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牯岭街70年老书店经营困难 拟弃万本藏书

楼主: BarbaraElsie (估)   2016-12-13 21:36:15
很感慨,我个人认为,其实是这些书店自己把自己做小了。
.
从迁光华的那刻开始,牯岭街就已经失去了天时与地利,能拼的就是人和。当初的获
利模式,是用很低的价格,大量的进书,那种价格是用”斤”与”公斤”算多少钱的。再
用便宜的价格卖出一般书,用高昂的价格卖出珍本书。
松林说: 几万块钱常有,其实指的是这种秤重进货高价卖珍本的获利模式。买这些书
的不是年轻人。
那个年代,美国日本还有派书探专门在台湾买书的。
.
但现在的二手书店的获利模式已经改变了。买书的客群跟以往不一样了。年轻人利用
网络,要的是新,便宜,干净,不要的是绝版。因此目前业绩比较好的书店拼的是库存少
,新书多,折扣其实不一定比以前光华牯岭街的折扣优,但是书干净,翻起翻就舒服。
于是,牯岭街剩下的,就是1. 淘宝的感觉 2. 珍本
第一点与第二点都被他的收书模式给弄砸了。光华刚开始的时候旧书店好做,很少有
人对”书”有真正兴趣,都是重复相同的获利模式,关键点就是跟回收业者的交情。但现
在大家旧书可以上网拍,可以给TAZZE,新一代的二手书店提供到府服务,回收业自然收
不到书,而你又不愿意让读者单本单本卖给你,书收不到,你上架的速度就慢,逛起来就
重复无趣,自然就没人了。
第二点更是关键,因为现在的珍本书书源少了,所以你之前的大户客人也不再上门。
而书源少的最大原由,1在经济成长,2在买书的方式。
.
因为经济成长没有90年代那么火,因此有财力愿意买珍本的人似乎有下降,而之前日
治迁台时期散出的珍本也早就卖得差不多了。旧书店老板由于没有费心思研究珍本,因此
不愿也不会给出合理价格向收藏家收购。而收藏家也不是笨蛋,两岸比一比,网络查一查
,就知道自己宝物的概况,你想用回收场的价格收,就是发出什么都收不到的哀怨罢了。
这点在美国日本的旧书店其实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解决之道在于精进不已。
有的书店扎实的去搞古书今注,重新出版,例如日本古书龙头八木书店。有的研究某
种领域的珍本,日新又新,同时用英文拥抱世界,搞到世界知名,如一诚堂。有的大玩廉
价路线如book-off,有的走懂书路线跟你搏感请办讲座。
总之就是无法死守过往,原地踏步。
松林的老板资格老,见识多,说不好卖的书,其实就是送给目前学子人家还嫌脏的一
般读物而已。
想想躲在牯岭街张伯伯人文书舍阁楼上翻找的日子,虽说有点怅然,但也觉得这是一
种必然,不需要太过遗憾。
作者: whisly (我也想要...)   2016-12-26 13:21:00
握手,也曾上过人文书舍小阁楼的人..已经过往遗蹟了
作者: dudeboy (讨嘘至尊)   2015-01-15 15:48:00
松林书店根本当兴趣而已吧 叠成那样子 是要怎么找书好几叠也都是杂志旧文情小说 那种要送也送不掉的书
作者: turgnev   2015-02-15 12:56:00
嗯嗯,那些书毫无价值,收掉最好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