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看完《聪明思考》,期待有聪明生活

楼主: coffeeday (Keep Running)   2022-09-03 13:48:52
https://pinkbee35.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html
(网志图文无音乐版)
“真正能交给我东西的好书,不是读完就算了。我必须把书放下,开始按照书的提点去
生活。阅读所起的头,我必须用行动去为其画下句点。”~亨利.梭罗(Henry Thoreau)
曾给自己一个今年要比前一年看更多本书的目标。
执行两年发现,因为很少读小说,喜爱阅读的类别,大多就是得花那么多时间细读,或回
去翻阅,
所以若只顾算数字,反而是划错重点。(但要是能快速吸收的大量阅读就更棒了)
最重要的是,
是读过、思考了,去行动。
接连看的几本好书,普遍都是从关于观念到实际行为的改变。
包括《超级思维》、《拒看新闻的生活艺术》、《逆思维》,或《聪明思考》所谈的方法

殊途同归都有个核心目的— #提升生活品质
《聪明思考》作者尼兹比(Richard Nisbett),是著名心理学家,也是框架理论大师。
我们都希望人生中所做的每个决定,都是正确的。但受到各种情境、脉络与个人特质影响
,常常事与愿违。尼兹比希望透过各种推论规则,帮助读者做出更聪明的决策,不论是该
不该吃完难吃的餐点、如何在各有优点的应征者中找到最合适的人,或是该卖掉哪一支股
票?
善用一些技巧,将可提升做选择的品质。分享几项我印象深刻的部分。
#别轻易相信你眼前的人事物
这不是要我们一直怀疑他人,而是,要我们动脑思考。
人的信念与价值,经过长期养成,其实早已有了对事物的评论与价值判断。
但我们其实很 #容易受到偶发刺激的影响,而不自觉。
研究显示,若女生是在摇晃的吊桥上请男生填写问卷,这时候男生会比较想约女生出去;
若换成在稳固的地面填写问卷,则男生邀约的动机就没那么强了。
由此衍伸,对于自己的判断能力,应保持开放的态度及谦卑的心。
而奠基于偶发刺激的影响性,
要做出重大决定时,最好能在不同情境下进行多次接触,尤其在品论一个人时更需如此。
林肯曾说过“讨厌一个人的时候,就必须更了解他才行。”
#该如何判读专家说法
作者给了大家几项意见,
#先了解这问题有没有所谓的专业知识。像占星术就没有专业知识。
#若有所谓的专业知识,则去看看专家是否有一致见解。
#若有一致见解,而且共识越强时,你就越可以接受。
太多新闻起手式都是“OOO研究表示”,读者也很容易全盘接受。
随着Line各种长辈群组到处转传,太多时候真假交杂的内容令人难以判别,
一方面要抗拒直觉反应,一方面又对资讯正确性感到焦虑。
若没有时间做到作者的建议,该如何是好?!
日常生活,我们则可以善用趋势科技达人、Cofacts、TFC事实查核中心,
这些台湾已经颇有机制的平台,检视各种似是而非的讯息。
#无意识带来的好处比你想像得多更多
当意识思考无法处理问题时,往往就是无意识最擅长处理的事。
作者举了中研院院士张益唐解出世纪数学难题的故事。
这故事过去曾略耳闻,但不太了解细节,只知他成名前不甚得志。
书中描述张益唐并不是在研究室努力思考时想出解法,而是在朋友家,正准备去听音乐会
时,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出正确的解法!
数学界大为震撼,一位数学讲师能够解答一道数学界的圣杯难题。
张益唐院士在想出孪生质数谜题后,又花了几个月确认所有细节。
这也印证出作者想传达的讯息:
#若正思索的问题毫无进展,先去做别的事吧!让无意识接手看看
#灵光乍现后意识思考至关重要
我们无法一时之间改变长久以来思考的方式,这些被作者称呼为“不良的心理倾向”。
但至少能开始明了,人类的行为,都会取决于脉络,以及社会影响力。
当开始觉察到这点,就是改变的开端。
作者最后举了例子,当你看到《纽约时报》指出,比起简单办婚礼的夫妻,婚礼办得盛大
的夫妇,婚姻会更美满,你要怎么思考?
我们应意识到,会盛大举办婚礼者,平均年纪较大、财力较好、认识时间较久等,各种因
素都会和婚姻满意度有相关,而无法尽信“婚礼规模大小与婚姻满意度”存在相关性。
你今天接收到哪些值得再思考的新闻呢?
愿我们皆能以更有知觉的方式生活,拥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作者: psion (psion)   2022-09-03 19:10:00
你对张益唐的叙述是错的 要不要查清楚再写?
作者: brella (府城严选臭懒趴)   2022-09-03 22:22:00
优质
作者: balanokia (芭乐仙迹)   2022-09-04 10:08:00
你说得张确认细节是无意识已经交棒给意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