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好读版:
https://www.facebook.com/share/p/efw4Q78oUjwCpRL2/?
—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是你吗?翻动书页的是你吗?
人生对你而言,是太重还是太轻?是甜美还是割喉的苦?是长得看不到终点,还是短得不
知道怎么跟心爱的人说再见?
简媜极富诗意的书名,搭配序的几行字,瞬间抓住我的目光,让人兴致盎然,感到浪漫不
已。
然而,开始阅读之后才发现,简媜以细腻的笔触,诠释“老”、“病”、“死”的历程,
有些沈重的议题略带诙谐的语句,不仅描绘身旁至亲的故事,也引用古今中外历史、寓言
、名著、诗篇等例,演绎生命的循环与延续。
她在“手工刑法”篇章中,描述被按摩的画面,生动字眼仿佛历历在目:
一位以指头轻轻划过你的左背停在膏盲穴处,说:“这是一条情伤,所有哀愁都收纳在这
儿,像芒草划过流水,不留痕迹,却留下记亿。”你听了眼眶微湿,感觉自己的背部像退
潮后的河滩沙砾地,纠纠结结一览无遗。
简媜的文字清新隽永,在这篇“老,是贼”中,能一窥究竟:
老,是贼,偷了明眸、皓齿、乌丝,也窃了你那黑桑椹般溢着果蜜与酒香、飘着情歌与甜
梦的夜,好一匹上等料子的月夜,一去不回,回赠给你一丛干牧草,让你笨牛也似地,嚼
到天濛濛亮。
谈及养生哲学,简媜自有独到看法,不仅要“重新养出对生命的态度”,更要验收自己成
为什么样的人:
简朴的生活、规律的作息、适度的运动、清淡的饮食。千百年来,这套养生哲学是最佳途
径。
不过,我忍不住想加一句:自在以当寿。人生如登山健步,不停地数算自己走了几里路,
有何意义?登山不是为了算里程,是为了游兴;一个人入世,不是为了活几岁,是为了验
收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
一个老者最后活几岁,对别人而言毫无意义也不会有人在意,但是,他活着的时候是一个
什么样的人,却有人在乎,甚至,让人永难忘怀。
是以,养生,不应是为了把自己养到理想的岁数,而是,重新养出对生命的态度:不管活
到几岁,这一生都够了。
鎏银岁月如何度过,简媜认为“活到老,学到老”,是最重要的实践:
六十五岁至七十五岁,或可粗称为第一阶段的鎏银岁月。对保养得宜、规划得当的银发人
士而言,是晶钻级日子;身心尚健、资财有余,足以重拾志趣、调整生活,画出自己特有
的银色生活地图。
摆脱了职汤上的业绩压力、卸下人生各种角色扮演的责任(父母故去、儿女飞去),正是
创办“ㄧ人公司”或成立“个人工作室”的时候,其最重要的业务就是实践意义与创造愉
悦。
法国大哲学家卢梭有言:“青年期是增长才智的时期,老年期则是运用才智的时期。”然
而,我得多添一点意见;青年期所增长的才智、习得的技能,恐不足以应付当今瞬息万变
、犹如跳竹竿舞般眼花撩乱、脚步踉跄的社会,所以,老年期第一阶段,仍应保持学习的
热忱。
至于时下提倡的“断舍离”,简媜早在十年前,已慧眼独具,这么强调:
佛家云能舍才能得,舍得把物送出去,才能得到清风朗月般的自在。替自己积累多年的物
品找个新主,延续一份欢喜,乃老年必做的功课。
物是死的,人是活的,是人的温情让物有了光泽与意义,这物便活了。人,都喜欢收礼物
,不喜欢收遗物,一字之差,就在于做主人的你肯不肯趁天光未暗时,给物一个安排。
面对临终的生命态度,简媜特别书写齐邦媛,纪录与她生前的对话:
我希望我还记得很多美好的事情,把自己收拾干净,穿戴整齐,不要不成人样要叫人收拾
。
“不要哭哭啼啼。”顿了一顿,老师说:“我希望我死的时候,是个读书人的样子。”读
书人的样子!
这是多么珍贵且难得的话题,当我们大大方方地谈论死亡,仿佛收回本来就属于自己、最
重的那一件生命证据,意味着,我们强壮到能自己保管了。
老师一生喜爱美好事物,且以无比的尊严与异于常人的意志,重视每一桩结局,在最后的
驿站,她仍然坚持自我的完整。为了这,她事先备课,仍是一个老师。
—
阅读这本书,前后花了我近一个月,简媜以个人生命经历,处处提醒着我们,以超脱的态
度,面对生与死;我们惜生之外,也要庄严的领受死亡,礼赞自己一生终于完成。
#简媜
#谁在银闪闪的地方等你
#印刻文学
#老病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