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T
Submit
Submit
选择语言
正體中文
简体中文
PTT
book
[心得]《那些少女没有抵达》:读后感
楼主:
MAXjames
(麦酷斯)
2024-02-23 22:32:10
部落格图文版:https://maxjamesread.com/those-girls-did-not-arrive/
Podcast有声版:https://apple.co/3wnUOyO
那些少女没有抵达》是吴晓乐的第 4 部长篇小说。其实这是我第一次读她的小说,但之
前曾读过她的散文《可是我偏偏不喜欢》,很是喜欢(好饶舌……)。故事简述如下:
一个高中少女从学校顶楼一坠而下。作为导师的吴依光试图抽丝剥解谜团,想找出少女不
愿走下去的原因。在次次的探询中,虽渐渐找到端倪,却也反复戳到自身的困境。同时被
妈妈控制成长的阴影又再次萦绕上心头……
先说结论:超好看!但想读的话可能要有心理准备。觉得这是本会看得心很“紧”的小说
,很多地方都得强迫自己停下来喘口气,才能再往下读。
题外话,读到后记才发现这本书的编辑孙中文是我国中同学。虽然毕业后鲜少联络,但还
是莫名觉得于有荣焉,这边容我蹭一下(笑)。以下挑些有感触的点来聊聊。
【学校的结】
故事透过吴依光的教师视角,在探找苏明绚自杀原因的过程中步步扫过各种校园阴影。
对徐锦瑟霸凌王澄忆的段落印象相当深刻。校园霸凌并不罕见(我也经历过),但在社群
兴起的现在,欺凌手法竟也产生演化。徐锦瑟这样校园明星透过社群助澜,成了影响力更
大的“网红”。而她透过IG限动孤立王澄忆的威力也比过往单纯地号招排挤要大得多,
一种放大器的概念。
当然,故事的主线还是苏明绚的死。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她不愿抵达呢?在吴依光的爬拨过
程中,戳到了许多学生所会遭遇的结,很多地方都超有感。像是梦露告解那边真的看到胃
疼。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苏明绚名面上说想读新闻系,但其实只是希望自己看起来是有“梦想
”的人。想来许多人在升学阶段都会遭遇这样自我认同的迷惘吧。尤其是在升学主义挂帅
的状况下,学生很容易不小心把自我价值跟学业连结在一起。
像我国中时成绩不错,那时常觉得还好自已会念书,不然好像什么都不会。结果上高中才
发现,原来我书念得也不怎么样(雄中怪物真的好多……)。那时我陷入很大的自我怀疑
,觉得啥才能都没有,好废、好没价值。
某种程度来说,我理解为何擅长唱歌的苏明绚会对热音成发如此执著。大概只有歌唱时,
她才能感受到自我的价值吧?看到书中她说:“成果发表结束,就是暑假,人生只剩考大
学一件事,就不能唱完再升高三吗?”心真的好痛……
觉得升学主义最可怕的地方,就是学生存在的价值被社会期待的样板给框住。仿佛只要读
了好科系、找到好工作,就能拥有好人生。书中的这段话看得我很是沉痛,完全就是读高
中时候的写照:
整座校园迷散著战场前线的氛围:因着人们往往以大学学历认识一个人。高中生的现在,
无可避免地,被不远的未来给预支、提领一空。
【家庭的结】
故事的另一主线是透过吴依光对自身成长的回视,带到许多人可能都有过的家庭阴影。曾
经,吴依光也差点是那个没有抵达的少女:
十七岁那年妳也非常想自杀,妳没有做到,妳的学生做到了。
吴依光母亲的“控制”在书中不断穿梭,看得很窒息。吴依光说,母亲总是“看”着她。
在母亲的心中,总存在着一个更好、更优秀的吴依光,所以要不断修正,确保她不要太偏
离如此想像。
因此当吴依光不务“正业”地和梦梦投稿漫画时要把稿子细细撕碎,一页不留;在她与王
聪明情窦初开时则警告对方家长,捻熄爱苗。这可说是一种近乎病态的爱,如梅姨说的:
她的爱总是使尽全力、没有保留,她会用尽办法,确保爱的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即便中途吴依光曾叛逆放纵,与打工饮料店的老板上床、与搞社运的男友苦恋。最终受了
伤的吴依光选择回归,让母亲再次摆布,走入了与谢维哲的样板婚姻中。觉得她有点像是
被紧太压的弹簧,好不容易挣脱,却弹得太远,把自己弄松了,最后失了弹性,只能再次
任由摆布,被握捏成“理想”的样子。但这样的她真的抵达了吗?可能正如书中她说的:
我以为我活下来了。但我没有。
书中有个设计,就是吴依光母亲的名字从头到尾都没有出现过。如此编排,大概是想把她
母亲变成一个普遍性的存在,让有类似经验的读者更能带入吧?
当然,家庭百百种,像苏明绚的家就是另一种样态。原本她母亲李仪珊以为跟她情绪有障
碍的哥哥相比,苏明绚根本不需要担心。没想到最后却是她选择一跃而下。看到苏明绚对
梦露说:“如果我爸妈也像妳爸妈一样认真地管我就好了。”真的心头酸酸。
【过去与现在】
故事流畅地穿梭在吴依光作为老师的当下与学生的过去的两条时间轴上。一条与我年纪相
仿;一条则是当前进行式。读的过程不由两相比较一番。
不同处当然不少。像前头提的社群导致霸凌型态的演变。然而,社群的影响其实是全面性
的。比如书中就提到,现代青少年早早就习惯在社群这样的非实体空间分享,而且会把自
己分很多层。很多学生拥有不只一个社群帐号,可能有个公开的大帐,又有私密的小帐。
学生们也都很早就接受一个人有很多种面向。
再比如过去的打骂教育。书中吴依光的补习班主任用缠胶带的木板与热熔胶抽打学生的段
落,让我回忆整个浮上来。国中时就曾被这些“凶器”揍过,导师的热熔胶甚至还有个可
爱名字叫“小白”。而这些体罚现在基本上是绝迹F。
然而很多状况似乎也没那么不同。故事中描述苏明绚跳楼被救护车载走后,地上留下一大
摊血。其实我高中时也有同学从校园至高的楼一坠而下。人送走后,现场同样只剩一摊干
血和几颗碎牙。
而书中何舒凡用补水站来隐喻的学生困境的段落更是让我看得心惊:
她们实在太忙了,忙着读书、考试、填资料,拼了命追求被顶尖大学录取。她们知道自己
不快乐,但她们更害怕没有时间。马拉松的跑道旁,不是会设很多给水站吗?作为旁观的
老师,我觉得目前的辅导课就像是那些给水站,学生们当然渴,想喝水,但她们更害怕一
停下来喝水就会被其他人超过。她们只好继续向前。
如此描述摆到我求学的那个时候也是无违和。让我不禁感叹,难道时光流转了十几年,当
前的教育现场依旧是令学生如此地匆乱失措吗?
【教育本质?】
在读的过程中也不断让我反思教育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我们到底想透过教育让孩子长成一
个什么样的大人?
曾听过个说法,认为当前的标准化教育其实是种筛选机制。我身处的科技业大概就是标准
的例子。身边的人多半是在这样的机制下爬上来的。从结果来说,好像也算成功。毕竟台
湾的半导体制造确实世界拔尖。然而这样的去个人的体制,却也让很多人进了职场后人生
的轨道中迷航。
但如果觉得如此产线化的教育不好,又该怎么改呢?这题的答案在当前恐怕仍是混浊的。
书中看到许多教育现场的无奈。老师们担负著许多期待,但能改变、给予的真的不多。而
且只要一出事,家长乃至整个社会都会要求校方负责、给说法。书中许主任的那句:“我
们实际怎么想不重要,重点是别人怎么看我们”。在在点出为人师的不易。
除了校园,家庭又该在教育扮演什么角色呢?曾看到有人说吴依光母亲过于夸张。但这些
状况却是真实存在的。像我有个医生世家的同学就为了家庭期待重考了五年(应该是五年
啦,考太多次有点忘了……),后来实在考不上去当了波波;也有数理拔尖的同学被他妈
妈要求填医科。最后他妥协,结果在当兵时竟然签下去,连医生会考都不参加……
虽说书中许多情形虽与我求学时不全相同,但这些“结”的本质其实差距不大。只能说,
即便过了这么多年,许多阴影依旧没有远去。
【后记:我的结】
很佩服吴晓乐的小说功力。虽说角色、情节复杂,爬梳的议题也很广,但她依然能精准地
调度整个故事。虽说让我看得心脏负担很大,但真的是个好好看的故事。很喜欢蒋亚妮在
推荐序说的:
借由死亡开始的,不只是回溯,更是一场吴依光(或者我们)做为大人,如何找回与从前
自己同步率的过程,是醉后的回魂酒、是柔开经血必经之痛。
这边也推荐蒋亚妮对吴晓乐的访谈,很值得一听:
https://reurl.cc/zl7mGV
最后说说自己吧。前头提过,因为高中遇到太多怪物同学,搞得我对自我价值极度迷惘,
甚至常常怪罪自己头脑怎么那么差。如此阴影其实到现在依然存在。即便爱看书,但每每
读到疑惑的段落,心中还是会瞬间升起一丝恐惧,想说又来了,我头脑怎么那么差。好在
,现在已能很快找回准心,告诉自己别急、慢慢想,就算真的不懂也没关系的!
当然,我比吴依光幸运得太多。十七岁时差点走不下去的吴依光曾说:
我恒常感到空虚,不快乐,也不相信有谁舍得无条件地爱我。
但在求学阶段,逼最紧的永远是我自己。爸妈反而常劝我“跟自己比就好”、“不要给自
己那么大的压力”。想来他们真的一直是我的依靠。让那时的我即便不断否定自己,却从
没想过要结束生命。
茫茫走过学生时期,出社会后,经过几年摸寻,我开始了分享阅读的旅程。读完此书后不
禁暗问:“我抵达了吗?”其实我没有答案,甚至也不知道接下来会走去哪。不过似乎也
无所谓了。很爱蒋亚妮说的:
读完这本小说(我与)吴依光才终于能从十七岁回神,死亡从不限于生理,时间终于再次
往前走了。这一次,无所谓没有抵达,感谢有些时间,从来就不需要正确的方向。
接下来的路,即便没有“对”的方向,也能好好走下去吧!
作者: esuegayov (voyageuse perdue)
2024-02-27 16:28:00
推,读完这本书的时候也感觉很心痛,闪现许多少年时的回忆。自我责备久了,真的连电脑按错键或写错一个字都会在心里骂自己笨,时时刻刻怕自己逻辑不够好、思考不够敏捷。后来读了心理相关的书,慢慢训练自己在责备自己后觉察、停下来跟自己温柔的说没关系,重来一次就好,虽然只是起步,也是一个改变的开始。
继续阅读
[问题] 博客来订的新书泛黄
coway1688
[心得] 天观双侠与武道狂之诗
joaoio
Re: [问题] 求推荐关于技术被垄断的书籍
skyhawkptt
[问题] 求推荐关于技术被垄断的书籍
REALDEVIL
[新闻] 管中闵逛书展收“突发消息” 笑开怀喊
godofsex
[心得] 连城三纪彦《花葬》
Addidas
[心得]《持续买进》用数据分析最佳的投资策略
kniteness
《座谈》有声书、订阅制、自助出版的商机与趋势
lofo
[心得] 史蒂芬金-绝笔
tools
Fw: [讨论] 没有富察延贺的台北书展...
goetz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