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
藩镇崛起
在初唐之时,节度使仅负军事之责,而且人选都为德高望重之臣,并有不久任、不遥任、
不兼任之原则。但经唐太宗、唐高宗时期屡次开疆拓土,先后讨平东、西突厥、高句丽等
,使初唐时期建立起很辽阔的边疆区。中央朝廷为加强对边疆的控制、巩固边防和统理异
族,便于唐玄宗开元十年(722年)在边地设十个兵镇,由九个节度使和一个经略使管理
。然而,此等每以数州为一镇的节度使不单管理军事,而且因兼领按察使、安抚使、节度
使等职而兼管辖区内的行政、财政、人民户口、土地等大权,令原为地方长官之州刺史变
为其部属。据《新唐书·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财赋。”军事与行政的统合使得节度使因而雄据一方,成为唐室隐忧。
外重内轻
唐初,全国实行府兵制共置634个折冲府,当中261个位于保卫京师长安的关中,故军事战
略相对来说是外轻内重,保证唐室有足够的兵力保卫京师及其政权。唐玄宗开元十年(
722年)设置节度使,许其率兵镇守边地,军力日渐强大,渐有凌驾中央之势。开元十四
年(726年)时,京师守卫改由彍骑负责。而天宝中期,边镇兵力达50万。而安禄山一人
更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6][7]。这三地之间地域相连,兵力又于诸镇之中最
强,光是帐面上的兵力即达18.39万,实力强大。相反,中央兵力则不满13万,形成外重
内轻的军事局面,渐渐形成地方反过来威胁中央的危机。
以上来自wiki
简单来说就是唐玄宗以后地方已经强于中央 而且节度使也往往掌握地方军民财三大权力
一个人兼任好几个节度使
不出事才奇怪。
作者:
davidex (  ̄□ ̄)/喔~~喔喔~~喔喔)
2025-08-25 22:38:00听起来和北魏炸掉的起源差不多
作者: kusotoripeko (好油喔) 2025-08-25 22:39:00
让地方军营能自己筹措经费往往就开始崩坏了
作者:
akway (生活就是要快乐)
2025-08-25 22:40:00其实也是唐玄宗自己搞出来的
作者:
haoboo (萨伊克斯)
2025-08-25 22:42:00没办法,中枢的行政官僚架构已经和实际边区防务不相容节度使本身就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办法,他们的出现和坐大有其实际的背景需求存在
可以节度使只管军事 另立地方财政跟行政长官互相箝制啊整包给地方不割据才怪
作者:
haoboo (萨伊克斯)
2025-08-25 23:42:00箝制就表示没效率阿,大一统帝国先天的问题用一个整体的框架想要去统括大江南北完全不同的风情地域最后就只能诉诸道德操守而忽略实际技术跟执行问题
作者: IWinLotto 2025-08-26 08:27:00
三国 清也一样 放军权和财政就是不归路
作者:
chuckni (SHOUGUN)
2025-08-26 08:43:00这就是古王朝难题,你不放权外战可能废到笑,放权地方坐大,说到底这是个权力游戏,大多数时候都是走钢索
古代你要维持广大疆域就是这样 要嘛靠地方督府自治要嘛集体摆烂 收缴全国武器 拿去铸铜人
作者: driver0811 (Hu Hu前进) 2025-08-26 10:50:00
全都是中央户籍课税 vs 地方实地征收,中央户籍流失的问题,东汉末、唐中晚期、明末、清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