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皆知台湾在90年代前是个没啥有趣娱乐的地方,城市狭窄,也不方便运动
所以我从小就看书和看漫画,像我一样的人很多
我每个月都会买一大堆书,而且由于阅读速度会愈来愈快,书会愈买愈多
后来因为家里放不下,只好被迫买电子书
否则堆满办公室,老家,自宅,根本无法处理
只要1000元以下,买书从来不看价钱
在实体书店逛到好看的书基本上就会直接买
但后来书放不下之后,行为就改变成:看到好书,看他有没有电子版
如果没有,再买
其实我觉得和我一样的人也很多,我估这国家至少有10万人,而且我颇有把握
书愈看愈多之后,逐渐变得能从文字中读取作者的情绪与思维框架
最后慢慢发现:为什么有逻辑的书、有讯息量、有趣的书,好像都是外文翻译书
都是外文作者
英文翻译的好书率最高,日文翻译的好书率其次
中文书不是千篇一律,就是讯息量低,再不然就是纯属作者自我显摆,错误百出
再不然就是政府文宣品认知作战(台湾学者不管什么领域,出版的书多属此类)
渐渐的台湾作者(就算是学者)写的书,变得只需要站在书店翻一翻,不到几分钟,
他要讲的讯息量就能看完了
只剩下“了解这国家人最近都在干嘛”的情报价值,没有真正购买和收藏价值
而且娱乐的书完全不如日本有趣
日本写的小说和画的漫画都超有趣
但中文的小说和漫画坦白说真的很无聊,千篇一律
主要不是读者出不起钱,没有需求
我觉得我这种读者,就是手机游戏里那种1%玩家,会贡献50%营收的那种族群
这个族群在台湾真的存在,而且我估计至少有1-10万人
只是台湾的作者与出版商已经没有能力供给这个族群,甚至连发现这族群的能力都没有
于是我们只好就去amazon直接买外文原文电子书
自己补齐那些出版社没有再出版的断尾漫画
太困难的外语(例如德语),或是太困难的英语(例如哲学)
就自己搞土炮的AI翻译交互参照,其实已经不太困难,还可以上下对照学外语
台湾的作者最好是静下心来,花个几年,把自己好好升几次级
假设世界文化的平均水准是 lv.1000
我估计汉语世界文化的平均水准只有 lv.10
你只要升到 lv.100 左右,汉语世界的观众就会觉得非常惊艳,怎么这么厉害
但一直在封闭系统内看中文书,是不会进步的,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