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罗文嘉:独立书店的微光

楼主: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4-05-18 09:39:00
http://www.appledaily.com.tw/realtimenews/article/new/20140517/399342/
日本作家石桥毅史写了一本“书店不死”,当书店死或不死成为一项议题时,就说明独立
书店的生存,确实已在挣扎边缘。日本的国民阅读率与书籍购买率,都远远高于台湾,日
本的书店尚且如此,台湾的传统书店当然状况也不会好到哪里。
但是,这几年台湾的独立书店却相当蓬勃,蓬勃并不意味市场获利机会大,而是指书店的
生命力与活动力强。明知道书店风险高、获利低,营收能够打平就属万幸,却还是愿意坚
持下去。全台湾各地都可以看到这样的人与书店,这样的台湾风景,让许多新加坡、香港
、甚至中国的华人充满羡慕。
是什么样的力量和信仰,让这些书店愿意坚持下去?有人说,是因为相信一种文化传承的
使命;也有人说,是因为书店提供一种有温度的对话空间;石桥毅史则说,书店是一种亲
手将书交给客人的温暖行业。
不管哪一种,每一家独立书店,都有属于他自己的个性与故事;书店的主人也都有属于他
自己的价值与美学,这正是独立书店存在的价值。
过去一年,我跑了很多地方演讲,每次演讲后,都会有人跑来跟我说:我也想在自己的家
乡开一间书店。这说明,不管现实多么残酷,仍然有许多理念之士,怀抱着热情与浪漫,
想为自己的土地与生命燃烧一点光。
所有的书店主人,表面看起来可以在书店没人时,享受一点阅读时光。其实,多数时候他
们必须担心书店怎么维系下去。只靠卖书活不下去,怎么办?办活动讲座来者有限,怎么
办?连锁书店拼命打折,怎么办?全世界的独立书店,都在寻找如何坚持理想活下去的方
式。
台湾的独立书店,更往往是社会运动、公民运动、环境运动、弱势运动的讯息平台。这点
十分有趣,为什么这些书店,或是咖啡店的门口,总是挂著一面反核旗帜呢?柜台或店内
一角,也总是静静躺着,各种文化讲座的活动DM。许多非属主流的演讲或展览,不约而同
在这类店里出现。仿佛一种共同的语言、价值,默默在这些小店里流窜。
在台北都会地区,这类小店常常是属于巷弄风情的;离开台北,这些小店则往往为老屋再
生,展现另种风景。独立书店也好、个性咖啡店也好,放在都会地区的大商场里,总觉得
味道不对。一栋老宿舍,一所旧工厂,一间旧公寓,一户三合院,这些历经岁月沧桑的空
间,反而成为个性商店最好的落脚处。
当政府不断高唱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纷纷开设文创系所,文化部推出独立书店圆梦计划,
马英九更在昨天一场社会企业的活动中大声喊:“政府应该帮助社会企业排除障碍,让大
家大显身手”。
但问题是,那些老旧不合时宜的法令,从来没有减少对社会企业或独立书店的重重束缚。
想做事的人,只能自求多福,在黑暗中发出微弱灯光。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