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nahsnib: 比方说你想描述一个人很聪明结果用的方法是他可以记得10/08 21:54
→ nahsnib: 一群人同时对他提出的饮料要求这样10/08 21:54
→ nahsnib: 可以看出作者想捧但是捧的方式很烂
比较像是画虎不成反类犬的描写。
这种一大群人同时讲还能处理的有条有理来展现出聪明的桥段在古典小说用的不少
比如说三国演义描写庞统的奇才笔法就类似这样:
柴桑口卧龙吊丧,耒阳县凤雏理事
飞曰:“汝到任百余日,终日在醉乡,安得不废政事?”统曰:“量百里小县,些许公事
,何难决断?将军少坐,待我发落。”随即唤公吏,将百余日所积公务,都取来剖断,吏
皆纷然赍抱案卷,上厅诉词。被告人等,环跪阶下。统手中批判,口中发落,耳内听词,
曲直分明,并无分毫差错,民皆叩首拜伏。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
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
意!”
不过用在轻小这段就变成很不伦不类了(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