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闻] 重庆书街萧条 业者转型或倒闭

楼主: pkuguy (爱看电影、韩剧的小态)   2012-10-03 10:12:54
除了现在年轻人的阅读习惯改变,习惯上网阅读多于读纸本的书之外
我认为网络书局的影响最大,现在很多工作都是责任制,
并且常态性加班,下了班,往往都八、九点了,
也没有精力去逛书店了,但用网络书局就不同了,
可以随时下单,之前有新闻报导,发现网络书局下单的时间
大都是“上班时间”,而我同事的习惯也都是利用主管去开会
或是不注意时,浏览一下博客来等网络书局就直接线上订购了,
加上统一超商遍地开,取货也很方便。
而一般书局面临的劣势受限于单一店面通路,
不像博客来有全省的7-11为通路,通路愈多,市占愈大。
传统书局当然就面临客源被瓜分。
因此金石堂在近几年,把天母以上的分店都收掉了,什么石牌、淡水店
等获利不良的店都已关门大吉。
现在即使大的连锁书店经营也不易,诚品靠着的是卖场的收入,
把空间出租给专柜,书局的获利其实并不理想。
金石堂之前就爆发财务危机,因此现在是把不赚钱的店都收掉,
集中到居民爱买书、消费力高、获利稳健的地区,如石牌、淡水、淡大等店
全部关掉,反而又在天母多开一家天母SOGO门市,
在赚钱的天母地区反而扩张通路。
之前在出版社工作,就看了各县市的出货报表,北市人口虽较新北市小,
但北市的销售量是新北市的好几倍,甚至把中南部的几个县市加起来
还比不过台北市的销售量,因此目前大部分的书店为了求生存,
往往必须在消费力高、阅读力高、愿意消费买书的地区开店才能获利。
诚品、金石堂、纪伊古屋等大型连锁书店开在天母也正是这个原因,
而还有好几家独立小书店也能在天母继续开店也是如此。
因此独立书店的老板也必须在这新时代,慎选门市位置。
再来就是做出跟博客来、乐天等网络书局等区隔化的书店服务
才能生存下去。
举台大公馆那边的“校园书房”为例,为独立书店,
从1975年成立到现在已开了数十年了,却依然稳健,
主要就是该书局所贩售的书,博客来往往没有卖。
因为该书局主要贩售属灵书籍、励志书籍并加兼卖礼品、卡片、唱片等。
跟一般博客来网络书局作出区隔,而成功生存。
举例来说, 马利巴斯特所著的【天堂地狱的启示】在博客来就没有贩售,
但在校园书房却找得到:
https://shop.campus.org.tw/ProductDetails.aspx?productID=000190886
校园书房并成立自己的网络书店,异军突起,在这书店倒店潮中,不受影响。
之前有新闻说台大附近的书店都快倒光了。但我想,校园书房和台大诚品一样,
应该都能继续运作。
同性质的书店像“以琳书房”也是,不但没有受到像金石堂等店关掉部分
门市,反而扩大版图,今年在天母加开新的门市。
http://news.dhf.org.tw/News.aspx?cate=06&key=2512
并也树立自己的网络书房来扩大商机:
http://www.elimbookstore.com.tw/
因此在这书店倒闭潮中,独立书店也应思考如何“转型”求生存,
而不是一昧怪网络书局抢走客源。而校园书房和以琳书房都是成功
的模范,除了做出商品区隔外,也自己经营网络书房来扩大自己的获利。
因而能在网络书局的压境下,依然屹山不摇。
因此在大学附近的书店也许就像之前在中小学的文具店一样,
如果没有转型或做出区隔化的服务的话,也许命运就像往日的自营文具店一样。
※ 引述《Loreto (沉潜)》之铭言:
: 原来标题:重庆书街萧条 业者转型或倒闭
: 新闻来源:
: http://www.cna.com.tw/News/aEDU/201208280263.aspx
: (中央社记者郑景雯台北28日电)台北市重庆南路书街全盛时有100多家书店,但近
: 多家书店的台北市重庆南路书街,现在只剩20间,为了生存,书店只得转型或关店。
作者: sisman (sisman)   0000-00-00 00:00:00
推一下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