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文学奖与它们的时代——漫谈俄罗斯文学奖

楼主: zkow (逍遥山水忆秋年)   2021-08-17 12:10:18
【国际文学奖巡礼】江杰翰/文学奖与它们的时代——漫谈俄罗斯文学奖
2021-08-15 05:46 联合报 / 江杰翰
文学奖反映了时代。
普希金奖:文学的纪念碑
一八八○年六月,莫斯科市中心的普希金铜像盛大落成。这是圣彼得堡沙皇村学校的校友
们的主意。他们向全国募资,以此荣耀俄罗斯最伟大的民族诗人——“俄国诗歌的太阳”
。回响非常热烈,募得的数目远高于所需的金额。众人于是决定为普希金立起另一座纪念
碑,将结余的捐款交付科学院,成立基金,创设普希金奖,表扬俄语文学成就。
普希金奖(Pushkin Prize)是帝俄时代最具代表性的文学奖,权威的地位不言而喻。自
一八八二年起,直到一九一九年为止,三十七年间,共颁发二十三次。除了文学作品,普
希金奖也颁给外国文学的俄文译本和语言、文学领域的研究著作。由科学院邀请学者和文
学界人士组成委员会,并指定专人针对参与竞赛的作品撰写评论,最后开会讨论,票选出
得奖者。普希金奖分为全奖和半奖,奖金分别是一千、五百卢布,自基金的利息支付。
普希金奖反映了学院体制内相对保守的立场。许多思想、风格较为前卫的作品,虽然意义
重大,却似乎不在评审的视野之内。因此,普希金奖可以说是体现了文艺菁英以经典传统
度量当代文学的坚持。
整体而言,诗歌比较受到重视。迈科夫(Apollon Maykov)与波隆斯基(Yakov Polonsky
)是首届得主。一八八四年,诗人费特(Afanasy Fet)以译者的身分获颁全奖。布宁(
Ivan Bunin)曾两度得到半奖:一九○三年,他以诗集《落叶时节》(Falling Leaves)
和朗费罗(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海华沙之歌》(The Song of Hiawatha)的
译本得到肯定;一九○九年,他再度获奖,和小说家库普林(Alexander Kuprin)并列。
未曾有散文作品获颁全奖。
在众多普希金奖得主之中,今日看来,契诃夫(Anton Chekhov)或许是最知名的一位。
一八八八年,他以《在黄昏》(At Dusk)获奖。这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十六篇作品,是
契诃夫创作生涯的转捩点。评审肯定契诃夫的才华与潜力,但认为他太过关注偶然而无关
紧要的微小事物,最后做出结论:契诃夫的作品虽然未及最高水准,却也堪称当代佳作,
所以颁予半奖。这样的评价似乎并未影响获奖者的心情。“我得到普希金奖了!”在写给
友人的信里,契诃夫盼望着奖金,谈论著未来的创作计画。
史达林奖:独裁者的口袋名单
在沃伊诺维奇(Vladimir Voinovich)的小说《帽子》(The Fur Hat)里,平庸的作家
听说文学组织要分送帽子:依照地位,最杰出的作家将得到驯鹿毛皮做成的帽子,接着是
麝鼠毛帽、土拨鼠毛帽,而他只配得上兔皮帽子。无奈和愤恨油然而生。这一次,小人物
的执念不在外套,而是一顶体面的帽子。
苏联时代的文学奖不仅代表官方的肯定,更是配置权力的工具,巩固社会结构的重要手段
。当然,在真实世界里,“杰出的作家”不只能获得帽子。史达林奖一等奖的奖金高达十
万卢布。根据统计,一九四○年,苏联的国民平均月收入不过三百三十九卢布。
阿列克谢‧托尔斯泰不仅是史达林奖文学委员会的主席,也曾三度获奖。(图/取自维基

阿列克谢‧托尔斯泰不仅是史达林奖文学委员会的主席,也曾三度获奖。(图/取自维基

史达林奖(Stalin Prize)始于一九四一年,除了文学与艺术,也奖励科学、军事、生产
等各个领域的优异表现。在文学方面,设有诗歌、散文、戏剧和文学批评四类,各分为三
等。文学与艺术奖的首任主席为聂米罗维奇‧丹钦科(Vladimir Nemirovich-Danchenko
),文学项目的委员会由“红色伯爵”阿列克谢‧托尔斯泰(Aleksey Tolstoy)主持,
成员包括萧洛霍夫(Mikhail Sholokhov)、法捷耶夫(Alexander Fadeyev)等知名作家
。委员会负责推荐优秀的作品,送交由史达林亲自主持的会议评定。
有人说,史达林是苏联最伟大的编辑。他不但批示文件,校阅书籍,投入电影制作,还编
撰了历史。史达林热中文艺。在决审会议上,他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偶尔也会随手翻开
书和文学杂志,推荐自己中意的作品。与独裁者争论是极为不智的行为。
什么样的作品有资格得到史达林奖?社会写实是当然的原则,政治正确是基本的条件。历
史小说特别受到青睐。当然,情节设定、人物关系都必须“合乎史实”。不过,领袖也并
非不近情理,在颁奖之前要求作者修正内容也是有例可循。曾经六度获奖的作家西蒙诺夫
(Konstantin Simonov)认为,史达林最看重文学的当代意义和实用功能。换句话说,即
是作品的用处。或许,也正因此,一九四六年的一等奖颁给了斯捷潘诺夫(Alexander
Stepanov)在几年前出版的小说《亚瑟港》(Port Arthur)。亚瑟港即旅顺,日俄战争
中俄军惨败之地。二战结束之后,这部作品正好可以激发民族情感,彰显史达林英明的领
导和收复失土的功劳。
传言史达林奖的奖金来自多年来国内外报刊、出版社支付给史达林的稿费。得奖者不但能
够获得丰厚的物质奖励,还能享有各种特权。得奖的作品会在苏联全境出版、一次又一次
再版,还有机会被改编成剧本或电影。不仅如此,在那个年代,得奖与否有时甚至攸关生
存。一九四○年,阿列克谢‧托尔斯泰协助阿赫玛托娃(Anna Akhmatova)在被迫沉默多
年之后发行了诗集,并且推荐她角逐史达林奖,不过最后因为政治问题未能如愿,是一次
失败的营救计画。
西蒙诺夫还回忆起一九五二年,在最后一次史达林奖的决选会议上,史达林对兹洛宾(
Stepan Zlobin)的小说《斯捷潘‧拉辛》(Stepan Razin)相当赞赏,却得知作家在二
战期间曾为德军俘虏,“表现不佳”。领袖为此犹豫不决,喃喃自语:“原谅他吗?还是
不呢?”最后,他仍然将一等奖颁给这部作品。劳改营或荣华富贵,全在史达林的一念之
间。有趣的是,西蒙诺夫日后回想,才恍然大悟,左右为难的场面或许根本只是演给与会
者看的一场戏。独裁者擅长戏耍鞭子与甜饼。这一课,教训简单明了:你们的命运掌握在
谁的手上呢?
安德烈‧别雷奖:一卢布、一颗苹果、一瓶伏特加
一九七八年,列宁格勒地下文学杂志《时钟》(The Clock)的编辑欧斯坦宁(Boris
Ostanin)、伊凡诺夫(Boris Ivanov)、诺维科夫(Yury Novikov)等人创立了安德烈
.别雷奖(Andrei Bely Prize)。起初,欧斯坦宁打算提供法国友人赠送的一瓶卡缪干
邑,作为奖品,创办卡缪文学奖,鼓励地下文学创作,也向同名的法国名作家致敬。不过
,当年外国酒昂贵又不易取得,送出去了,接下来恐怕就发不出奖品。于是,他们想到了
安德烈‧别雷。“别雷”意指“白色”,也有“伏特加”的意思。
别雷若天上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安德烈‧别雷本名鲍里斯‧布加耶夫(Boris Bugaev
),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俄国文坛的传奇人物。他是著名的诗人,他的小说《彼得
堡》(Petersburg)更是公认的神作。不过,在苏联当局眼中,别雷神祕而“古怪”的世
界观对新世界的精神建设并无益处,他的作品虽然未被正式查禁,却几乎没有机会出版。
这样的角色作为七○年代的地下文学偶像再适合不过了。
传统上,安德烈‧别雷奖由《时钟》的编辑部组成匿名委员会评定。主要奖项包括诗、散
文和文学评论。没有入围名单,没有太复杂的规则与形式,无秩序也是一种原则。诗人埃
尔(Vladimir Erl)曾经在受奖时说:“大家都很清楚,《时钟》的编辑甚至连正确标示
页码都不会。”埃尔以他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获奖。他大惑不解,毕竟文献学是多么严谨
的一门学问。
最初,安德烈‧别雷奖的颁奖典礼在私人公寓和艺术家的工作室举办,出席者全是“自己
人”。气氛轻松随兴,有时荒诞。安德烈‧别雷奖的得奖者可以获得一卢布、一颗苹果和
一瓶伏特加。一卢布象征艺术无价,也是对官方文学奖颁发高额奖金最直接的嘲讽。
安德烈‧别雷奖像是苏联现实之外的平行世界,是对“另一种文学”的追寻。诗歌方面,
从列宁格勒地下传统到莫斯科后写实,从古典风韵到楚瓦什语复调和酷儿超文本,克里夫
林(Viktor Krivulin)、施瓦茨(Elena Shvarts)、帕尔什奇科夫(Aleksey
Parshchikov)、日丹诺夫(Ivan Zhdanov)、谢达科娃(Olga Sedakova)、艾吉(
Gennadiy Aygi)、莫古钦(Slava Mogutin),艾森柏尔格(Mikhail Ayzenberg)和斯
捷潘诺娃(Maria Stepanova)都曾经获奖。
诗人德拉戈莫申科(Arkadii Dragomoshchenko)以散文得到安德烈‧别雷奖,据说他本
人不太满意。在散文奖的得主之中,除了索科洛夫(Sasha Sokolov)、比托夫(Andrei
Bitov)等大家,亦不乏后起之秀,如二○二○年以《男孩们》(Boys)获奖的加里契夫
(Dmitry Garichev)。文学评论奖后来改为人文研究奖,也相当具有公信力。除此之外
,还设有特别贡献奖,二○○一年颁给了索洛金(Vladimir Sorokin),表扬他的极端与
前卫。
一九九一年,安德烈‧别雷奖一度停办,直到一九九七年才又重新运作,组织也更加完备
。在已经无所谓地上、地下的年代,安德烈‧别雷奖不是大众的文学奖,却具有相当大的
影响力。与此同时,也面临许多问题。新、旧世代之间,意见的分歧在所难免。二○○九
年,四位评审公开发表声明,强调安德烈‧别雷奖应该成为有机的生命体,而非博物馆里
的收藏品。他们诉求改革,引起不小的风波。近年来,安德烈‧别雷奖也不时面对质疑。
二○二○年,关注性别议题的社群“F书写”(F Writing)拒绝受奖,公开批判安德烈‧
别雷奖对艺术以及对性别暴力的立场,便是一例。尽管如此,作为俄罗斯最具传统的独立
文学奖,安德烈‧别雷奖的未来依旧值得关注。
众声喧譁之后
在俄国,文学奖成为现象,是九○年代的事情。
一九九一年,大名鼎鼎的布克集团看准苏联解体的时机,循英国布克奖的成功模式,创立
俄罗斯布克奖(Russian Booker Prize),以发扬俄国小说的传统为号召,引领风潮,争
议却也不少。一九九五年,俄国媒体《独立报》甚至设立反布克奖,奖金硬是比俄罗斯布
克奖多出一元,挑衅的意味十足。
俄罗斯布克奖最大的意义在于建立了新的竞技模式:制度更加完善,评选的过程更有戏剧
张力,与市场的连结也更加紧密。在此之后,大大小小的文学奖纷纷出现,为长年以来以
文学杂志为中心的俄罗斯文学界带来不小的冲击。
另一方面,俄罗斯布克奖的命运也是后苏联时代文学奖的缩影。布克奖几经易手,在二○
一八年因为资金问题而停办,次年正式走入历史。观察近年来俄国的文学奖生态,不难发
现,虽然奖项林立,但或太过相似,或寿命太短,影响力大多有限。这样的现象或许也反
映出俄国文学在混乱之中寻找新典范的一次次尝试。文学奖的价值为何?评量文学作品的
标准又是什么?人们还在问。
即便如此,在今日的俄罗斯,文学奖依然是文化界的大事,媒体争相报导,是作者、读者
、出版业和书商的嘉年华。大书奖(Big Book)是最受注目的年度书奖,多颁给长篇小说
或传记类作品,是当代阅读趋势的指标。新文艺奖(NOS)特别重视文学的当代意义,而
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文学奖(Yasnaya Polyana Literary Award)则由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
举办,不仅奖励本国作家,近年来也增设外国文学奖项。
https://udn.com/news/story/12661/5672382
作者: Nasta (Nasta)   2021-08-18 09:44:00
建议转贴到俄文版
作者: Qorqios (诗人Q)   2021-08-18 10:21:00
!
作者: emmayates (搪谜)   2021-08-18 20:01: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