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双薪家庭进化论

楼主: bekeing7 (^^)   2022-08-02 14:36:46
好读推荐:双薪家庭进化论
推荐指数:★★★★★
全文连结:https://bit.ly/3opkCTP
‘你做出最重大的职涯选择,就是决定自己的结婚对象’,这是这本书里面,我最喜欢的
quote。
我们的伴侣究竟何时,如何成为我们的‘工作助力’,又在何时变成一种负担?
双薪家庭的焦虑,一直是现在社会中的一个课题。我也是从结婚之后才发现,原来家庭、
工作、伴侣这些事情,随着时间的推进,家庭成员的增加,我们更多时候已经无法像年轻
时候这样随心所欲地做决定,例如在哪一个城市工作,是不是要辞职去唸书?
以前我们只需要考虑自己,但是随着伴侣关系的深入,我们更多时候需要更多计画与全盘
思考,这样的计画,对于伴侣关系或是家庭关系会不会有什么影响?而我们所要伴侣关系
,生活模式,跟自己想要的职涯发展会不会有冲突?
其实仔细想想,我们其实都是在追求亲密关系与工作认同两者的结合,冲突与自我实现。
如何在追求工作成就的同时,同时也能发展亲密关系,建构家庭。夫妻怎么度过他们的人
生,以及他们如何建构出一条路,让他们能够成就彼此?而这种冲突,更容易发生在伴侣
双方都追求自己职涯稳定发展的情况。
作者把双薪家庭会遇到的困境大致分成三阶段:
第一阶段:刚成立家庭时
困境:我们该怎么解决这个难题?
实际难题:应该以谁的工作为优先?他们想成为怎样的父母?要居住在哪一个城市?工作
顺位与家庭分工达成的共识是什么?
成为人生伴侣后,第一个转变就是什么生活的转变。从只用考虑一个人,变成考虑两个人
。当夫妻一起面临第一件人生大事时(通常是获得重要的工作机会或孩子出生),夫妻所
做出的回应就是这个第一个阶段。如何排定彼此的工作顺位,如何分担家庭责任,如何养
育新生儿,该如何安排让家庭的生活变得更圆满?这个阶段,双方都必须思考怎么顺应彼
此的工作与生活,并且使彼此都能有所成就?第一次转变让原本各自读力工作与生活的两
个人,开始必须相互依赖。
例如生下小孩后,谁必须放弃原有的工作与职涯发展来照顾小孩?
如果其中一方的工作地点有异动,我们应该以哪一方的工作为主?
作者提出一个很有助益的方法,如果在这些冲突的讨论中,夫妻双方可以设立明确的底线
,对于地点、时间、居住地等,夫妻双方能够接受的底线是什么?当双方都能够知道彼此
的底线,可以降低不确定性,会让做决定变得更容易一些。
作者并明确的提出,很多的伴侣会以经济条件作为决策标准,但这不会让人更容易做出最
佳选择。
真正的人生伴侣并非各自独立,而是相互依赖。夫妻必须共同合作,而非互换得失。如何
排定彼此的工作顺位,与规划出一条相互依赖的道路,以及规划一条相互依赖的道路。这
不是一场零和游戏,会有赢家与输家,我们必须找出那条可以让彼此双赢的道路。
第二次转变:追求个体化,通常发生在中年危机
困境:我们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在通过第一个阶段后,伴侣双方会在工作与生活中达成平衡。当维持一段时间后,通常双
方会从稳定的生活与工作中开始思考,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夫妻不再迎合他人的要求与期待,他们必须思考他们真正想从工作、生活与亲密关系中获
得什么?这转变源自于‘存在问题’带来的烦闷与焦虑 - 对人生方向与目标产生怀疑。
在这个阶段,夫妻必须找出自己独特的兴趣与渴望,并重新商议他们在彼此生命中所扮演
的角色。例如以前可能是支持的角色,现在转变成在工作上追求成就的角色。因为渴望而
产生的角色转变,也同样的需要跟伴侣重新讨论商议,新的角色转变与追求,会不会对他
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没有完成第二次转变的夫妻,现在可能都被困在第一次转变结束前所规划的共同道路上,
或是各自走上不同的道路。
第三次:我们是谁?通常发生在空巢期
困境:现在我们是怎样的人?
伴侣在经过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后,通常会平稳的度过一段时间,直到下一次生活转变的
来临,通常是小孩成年离家之后。
这次转变源自于角色转换 :成为经验最丰富的员工、孩子离开家的‘空巢老人’,以及
被当成老年人看待。这样的角色转换导致自我认同丧失,进而产生空虚感,这种空虚伴随
失落,但这种失落感但同时会对人带来新的机会。以过去的成就为基础,进行自我改造,
同时为未来开拓更多的可能性。
想度过第三次转变,就必须解决前两次转变未了结的问题。自我改造与自我发现的旅程,
以及因为丧失自我认同所产生的空虚感密切相关。
很多伴侣在这个阶段,发现自己心中的真正的天命,也许是当志工,也许是对于某一个领
域有了狂热的研究热情,这个阶段刚好是我们能够放下过去身上的重担,好好追求人生所
求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关心的重点,从‘我们’转变成‘我’。
在人生的下一个阶段,我想成为怎样的人?我怎么在有生之前有所做为?
每一次的转变通常意味着一段挣扎期。每一阶段,伴侣双方正处于新旧阶段的交界,他们
意识到旧有的道路已经行不通了,但还不清楚怎么重新规划。每一次的转变都有一连串的
困境与独有的难题,有的夫妻可以找出修正的方法,继续向前,而有些夫妻则无法脱离这
些困境,因此分道扬镳。
最后,在知道这本书最后,作者提供一个很有用的伴侣讨论方法。
在我们进行每一个阶段的探索时,我们如果能跟伴侣‘明确的讨论恐惧’,这个讨论能协
助我们察觉,某件事是否会对你们的感情造成危害。同时,我们也可以先采取行动,避免
恐惧成真。我们协商并找出价值观、底线、恐惧的共同点,将帮助我们规划出一条共同的
道路。
实际练习就是:我们把我们想从这段关系中获得的东西,以及心理的担忧写下来,并与对
方分享。
很喜欢的一点是,之前其实在另外一本书‘未竟之业’里面有谈到,事业是一系列工作与
人生经历的组合,我们可以根据人生的变化来安排自己的间歇阶段,有时候奋力前进,有
时候停下来歇一歇,但是要记得不要离得太远。在做任何决定之前,跟伴侣聊聊,在不同
的人生阶段中,我们可以互相cover彼此,成就彼此。在这段关系里面,因为有对方而让
自己可以变的更精彩。
分享给大家。
作者: Terahara (S N O W W H I T E)   2022-08-02 17:35:00
第一次读这本书觉得写得真有道理。第二次读觉得超毛....另外想到行为心理学之父Dan Ariely说过,如何确定对方适合当人生伴侣?两个人一起去划独木舟!
楼主: bekeing7 (^^)   2022-08-03 10:39:00
哈哈请问超毛的点是什么?纯好奇~
作者: MrYao (Key)   2022-08-03 14:29:00
好奇为何毛+1看完原po介绍,觉得可以从年轻到白头的伴侣们好强
作者: micbrimac (shark)   2022-08-03 16:16:00
我倒觉得从年轻到白头的伴侣通常是被社会价值羁绊著的衰小人 正常人应该像欧美那样结婚个几年就受不了离婚
作者: Terahara (S N O W W H I T E)   2022-08-03 17:53:00
哈哈哈 超毛是因为第二次读 发现婚姻要牺牲的也太多了..毛到我第二次阅读时 读不下去我未婚(不婚不生主义)第一次阅读时觉得书中所说的人生三大坎,对于单身者来说也适用不管单身/已婚,人生就是一个不停寻找自我的旅程,这一路上的搭挡要跟你能至少on the same page,真的很难同意m大说的衰小人XDDD
楼主: bekeing7 (^^)   2022-08-10 16:37:00
怎么觉得莫名有道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