
可以监控车子行驶、电力使用状况、充电的纪录,还可以用Alexa控制车子,很有趣。
(要注意的是Tesla没有官方API,认证不是走OAuth,
这些第三方app都会要user的帐号密码,或是要给他们access token,有一定的风险。)
电动车
Model 3是我开的第一台纯电动车,除了安静无声外,开起来的感觉也和燃油车差异巨大,
我花了三天才适应它的线性加速能力和动能回收煞车(regenerative braking)。
电动车是靠马达驱动的,踩油门时加速度会瞬间反应出来,踩多大力加速就有多快。
以前开Honda,即使把油门踩到底,也只会先听到引擎高转速的噪音,
然后才慢慢感觉到速度往上爬,一副拖着百斤货柜的感觉。
动能回收煞车也是电动车的一个特点,只要松开油门就会产生煞车的效果,
失去的动能会被车子拿去充电。习惯后就很少需要真的踩煞车减速,
可以只用一个踏板轻松开车。
动能回收还有一点很有趣,如果从山上开到山下,一路上不但不会耗电,
还会越开电愈多!
AutoPilot
AutoPilot一直是Tesla的一个卖点,也是最让人误解的功能。
这名字听起来很像Tesla已经是全自动车了,但其实AutoPilot只是聪明的辅助驾驶,
也就是ACC (Adaptive Cruise Control) + Auto Steer + Auto Park,
可以在封闭道路上把车稳定保持在车道中央,自动侦测速限而且跟前车自动保持安全距离
。而Auto Park则是自动倒车入库或是路边停车。
AutoPilot不会认红绿灯,也不会自己换车道,所以基本使用场景都是要自己开上高速公路
(平常我大概80%的路程都是在高速公路上),选好一个(通常是中间的)
车道后才能把AutoPilot打开,等到快要下高速公路时,就得接手自己开。
AutoPilot不会自己换道离开高速公路。(虽然Musk说一个月内计会有下一版的AutoPilot
更新,能自己选车道,自己上下高速公路。)
在AutoPilot打开的情况下,眼睛还是得看路,手也得轻放在方向盘上,
Model 3会每隔一段时间就叫你轻轻动一下方向盘确认你还是有专心在看路。
但除此之外,脚是完全不用踩踏板的,AutoPilot可以自动控制速度,即使碰到塞车,
也可以完全停下来后再继续前进。有些车厂的ACC只要速度太低就会自动关闭,
所以在塞车时完全没用。碰到速限改变的路段时(这是用GPS加地图资料得知的),
Model 3也会自动调整车速来配合速限。
Auto Steer的稳定性也非常好,我开车常常都会太靠边(还因此被警察拦下来过),
所以Auto Steer其实比我自己开还能更稳定保持在车道中间。很多车厂也有类似的
”lane centering” 功能,但常常会在车道两边左右摇摆,或是转弯时会超出车道,
而Model 3在这方面的品质是遥遥领先的。
我前一台车连ACC都没有,只有最阳春的cruise control(俗称定速),
但平常几乎不会有路是可以空旷到让你保持同样速度一直开的,所以是个很鸡肋的功能。
Tesla的AutoPilot把驾驶的整体体验提升到的新的层次。平常上下班,
在湾区的101公路上基本都得开40~50分钟(不塞车时同样的路段其实只要20分钟)。
有了AutoPilot后,塞车就没那么痛苦了,以前总是觉得旁边的车道好像动得比较快,
就会想切来切去,很容易变得心浮气躁。但现在就交给AutoPilot开,
等到下高速公路再接手就好,开车变得轻松很多。
除了AutoPilot外,Model 3也有Full Self-Driving的选配,在未来更新时就能直接用。
虽然现在就加选比之后再加便宜$2k,但我没选,因为我不想当第一版的白老鼠XD
我估计等到FSD真的出来,又足够稳定后,起码是两三年后的事情了。
安全性
“想换更安全的车”其实是我这次换车的主要动机。安全有两个层面,
一个是降低出事故的机会,另一个是如果真的出事后得保护乘客不受重伤。
以往大部分的车都是着重在后者,只能强化车身让出事后受伤或致命的机会降低。
随着科技进步,大概四五年前都开始提供AEB (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
和FCW (Forward Collision Warning),可以在车子快要撞到前面的车或障碍物时发出警告
,甚至可以自动停下来。FCW/AEB加上ACC后更是已经被证实能够大大降低事故发生机率。
AEB一开始都是选购配备,或是在比较高级的车款才有。这一两年Toyota、Honda
等平价车款也开始把AEB变成基本功能,无疑是一件造福大众的事。
AEB虽说是一个好像大家都开始有的功能,但品质能做得多好也是有很大差距。
IIHS有做这方面的测试,只是这是实验室中的控制环境,
加上有些车厂有针对IIHS测试作弊的纪录,所以结果当作参考就好。
要评估Model 3的AEB做得如何还挺难的,因为车太新,几乎还没有什么测试数据和报告。
大部分人是用以往Model S/X的资料做参考,
但因为Tesla在2016年末才把以Mobileye为底的AutoPilot 1.0硬件
(1个摄影机为主, 雷达为辅)换成现在AutoPilot 2的硬件
(有8个摄影机,12个超音波sensor,并以雷达资料为主),
所以也只有够新的Model S/X才有参考价值。网络上有些Tesla避免车祸的影片,
可以看到Tesla能够侦测到前车的前车突然煞车(人眼是看不到的),
或是避免后方的撞击,甚至是避免垂直方向来车造成的连环车祸,还蛮令人印象深刻的。
但无论如何,AEB(和AutoPilot)的品质取决于车上的sensor、sensor收集到的资料、
还有工程师写的软件。Tesla已经有将近20万台配有AutoPilot 2的车在路上跑,
每台车都有LTE能上传资料,收集资料的速度、广度、深度和其他车厂有非常显著的差距。再加上Tesla可以透过OTA频繁更新软件,所以我对Model 3的AEB品质还挺有信心的。其他车厂如果不把这些基本功能先搞定,随着时间流逝差距只会越来越大。
配有AutoPilot的Tesla数量
充电
充电对我来说是有点头痛的事,因为我现在住的公寓车库没有插座。
(大部分开电动车的人都是在家晚上插著充电,不但电费便宜,而且也方便。)
但好在Model 3 Long Range全满可以开310 miles,跟我以前的Accord加满油
能开的距离差不多,所以即使不能在家充电也不会太糟,反正大概一个礼拜充一次电。
Tesla有很不错的Supercharger网络,一个小时能充200~400 miles,
所以平常去充大概只要40分钟到1小时就能充完了。充电站旁边基本都会有可以吃饭、
逛街、或买菜的地方,所以也不用坐在车上干等。在湾区有好几个Tesla充电站,
刚好有个就在我们周末会去的超市旁边,所以只要平常去买菜时顺便停在Supercharger
旁充电就行了。
如果不用Tesla的Supercharger,那选择就更多了。
现在很多公共停车场或是大楼里都有ChargePoint或是Blink充电网络,
充电速度虽然慢很多(大概一小时20 miles),但有需要时还是可以在上班时停去
有充电桩的停车格放著充一天。
至于充电的价钱,Model 3用Tesla Supercharger是要付钱的
(但Performance版是免费的,文章最后会提这件事!),如果从0充到满大概$20。
用ChargPoint会贵一倍(而且慢10倍),所以我比较少用。如果能在家晚上充电,
以加州的电费整个充满大概只要$5~$8。
(我听说有些地方电太多,晚上的电费甚至是免费!)
相较之下,我以前每次加油大概都要$55~$60,一个月基本是$250油钱,一年就$3000。
(我的Honda开了七年,算下来油费比车本身还贵!)如果是每天在开车的人,
电动车的确是可以省下很多油钱的。
充电策略
关于充电有一件事是我在买车前没注意到的,这让我很庆幸没有等Model 3的基本版
(充满跑220 miles),不然一定会后悔。
电动车全是靠锂电池提供能源,而锂电池的特性是capacity会随着充放电的次数而下降,
至于降得多快就看你怎么用它。Tesla官方建议是平常充电充到90%就好,
只有长途旅行时才充到100%。而避免电池损耗太快,最好的策略是不要一次用太多电才充
,频繁小量的充电比少次充大量的电好。下面的图很好的总结了各种策略对电池capacity
的影响,最好的是75–65% (充到75%,用到65%后就充电),再来是75–45%、75–25%。
如何延长锂电池的寿命。
用这种策略的话,电池的大小就变得很重要。假设我用75–45%的方法,
Model 3 LR实际每次充电能跑得距离是93 miles (310 miles的30%),
但如果电池容量只有220 miles,这个距离就变成66 miles了。
(如果能每天在家充,这距离其实也很够了。)
其他现在市面上的电动车,很多在完全充满的状态下也只能跑100 miles左右,
如果还只用30%的电,那就变成每30 miles就得充电了…。(也因为电池容量小,
其他电动车主常常得一次充到满、用到快变0%才充电,导致电池快速degrade。)
价钱
最后,为什么我一开始说Model 3是新时代的开始呢?价钱是关键的因素。如果把油钱、
保养费用算进去,Model 3其实比Honda Accord还便宜。加上现在还有美国联邦+州政府
的补助,这台车不只会占领豪华车的市场,也很快会连大众车的市场都侵蚀进去。
7月份Model 3在美国的销量已经远远把其他豪华车型甩在后面。
Model 3基本版$35K,Long Range $49K起跳,在美国这价钱大概是一般豪华中型车的等级
(Audi A4/A5, BMW 3 series, Volvo S60, Mercedes C class)。
但是!电动车在美国有很多政府优惠,加上能省下很多油钱和保养费用
(不用换机油、机油滤心、连煞车都很少磨损,只有轮胎是跟一般车一样会耗损的),
整体算下来其实比买Honda Accord还便宜,更别提比其他的豪华燃油车比了。
以开7年来估算:
Honda Accord LX 基本版:
加州税后 $24.7k + 7年油钱(湾区)$21k + 7年保养+smog check $6k = $50.7K
Model 3 基本版:
加州税后 $37.6K + 7年在家充电 (以加油的1/8算) $2.6K + 7年保养(换轮胎)
$2k + 联邦抵税 -$7.5k + 加州 CVRP rebate (有收入限制)
-$2.5K + PG&E 电力公司 rebate -$0.5K= $31.7K
即使是包含premium配备和AutoPilot的Model 3 LR,也才跟买Accord基本版差不多打平。
这边没算到的是保险费和折旧。Model 3的保费会比Accord贵一些(我的贵40%左右),
但因为每个人实际保险费用可以相差很大,所以这里就先忽略了。
Model 3的折旧率还不知道,但以Tesla其他车种超高的保值率来看
(开50k miles后还可以用72%的价钱卖掉),怎么看都比Honda来得划算。
注: Tesla在美国的总量刚破20万台,所以federal tax credit $7500已经要开始减少了,
明年Q1起只剩$3750,Q3后就剩$1875,后年就完全没有了。所以想等基本版的Model 3
的人得把这个考虑进去。
其他
因为我不是汽车专家,一般Tesla review的那些影片和文章常讲的操控感、0–60加速度、
全透明的车顶、出乎意料好的音响、空间充足的frunk (front trunk)和trunk等等的东西
我就不提了,有兴趣可以在youtube找 ”model 3 review”,有一堆影片可以慢慢看。
如果要我总结那些体验的话,就是一个字“amazing!”。
结论
开了Model 3三个礼拜后,我对这台车非常满意。
Tesla之前的生产瓶颈已经突破,现在一个礼拜可以生产超过5000台Model 3。
即使完全没预定,现在下订,官方说法也只要2到4个月就可以拿到,
但根据网络情报实际上更快。(我在Reddit上看到有人隔两个礼拜就拿到车的。)
有点小不满的是Tesla一开始说Model 3用Supercharger是要付费的,
但前几天突然又说有referral的话买Performance版就可以终生免费用Supercharger。
如果他们早点宣布说不定我会考虑Performance..。
最后,感谢看完这篇超长的心得文。如果有想要买Tesla的话,
请考虑用我的Referral code: https://ts.la/tsunghsiang84939 。
在9/16/2018前买Model S/X/3 Performance的话可以得到终生免费的supercharging
(过了9/16后就只有头一年免费),而我可以得到一台迷你Tesla玩具车给小孩玩。
除了买车外,也可以用referral code买Tesla的太阳能板,可以得到五年的保固喔!
作者: volcom (南台灣建材小天王)   2018-08-11 13:24:00
当初iphone上市也是被一堆人酸潘仔价一直到后来 才越来越多人能接受iphone我想电动车也是如此 要长期持有才懂得它的好但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一支手机卖三万被酸好几年更何况是一台两百万的电动车
作者: insingW   2018-08-11 13:31:00
心得推
作者: Scape (non)   2018-08-11 13:33:00
推分享! 这篇几乎把所有近期关于Model 3 的重点数据、资料都写在里面了~
作者: skykiller13 (R)   2018-08-11 13:47:00
生火推 !
作者: showwind   2018-08-11 13:49:00
推中文心得,下周要拿车很期待!公司停车有充电桩免电费~
作者: haydou (haydou)   2018-08-11 13:55:00
推,到2019还好久...社区也有充电车位印象中台北有建案已经default每个车位都付充电桩不敢说电动车会变成主流,不过越来越多应该是不变这台车吸引我的还是好养
作者: Erich (Erich)   2018-08-11 13:58:00
我注意到的重点是“没有dealership”,希望这种销售模式扩展到整个汽车产业,之前不是还很多人坚持业务有存在必要吗
作者: Bestdecision (Best Decision)   2018-08-11 13:59:00
这篇好详细因为资讯不对称是可以从消费者那边多拿一些好处的
作者: haydou (haydou)   2018-08-11 13:59:00
而且目前可见的未来台湾牌照燃料税都不用嗯嗯嗯嗯,网络神单都免
作者: Bestdecision (Best Decision)   2018-08-11 14:00:00
其实我也觉得汽车就应该当电子商品来卖, 透明公开
作者: haydou (haydou)   2018-08-11 14:01:00
很少有车功能是越开越进化
作者: mentionD   2018-08-11 14:08:00
生火啊!
作者: s0991192568 (竹取飞翔)   2018-08-11 14:14:00
很详细,给推
作者: Dcwei (野心家)   2018-08-11 14:18:00
代步好车 但要玩车应该会另外买一台
作者: cka   2018-08-11 14:19:00
超想买
作者: Dcwei (野心家)   2018-08-11 14:19:00
没开过特斯拉 不晓得好不好玩 或只是加速很快
作者: halfq (D.G.)   2018-08-11 14:22:00
好文啊 传统车厂该怎么办呢?
作者: HaHaPoint (笑点)   2018-08-11 14:27:00
不知何时进台湾
作者: haydou (haydou)   2018-08-11 14:31:00
大部分都2019年,有些很早就定的车主2018年底不知道有没有机会
作者: suntex01 (tears in my heart)   2018-08-11 14:38:00
tesla折旧很高,这点我之前提到过。OTA有好有坏。而且特斯拉很愿意免费用软件加新功能。手机跟车子结合这部份也一样有好有坏。有些人爱,像我宁愿车子没OTA,也不爱跟手机结合。越连结在一起越方便没错,可是能出问题的地方也越多。是个tradeoff.而教主贴的iihs报告也指出tesla aeb没开acc是不会煞到全停的,不过这也是ota能更改的
作者: Dcwei (野心家)   2018-08-11 14:43:00
整篇认真看完 可说未来每人家里都会有一台整篇认真看完 可说未来每人家里都会有一台这根本未来的东西 一切都可说完美
作者: retu77 (Jason Ji)   2018-08-11 14:46:00
modelS四个月开两万公里了,还没后悔过。唯一觉得困扰的是超级宽的车身。
作者: gotye (gotye)   2018-08-11 14:49:00
超级劝败...
作者: knml (法师)   2018-08-11 14:50:00
很想买啊,也有钱买,但pc开到报废再说,因为很爱
作者: JLintopPG (天下第一控)   2018-08-11 14:53:00
水喔 感谢分享
作者: TaiwanNeko (台灣小小貓)   2018-08-11 15:01:00
Tesla就车界iPhone啊...这不就早就知道了?传统车厂赶快认错跟进,说不定还能跟三星一样不然就要变Nokia了
作者: autorad (逆轉勝)   2018-08-11 15:07:00
1
作者: Phater (肥特)   2018-08-11 15:09:00
写的不错,尤其是101塞车开ACC那段,真的可以让人心平气和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8-08-11 15:10:00
加速很快的连线电脑 结案
作者: REMEMBERYAU (blusense)   2018-08-11 15:11:00
充电时间还是太久了,不过在台湾车价才绝对卖的好不好的关键
作者: usea5a (给我一个理由忘记)   2018-08-11 15:12:00
好文推推
作者: REMEMBERYAU (blusense)   2018-08-11 15:13:00
台湾油真的很便宜,gogoro也是靠车价降低才打开了市场大门
作者: GoldWind (金色的风)   2018-08-11 15:14:00
优质好文,车版需要多一点这样的文章。自从上个月试驾过Model X后就深深着迷了,希望三年后可以顺利换成Model Y。
作者: Bestdecision (Best Decision)   2018-08-11 15:15:00
tesla在台湾要做起来, 充电体系的布建要够完整还好台湾地狭人稠, 有心做成本其实比很多国家低
作者: REMEMBERYAU (blusense)   2018-08-11 15:16:00
tesla没办法像gogoro一样用电池交换站吗?大电池直接用月租费方式出租,这样车价再降多一点会更有吸引力
作者: ukcm (欸欸)   2018-08-11 15:27:00
tesla不是每款车型都用同款电池,而且体积太大
作者: KengC (KengC)   2018-08-11 15:29:00
Model S 电池六百多公斤 抽换不实际
作者: FlashMan (央行是现代丁添廖)   2018-08-11 15:40:00
汽车电池抽换的体积跟重量比机车大太多 车主自己换难度很高 而且场地需求会比超充大很多 特斯拉也不划算
作者: showwind   2018-08-11 15:52:00
话说用summon 停车虽然停的进格子,但两旁车主回来应该会很想骂脏话,除非大家都summon
作者: juunuon (NANACON)   2018-08-11 16:17:00
特斯拉有做过电池交换阿 然后收了
作者: alcist (阿尔希斯特)   2018-08-11 16:39:00
推!!
作者: smartree (阿路)   2018-08-11 17:01:00
原来这篇是 V 神写的!我有看他的 blog
作者: lucky945 (液友)   2018-08-11 17:04:00
看起来有够吸引人 只是3内装真的不行 S好多了
作者: henry00000 (SONGYY)   2018-08-11 17:16:00
tesla定位是豪华车厂,电动车要普及还是需要平价车厂来,或是tesla出一个平价子品牌...
作者: lancelot123 (lancer)   2018-08-11 17:25:00
楼上,Leaf、Bolt表示:再说普及不普及跟品牌是豪华还是平价车厂有什么关系,豪华车厂可以出很平价的电动车,平价车厂也可以出很贵的电动车,可惜现在大部分都是后者
作者: xwingxwing (xwing)   2018-08-11 18:07:00
其实骑过gogoro就大概能体会新能源车厂跟旧厂商得差距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8-08-11 18:14:00
你将来买得到的电车 除功率大小差别 驾驶感受上都相似开起来 分不出是BMW或是头又大
作者: dcoog7880 (给猫)   2018-08-11 18:44:00
电动车快发展阿 我好兴奋阿
作者: LanceHaHa (Dubsteplife)   2018-08-11 19:17:00
文好长 懒得看 还是推
作者: Melson (梅尔森)   2018-08-11 19:27:00
作者: tomap41017 (绝梦)   2018-08-11 19:28:00
还有人在吵充电问题啊(黑人问号
作者: Scape (non)   2018-08-11 19:43:00
BMW i3 的转向、悬吊表现与Model S 差超多的,怎么会分不出来。I-Pace 与Model X 的加速感,就YYP 的讲法也是差很多
作者: xvid (DivX)   2018-08-11 20:21:00
作者: volcom (南台灣建材小天王)   2018-08-11 20:38:00
https://i.imgur.com/I9CfjlB.jpg充电问题看这边
作者: k7539512 (K75)   2018-08-11 21:02:00
看完整个对Tesla改观...
作者: l79cm (欧亚美跌 义股优)   2018-08-11 21:02:00
我好兴奋路上没有油车的样子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8-08-11 22:49:00
你可以有iwatch 有非常多功能 但是到不了PP AP 的高度手机界有奢侈品或是豪华品牌吗? 有 但是没有意义因为他实质的产品力 跟其他平价品牌没有太大的差别当电车 就是用电池容量 电动机的功率去架构差异的时候随便一家小厂商都能做大容量 大功率的车豪华品牌再也没有说服力去去证明自己的高度Apple能创新新功能 很快很多厂商就复制将来电车也一样 你的新创创意 马上别家也能做最后拼的还是降成本 就跟现在手机业一样
作者: KengC (KengC)   2018-08-12 02:28:00
楼上说的那么简单 I-Pace 比 Model X 还小还轻 但I-Pace行走比 Model X 要多 25% 的耗电 真的那简单复制? XD说的都很简单啦 真正下去做又是另一回事I-Pace 跟 Model S 比的话 多 44.5% 的耗电 更不用拿 Model3 来比了 可能会上看 60%
作者: Leika (裁作短歌行)   2018-08-12 04:41:00
侵蚀平价车市?言之过早...特斯拉的价格 定位就如房市的低总价但高头款套房...今天就算你怎么强调 长年下来摊平的费用可能还低于平价汽油车 但现实就是平价汽油车的入手门槛远低于你 因为就如一间房子的头款较少/可贷较多...而特斯拉的入手头款仍高 所以价格还是一个因素楼上DYE说得很好 特斯拉必须如iphone 证明他远优于普通车辆那个时刻才会到来;若功能仍只是代步 其定价不会取代平价车
作者: KengC (KengC)   2018-08-12 06:37:00
楼上知道 Model 3 前五名 Trade In 的车室 Prius, BMW 3系列, Accord, Civic 跟 Leaf 吗? 除了 BMW 3 系列 其他四款都是你说的平价汽油车
作者: DYE (跟脑残争最后都会变脑残.)   2018-08-12 10:24:00
现在电车是战国时代刚开始 电车厂要有什么核心的竞争能力?就电池的效能 或是 电动机的效能 目前车厂一般能外购优质的其他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是不容易被复制的这才是电车厂活下来的重点目前看来 如果能有自己的技术能拉高电池的效能 是最佳竞争力电池的效能 这是价差或是利润的来源驾驶的感受 是另一回事 电动机的反应就是这样至于操控等其他行走特性 如同原po只字未提 对他来说不是重点我认为要等电池有长足的进步 足够轻量化后 操控才有较大差别
作者: KengC (KengC)   2018-08-12 13:40:00
I-Pace 就是跟 LG 外购阿 跟 Model X 比耗电多 25%
作者: cppwu (肩膀酸痛 ..)   2018-08-12 15:52:00
光 Model 3 用的电动机就和 Model S/X 不同了...核心科技用讲的都很简单
作者: rulDD (鬼島小英雄)   2018-08-12 23:35:00
生火啊 台湾第一台要等到啥时
作者: fuki (长不大的小孩)   2018-08-13 22:46:00
很棒 台湾何时能实现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