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国书法用笔与篆隶研究》

楼主: phragmite (Θ.Θ)   2012-08-24 22:04:37
文抄叔又来了,因为这本“用笔”写( 抄?)的比《书法新义》多些,所以先挑来
看,看完后觉得…错字好多 =.=
======================================================================
本书有关用笔部分,恰好接续“书法有法”笔法的探究,做为补充资料。包含执
笔、运笔与笔锋的使用方式三部份,分别抄录。
本书谈及拨镫法,似同论于沈尹默。沈老直言拨镫法即推、拖、撚、拽四字诀:
“就这四字的意义看来,实是转指法。”其后接着说:将‘拨镫法’的“推、拖、
撚、拽”与五字执笔法凑合在一起的,始于李后主。老先生怕是先当头说白了,
不觉得须再理会怎么个凑合法。但“书法有法”中只引了后半,托言“老先生没
有说下去”,便卖起关子来了。另外,虽然拨镫法是列在执笔而非运笔的条目下
说明,但在“运笔之研究”一章中仍将指运法首列。对主张运指的人来说,执、
运应当是不分的,这里引李阳冰《翰林祕论》:“指运之说,惟唐人乃有之”,
对照孙女士将转指、运指视为一同且上溯汉、秦,颇耐人寻味!
关于运笔与笔锋的使用,书中引用整理的文献全段抄录,并不是因为觉得都是重
点…法固无定法,但古来习以圣言为量、不假辩证,道听而途说、信口穿凿附会
者多矣。只因信江湖有郎中,堆石磊磊非皆玉璞。如果认真找起历代书法论著,
会发现本书引用的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这不怪了,古人或皆有傲骄属性,按捺
不住心中祕密不成? 虽然见人倒处张扬缄祕不传的东西觉得不对劲,要学孙过庭
但凭一己翰墨涵养能直辨伪《笔势论》又太困难,眼拙怕错删、只能暂时全部抄
下。
笔锋的使用,整理罗列了20项,倒底不过一支笔、两笔端,你说云吞、我讲馄饨
、他唤扁食或称抄手。运笔解析成互相独立的动作,也只是提按 (高度)、转倾
(姿态)、行笔(移动),各类转折情境即三者依时变化的组合,怎么就难像西画技
法的系统易于知识传承与累积。想今人写笔法,如果能简化统一,那该多好。还
好身处这个时代起码有个好处,就是能见着的碑帖远比古人多且容易,临摹参照
总有所得。比方从《十七帖》“摹”字啄的双驼、或从《书谱》的“克”字对称
的犄角,可以推敲实证有“转”、“折”的用笔;再者,持不同论述的古人若有
传世的墨迹,也就多了一项抉择的凭据,譬如姜、梁、包、康等都谈执、运,我
会倾向只采姜、梁所说,理由就……不说了。
我对笔法的执著其来有自,对书法的就而后舍,缘于两起挫折。以前学校社团的
教学方式全赖前辈口传,而我的启蒙学长是个没脾气的老实人、老好人,前人怎
么教,他也就怎么学。前辈教中锋、转笔,他就用这中锋、转笔跟欧体拼搏了三
年。当时社团写作品用的全是生宣,临楷字得把墨磨的特浓,写字犹如刻石般一
点一笔地慢慢琢磨,说拼搏不为过。我跟着刻了约莫一年的字,在当时的认知上
,好的书法作品就是笔画刻得精致且间架与帖上一致。某次的校外比赛,评审一
开始自己的作品被摆在第一位,最后却沦为佳作…。“别人的笔划明明到处是瑕
疪,你一定忘了什么没教。”之后学长常常被我无理取闹地质问,他也不反驳,
只是无言苦笑。现在想来,真正无理的恐怕是用生宣写唐楷。此其一。
未几办联展,同年们拿著作品请学长代笔落款,我因为还在赌气,自个拎枝小笔
随手拿了一册故宫法书埋头练,“如果不用转笔的话…”对于当时僵硬又不稳定
的手感,省去转笔可以轻快不少,加上小笔调性硬又弹,按、顿而后行,笔锋也
还能回正。试了几次,迷离小字乍看下挺像回事的。于是开始怀疑,转笔这东西
八成是大笔大字临小楷时模倣小笔动作的邪门歪道,应疾去之。后来偶然读到《海
岳名言》“欧、虞、褚、柳、颜,皆一笔书也,安排费工,岂能垂世?”更是心
有戚戚。待自己当了家,教学上放任过头而致薪传中断、有心练字的人出走,社
团质变成交谊所,想来我是难辞其咎的。回头看,当时写不好,错不在转笔,而
在用转时不知有其他,提按翻折侧时却不知用转。此其二也。一时的冥顽外加小
心眼,抱憾廿余年!
===========================以下抄文,文长慎入=========================
执笔:
执笔的方法,是指五指而言,就是五个手指,握著毛笔笔杆,且每个手指各司所
职,如何的作书写之动作。通常古人称为指运法亦叫五指法,古人奉为枕秘,历
代相传也多不具体,一直到了唐代陆希声才有拨镫法的明显说明行于世,所谓拨
镫五字法是也…后来传至南唐李后主时,又增陆希声之五字法,为八字法,或七
字法。…近代书法家沈尹默《书法论》中云:“拨镫法是晚唐卢肇依托韩吏部所
传授而秘守着,后来才传于林蕴的。它是推、拖、撚、拽四字诀,就这四字的意
义看来,实是转指法。其详见林蕴所作(拨镫序)。把拨镫四字诀和五字执笔法
混为一谈,始于南唐李煜。煜受书法于辩光,著有(书述)一篇,他说:‘ 书
有七字法,谓之拨镫。’ 又说:‘ 所谓法者,抓、压、钩、揭、抵、导、送是
也。’ 导送两字是他所加,或者得诸辩光的口授,亦未可知。这是不对的,是不
合理的,因为导送是主运的,和执法无关。又元朝张绅说过:‘钱若水云,唐陆
希声得五字法曰:擫、押、钩、格、抵谓之五字拨镫法。’但检阅计有功(唐诗
纪事)陆希声条,只言:凡五字,擫、押、钩、格、抵而无“谓之拨镫法”字样。
由此可见李煜的七字法是参加了自己的意思的,是不尽可以为根据的。”
……“拨镫法”的名词解释,实在是有些搅不清楚。有的说“镫”就是马镫子,
写字的执笔和人骑马时踏马镫相似,脚踏在马镫上浅些,就容易转动。手执笔也
要浅些,才容易拨动。又有的说,镫字就是灯字。写字执笔的方法,就和拿竹签
子去拨油灯上的灯心一样。所以拨镫法中推、拖、撚、拽四种方法,就是拨灯心
的方法。用笔写字要和拨灯草一样。还有的说拨镫是王羲之所以爱鹅的原因,鹅
在水中用蹼掌拨水而进,很像拨镫。王羲之写字研究笔法,看了鹅的游水姿势,
因而有所悟。试问?这些种种论调,究竟那一种给人一个清楚的执笔概念呢?
其实这些理论,均是历代书家根据己意对执笔法之经验,以当时生活情况作比譬
,作个人之观点而论著的。他们所体会出的这些;手指与笔管之间作适当配合要
诀,所比譬的事物至今日之生活已有相当之时代距离,例如拨油灯上的灯心来说
,恐怕现今年轻的一代,实无法了解矣。而其所论,那些是正确的,而那些只是
个人之习惯之书写经验,而必需要修正的,我们只有经由科学之实证,从生理的
、心理的把最适当之书扶执笔法,由体念中分析出来,这样对我国书法研究的发
展,是有重要的意义。否则的话,我们仍然只能在文字上继续猜测和盲目摸索,
很难有突破性的开展。
运笔:
一、执笔指运法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诸城(即刘慵)作者无论大小其笔如舞滚龙。左右盘辟,
管随指转,转之甚者,管或坠地。”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以指运之说,惟唐
人(翰林密论)乃有之,其法曰:作点向左以中指斜顿,向右以大指齐顿,作横
画皆用大指遣之,作策法,仰指抬笔上,作勒法,用中指钩笔涩进,覆画以中指
顿笔,然后以大指遣至尽处。自尔之后,指运之说大盛。”
二、提腕运笔法
朱履贞书学捷要云:米元章授陈伯修父子提笔之法曰:“以腕著纸,则笔端有指
力,无臂力也。”又曰“提笔可作小楷乎?”元章笑顾小史,索纸书其所作‘进
鞘辰赞表’笔画端谨,字如蝇头,而位置规模一如大字。伯修父子叹服,因请其
法。元章曰:“此无他,但自今以后,每作字时,无一字不提笔,久久当自熟矣
。”故拨镫悬臂之法,造诣无穷,古之能书者,无不皆然也。
姜夔续书谱云:“大要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
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姚孟起字学忆参云:“死指活腕,书家无等之咒也,指死则笔直,腕活则字灵。
蝇头楷,用大笔提空写,势乃开展。”
郑杓衍极云:“寸以内法在指掌,寸以外法兼肘腕。掌指法之常也。肘腕法之变
也。”
三、提肘之运笔法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余既心仪道丽旨,知点画细如丝发,皆须全身力到,始叹
此十年,学成提肘,不为虚费也。”又云:“钱鲁斯执笔,指腕皆不动,以肘来
去。”
魏锡曾书学绪闻云:“今篆隶兼习,以顺其性,提肘回腕,以树其体,羊毫浓墨
,以振其力,使起笔不得不逆,住笔不得不到。”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盖常人执笔,腕斜敬案上,大指向上,笔管必斜右,毫
尖必向左,落笔既顺,画则毫尖向上,竖则毫尖向左,其锋全在边线,故未能万
毫齐力。若腕能平,则手眼几欲切案,则无论如何执法,管自向左,但锋仍自外
耳。惟以中指直獗之,则锋自向内。又有大指横撑直出拒之,食指亦横出作椭圆
形,以指尖推笔,故管自向左,锋自迤后向左,名指控禁之,则锋自定。笔在四
指之尖,转动空活,故类拨镫。王待中‘ 书诀’ 所谓中控前冲,拇左食右,各
禁后从。”皆悉暗合。侍中用(冲)、(禁)二字尤精,盖不用大指、食指尖推
笔,则不得为(冲),名指在外禁定其笔,只能谓之(禁),不能谓之(拒)也
。然吾之暗合古法,亦不出(腕平欲置杯水而不倾,大指横撑而出)二语而已。
黄小仲云:‘ 食指须高,如鹅头昂曲。’ 欲其如是,大指横撑出拒笔,食指自
有是势。故苟能腕平指横,则王侍中石本之诀,少仲不传之秘,仲瞿神授之说,
慎伯累牍之言,皆已备有无遗,富哉言乎!故学贵有本,小艺亦其理也。”
四、悬臂运笔法
丰坊书诀云:“指实臂悬,笔有全力,擫衄顿挫,书必如木,则如印印泥:言方
圆深厚而不轻浮也。点必隐锋,波必三折,肘下生风,起止无迹,则如锥画沙:
言劲利峻拔而不凝滞也。水墨得所,血润骨坚,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于曲直,
则如折钗股:言严重潭厚而不必蛇蚓之态也。”
蒋宝龄墨林今话云:“抱翕书法,胎息河南,出入晋、宋,能悬臂写蝇头楷书。”
蒋骥续书法论:“作书用全力,笔画如刻。”又云:“作小楷能悬腕,已非下乘
,惟能悬臂,则神气益静,非端坐不能为此,此所以更高于悬腕一筹。”
何绍基自述云:“穷日夜之力,悬臂临摹,要使腰股之力,悉到指尖,务得生气
。每着意作数字,气力为疲苶,自谓得不传之秘。”何绍基跋张黑女碑云:“每
一临写,必回腕高悬,通身力到,方能成字,约不及半,汗夹濡矣。”
程瑶田书势云:“书成于笔,笔运于指,指运于腕,腕运于肘,肘运于肩。”
以上所说,是有关前人论提腕、提肘、悬臂之理论。这些书写方法,均系当时书
法家个人的实践与体验中而得之心得,一般说来,提腕之目的是在使笔的运行幅
度增大,和动作之灵活运用,以达到书写之要求。但在提腕运笔之情况下。书者
肘部之移动一般是不离桌面,而是随着动作之需要,由肘部摩擦桌面或纸面来运
作书写。我们明白,执是手指的职责,运是手腕的职责,两者必需很巧地相互配
合起来,才能完成运笔之任务,提腕运笔时,其手指执笔和运指活动有两种方式。
其一是提腕运笔而手指只作执笔的责任,而不司其运笔活动。其二就是在提腕运
笔而手指除了执笔之外,还司其运笔之活动,也就是说手,指的动作同时展开,
以掌握笔的动态和变化,即是手指及手腕同时活动,前者即姚孟起所云之“死指
活腕”和姜夔的“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后者即书家米芾,陈绎曾和郑
杓所强调之提腕运笔法,可谓“活指活腕”法。除了这两种运笔法之外,由指、
腕而再增大其手臂运动之幅度,即所谓提肘运笔法。提腕运笔法时书者之肘部是
搁在纸面或桌面,腕即使悬著,也不能随己左右地灵活运用,这是显而易见的之
事情。提肘法是书者肘部稍微提离桌面,使得书写动作由手、指、腕、及肘各部
分来配合运用。以完成运笔书写之必要条件。此外指、手、腕的运用也会因人而
异,有不同的看法和体念。姚孟起说的“提空写”是主张手和指不动的,而由腕
和肘运力来书写。其中肘的移动性,似乎大于腕的动作。但因谈及“提空写”所
指不明,当其在书写之时,腕和肘是否活用,不得而知,但姚氏所言系指“提肘”
运笔,是可以肯定的。包世臣所提及的钱鲁斯执笔和运笔法,就非常明确;手、
指、和腕是不动的。又魏锡曾所云“提肘回腕”的“腕”也是不动的;也就是所
谓的“死指”或“死腕”,其对笔之作用只是执其稳定性,而不涉及笔管的转动
,这是移动与笔之运转,都交由肘部之动作来负责,也就是说笔之移动运转全包
函在肘之活动范围内;可见肘部在书法运作之任务是非常重要的。这样书者必须
在“提肘”之情形下,方能自由发挥其创作之功能。虽然姚孟起和钱鲁斯都主张
提肘时。指、手皆不动,而后者更强调腕也不动的运笔原理。但是包世臣和康有
为两人有关“提肘”运笔之看法,无论是说明自己或引述他人的经验,都强调说
明提肘在书法运笔之重要性;但并未提到“指、手、腕不动”之要求,仅对指、
手、腕要负责积极的握笔和运笔的任务。康氏之“腕平指横”是提肘法之重点,
其基本精神是说明指运和腕运在书写动作时的重要性。
丰坊、蒋宝龄和蒋骥论悬臂运笔法,都以书写的动作或字蹟之大小作为影响悬臂
之先决条件。但是以陈瑶田之论点最具条理。要达到某一笔画之要求条件,且在
不同之书写情况下,各个部位所掌握的运笔功能也就各不相同,须针对各种字体
而机警应变。至于何绍基之通身力到之说法,前人书写无不重视,兹录于后。卫
夫人笔阵图后云:“下笔点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王羲之
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云:“屈曲真草,皆尽一身之力而送之。”王宗炎论书扶云:
“古人作书,皆以通身精神赴之,故能名家。”且无论作何动作,亦皆使出全副
精神或力气,而付出之气力;必须是轻松自然之巧力,如何产生巧力,也就是要
在正确之姿势下自然运力,方能得到良好之成果。而何绍基的“悬臂回腕”运笔
法,他的回腕指的只是腕部的固定姿势,在书写动作中其腕是不动的,而是依赖
臂的动态而运行,如这样书写,必依赖腰身推动肩部和臂部来书写,而一字之转
折处,想要书写出理想之笔画,笔之中锋,那就十分的耗费体力了,难怪会使他
汗流夹背,实际上我们书写时遇到转折处,可运指将笔由侧锋转向中锋进行,这
样就轻而易举;达到我们中锋运笔之效果。而写出所要理想之书法。
笔锋使用方式:
(一)中锋:
所谓中锋,亦称正峰,自来有各种不同的说法。简而言之,即是能使笔锋在点画
中畅行之谓。笔锋在点画之中央,不偏不倚运行之方式,一是笔毫凝聚成尖锋而
运行出来之笔画,笔锋藏于笔画之中央,此谓之藏锋,也就是前曾所述。就笔画
而言谓之圆笔。其另一种是笔毫平铺像扁刷一样,所行驶出来的笔画,其两边笔
毫均衡,看来似乎无尖锋藏于画之中央,但其笔痕是由笔头之每一根毫锋均衡的
书写出来的笔画,这样笔画均由笔锋所合成;谓之出锋。亦前曾述之方笔是也。
于此看来,藏锋、出锋、圆笔、方笔之与中锋关系可想而知也。
包世臣艺舟双楫云:“鲁斯书名藉甚,尝语余曰:‘ 古人用免毫,故书有中线;
今用羊毫,其精者乃成双钩。吾耽此垂五十年,才十得三四耳。’余言书不能佳
,然下笔辄成双钩。……锐精仿习一年之后,画中有线矣,每以熟纸作书,则其
墨皆由两边渐燥,至中一线细如丝发,墨光晶莹异常,纸背状如针画。自谓于书
道颇尽其秘。”此乃言书之精者,圆笔用提,提笔中含,所以画中有线;方笔用
顿,所以画旁聚墨成线如界而成双钩,不关免毫、羊毫。而与提顿功夫的深浅有
关。中锋之道,为古今书家所趋之正途,其书法之优劣,其关键就在能否用中锋
,能用中锋,所成的书,当然优,不会用中锋的人,很难写出理想之书法。
笠重光书筏云:“能运中锋,虽败笔亦圆;不会中锋,即佳颖亦劣。优劣之根,
断在于此。”中锋之于书法重要性可想而知也。
(二)藏锋:
书法之藏锋有二种意义,第一就是作书运笔,笔毫之锋芒隐藏匿在点画起止中,
不显露在外边,谓之藏锋。古人对于藏锋之意思,解说得十分详细,在前起笔与
住笔中亦曾提及,今再列举如后:
蒋骥书法论云:“藏锋者,点画起止,不露芒锻也。”
蔡邕笔法九势云:“藏锋、点画出入之迹欲左先右,至回右亦尔”。
康有为广艺舟双楫云:“古人作书皆重藏锋。中郎曰:藏头护尾。右军曰:第一
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又曰:用尖笔须落笔混成,使无毫露,所谓筑锋下笔,
皆令完成也。锥画沙,印印泥,屋漏痕,皆言无起止而藏锋也。”
藏锋之法是笔锋著纸后,横画则锋向左逆入取势而后相向右运行。如竖画则锋向
上逆入取势而后向下运行。“藏锋入笔”与“回锋收笔”之作用,其目的是使笔
力内敛。
藏锋另一个意义是将运笔之力量留驻于笔画间的意思,也就是前述之圆笔、方笔
之关系,锋是藏在笔画之中。或由笔头所有之毫锋平刷而写出之笔画。亦称出锋
之笔画。梁同书频罗庵论书云:“藏锋之说,非笔如钝锥之谓,自来书家,从无
不出缩者,古帖具在,可证也。只是处处留得笔住,不使直走。米老云:无垂不
缩,无往不收。二语是书家无等等咒。”
以上藏锋二种意义,一是以笔画起止为着眼点。另一是以笔画本身为着眼点。解
释虽有不同,但并不矛盾。只是藏锋之意包函较广也。
(三)偏锋:
偏锋亦称侧锋。即笔尖运行在点画之一边,而另一边由笔之腹部横扫而成之笔画
谓之。
偏锋有时出现在点画转折处,或有时出现点画起止处。书者在一字之点画内,或
一幅字行中,偶而有一二笔偏锋出现,并不会感觉运笔不统一,反而觉得增加笔
趣。可是正统作书仍以中锋为主。不可以偏锋为尚。而我国书家认为是字之毛病
,不足为法的。蒋骥续书论云:“晋魏唐未大家,皆一脉相传,自成一体者,不
免有偏锋之别,学者知中锋可不趋向此途,然亦偶有峭拔逸偏正同功者,即事临
池,亦宜深省,尝观米老书,落笔飞动,运笔常如跳丸舞器,故灵妙不测,矫变
异常,绝不规矩正格,然至末笔,必收到中锋。”用偏锋在现代书法中常常出现
,此即受日本前卫书法之影响,因日人执笔习惯用单钩(铅笔、原子笔、钢笔之
执法)。不容易写出中锋之故。且其书法与水墨画之用笔结合,以少数字之笔墨
结构变化,与纸面之空白,形成一幅抽象之画面,有些像我国前代之市侩字、江
湖字,如钱庄开银票之字,或道士之画符等等,偏锋用笔虽可增加书体风格之开
发领域,但正统书法家乃然强调中锋,而力避偏锋,故初学者,宜尽量避免使用
偏锋运笔为妙。
(四)露锋:
藏锋之相同词,用笔不注意藏回之法则即会露出笔锋,用露锋入笔或出笔,可表
现活泼生动姿态优美之笔画,行草书偶而用之,但往往因锋芒太露而缺少含蓄。
姜夔续书谱云“用笔不欲多露锋芒,露则意不持重。”
(五)回锋:
即收笔时笔锋回进,比如横画到收笔处,稍向右上,再向右下轻轻一按,向中间
回进;直画到收笔处;向左上轻轻一提,再向中间回进。此即藏锋住笔之运笔法
则之一也。
(六)衂锋:
衂,衄之俗体,说文“衂,从血、丑声,缩回之意,笔锋向下顿挫而缩其锋,即
运笔之回笔也。李阳冰称之谓“缩笔”直垂露悬针,即衄之余势,抽笔成悬针,
住笔成垂露。解缙论书法云:“衄之使之凝”。陈绎曾翰林要诀云:“衄以圆之”
“衄以补缺也”即钮笔之功用,使笔锋不外露,在点画的起笔与收笔处,使用衄
笔。或有时补填气与墨不足之处,使用衄笔。古人对于回笔与衄笔往往混为一谈
。回笔即衄笔也。但严格看来,应有区分。回锋是用圆转法,而钮锋是用直逆法
。回锋之范围较广,凡点画中的回行之笔,皆曰回锋。而衄锋是在起笔与收笔处
,为藏锋,为水墨润泽,或为补缺等而略行回笔(即衄笔)其范围较狭,似笔毫
一伸即宿回也,故称直逆法。
(七)收锋:
隶书的横画,常用波碟而不大见到收回,曰收锋。即是用在笔画之收笔处,例如
作横画,笔毫由左向右运行至端点,笔毫略作一蹲注之势,然后顺势将笔毫提起
而收之。即隶书横直画写到尽处,要停笔时而出锋之谓。
(八)折锋:
笔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欲上先下,欲下先上,叫折锋,其运笔方式有二。
一为折叠,二为折转。
折叠:用在点画起笔处,或收笔处,为使笔锋不外露,毫尖隐藏,所以运笔用折
叠之笔法,也就是笔锋在运行时,直接折回,使笔锋重复叠置之谓。
折转:笔毫在运行时,不取折叠而回的方式,乃是折转而回的方式。即前所谓一
笔三折运笔,可以用在任何点画之起笔与收笔处,同时亦可用在钩超之用笔。
姜夔《续书谱》:“转折者,方圆之法,真多用折,草多用转。折欲少驻,驻则
有力;转欲不滞,滞则不遵。然而真以转而后通,草以折而后劲,不可不知也。”
(九)转锋:是笔毫左右转行,有圆转回旋之意。孙过庭书谱云:“转,谓钩环
盘纡之类是也”。此说明转笔之意义,多用在围环行笔的转弯处,如回、同、口
、白、田、己、勾、刀、力等字之转弯,或蹲趋处。作书在转弯处,用蹲而后转
,其书必方,如用提而后转,其书必圆。篁重光书筏云:“数画之转接欲折,一
画之自转贵圆,同一转也。”凡写篆草必当使笔毫圆转运行,才能形成婉而通的
形势。它在点画中行动时,是一线连续著而又时时带有一些停顿倾向,隐隐若有
阶段可寻,连和断之间,有着不可分而可分的微妙作用,尤其要注意到方圆结合
著用笔才好,此即圆转或提转之意。若几画连在一起,其转折之处,要用方笔的
顿折法,画才雄健,结构才茂密。此称为转折,与前述之折转意义不同,不可混
为一谈。
(十)搭锋:
上笔带下笔,上字带下字之意思,即承上多是搭锋,二、三字于起笔处用弱笔也。
与折锋相对。朱履贞书学捷要云:“书法有折锋、搭锋,乃起笔处也。用强笔者
多折锋,用弱笔者多搭锋,如欧书用强笔,起笔处无一字不折锋;宋之张桥寮,
明之董文敏用弱笔,起笔处笔多搭锋。”
(十一)顿锋:
力集中于毫端,笔重按下并停住,能力透纸背,谓顿锋。多用在点画起笔处,有
时亦用之于点之收集处。
(十二)挫锋:
顿后把笔略提,使笔锋转动,离开顿处,叫挫锋。凡转角及趋行的地方用它。但
挫锋不能单独运用,必需与顿锋,蹲锋等配合运行;否则不是挫锋,也就是提按
换笔之处用之。
(十三)蹲锋:
用笔像人蹲下的动作,不要重按。而微有提意,用于转折处或收笔处。
(十四)驻锋:
既不可顿,又不可蹲,而笔锋运行在纸面上,有时很迅速,有时很迟慢。即书写
时,需要急行则速,需要迟行则慢,所谓迟速适度,就是驻锋之意,像捺画之起
止,及平捺的弯处,便是用它,边聚于指,流于管,注于锋,力透纸背的为顿,
力比顿小的是蹲,力一到就须行笔的是驻。
(十五)尖锋:
笔画两端成尖锐之处叫尖锋。如撇画末端多尖笔,毫斜拂出锋。包世臣艺舟双楫
云:“后人作仰横,多尖锋上拂。”即趋横(挑)是也。直画悬针出锋亦尖。
(十六)趯锋:
书法之笔锋上出者叫趯锋,向上的一种挑钩笔画。唐太宗笔法诀云:“耀需存其
笔锋,得势而出。”亦即钩画到尽,笔断不能飘浮,也不能停止使锋不出,才不
失趯锋之意。
(十七)提锋:
收笔(住)是提,不欲重按之笔是提,所谓提并不仅指将笔锋提开纸面叫提,只
要在笔按下之后,在运行之时,稍微上提一些且不到离开纸面之程度亦谓之提,
提锋是每一点画中全部行程之一。如顿后必须提,蹲于驻后也要提,先有落笔(
起笔)然后才有收笔,提的分量,也是看落笔的分量。提是把笔提起,减少顿的
分量,和蹲于驻的分量。提锋活动范围甚广,包括所有点画,如提顿、提收、提
趯、提蹲等等。
(十八)按锋:
起(落)笔是按,与提是相对的,而用笔之一切都是提按的变换与连续。
事实上每一笔画之运行均离不开按,按有轻重之别,须与提相互而用,按多提少
曰重按,按之分量大于提之分量,提之分量必小于按之分量,否则成了收笔。提
按分量决定笔画之粗细变化。一切笔画之产生,均由按锋与提锋连续之动作而形
成。而一画之中就有很多的按锋和提锋之应用。
(十九)抢锋:
笔锋之法,是回折笔,似与折锋相同,其法多样,正蹲下来,就直回折;侧蹲下
来,就侧回折;出锋的画,就从空中回折,不在纸上回折。从“折之分数多,抢
之分数少,折之分数实,抢之分数半虚半实,圆蹲直抢,偏蹲侧抢,出锋空抢。”
由此数句中,可知抢与折之区分。
(二十)裹锋:
即绞其笔锋之意。如合绳一样纠纽,使外层副毫把笔锋包裹,不使展开,与古人
所说的“万毫齐铺”相反。裹锋见于包世臣艺舟双楫“吾子书专用笔尖直下,以
墨裹锋,不假力于副毫,自以为藏锋内转,祇形薄法。凡下笔须使笔毫平铺纸上
,乃四面圆足,此少温篆法,书家真秘密语也。”此系对包氏裹锋之批评。包氏
似乎也知此锋之不甚合理。又云:“余既心仪道丽之旨,知点画细如丝发,皆须
全身力到。始叹前此十年,学成悬肘,不为虚费也。”“至于作势裹锋,敛墨入
内,以求条丰手足,则一画既不完善,数画更不变化,意值伤浅,势值伤薄,得
此失彼,殆非自主”。裹锋在书法上看,会产生枯干露骨之毛病,但在绘画之来
看,其用途就多矣。
前述笔锋之名称,虽未能全概,但对笔锋之性能,想亦有八、九分之领略。实际
上就前总归起来看,不外乎均是提与按之运用。而目的是中锋用笔,也就是“令
笔心常在点画中行”再就是起止“不露笔痕”回锋用笔。所谓藏锋,近乎圆笔,
多由于提,所谓出锋,近乎方笔,多由于按。一切笔画皆离不了提按,至于转折
亦然。故用锋在表现形式上来看,主要的是应掌握好“藏峰”和“出锋”两种;
在笔锋之位置上来看,则应掌握好“中锋”;尤以中锋为一切用锋之基础。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