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高效率理财术 教你存满1000万

楼主: hellohero73 (神奇杰克)   2020-06-12 11:18:04
好读图文版:https://hellohero73.blogspot.com/2020/05/1000.html
FB: https://www.facebook.com/hellohero73/
今天要跟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的名称是"高效率理财术 教你存满1000万"。坊间有很
多理财书,大部分的理财书都是作者分享自己的投资心法及历程,教你如何靠投资赚钱;
而这本书书名及封面乍看之下,会让你觉得是不是又是一本教你如何靠特殊投资方法赚到
1000万的书,但结果出乎意料的好看又实用,这一本是真正教你如何“理财”的书;虽然
书名是教你存满1000万,作者表示自己现在年纪虚岁40岁,但现在的他资产也还没到1000
万,但站长相信大家如果按照本书作者的理财方法去执行,不仅可以有很大的机率存到
1000万,但更重要的收获是可以带给自己及家人一张完整的防护网。
备注:以一个有5百万资产的中年人来试算,只要月存3万,投入在保守估计5%的指数化投
资,在45岁时就已经达到1000万的资产,在65岁时可以拥有将近4000万的资产;若65岁退
休时,以每年4%的提领率提领资产,每个月可以花费的金额大约是13万。
https://imgur.com/INMwOMW
★今天就要来分享如何“完整理财”的方法给大家!
https://imgur.com/iTKVuyK
作者:余家荣是何许人也?
‧铭传大学保险系毕业,但没当过保险业务员
‧任职与证券业15年
‧笔名“效率理财王”,部落格2011年成立,累积近300篇理财文章,亦担任理财课程讲师
作者在前言提到曾受到绿角与刘凤和的影响,因此写下这本书,绿角是“被动指数化投资
”的先驱、而刘凤和是致力推广“纯保险”的保险达人,因此对于刚接触这本书的我就想
说如果本书是承续这两位大神的观念,基本上这本书内容就不会歪到哪里。
站长认为很多刚出社会的投资人,在“理财”这条路可能会犯了2个错,巴非菲特曾说:
“因为没人愿意慢慢变富”,因此第1个错就是妄想透过错误的投资方法快速致富;而第2
个错误涉及的层面比较广,完整的理财不应只有投资,一般投资人可能会犯的错就是只专
注在投资部分,忘记完整的理财规划还必须包含预备金的准备、保险及医疗费规划、存退
休金、房贷、财产转移等,以下就本书重点介绍:
【预备金】
1. 收入-储蓄=消费。
2. 进场投资前先存满3桶预备金,含
(1) 每人20万元的自用医疗保险预备金;但此部分站长觉得可以视个人工作稳定度、转嫁
风险由保险给付。
(2) 3个月~1年的生活紧急预备金。
(3) 计画花费预备金;实际上就是视未来的预计花费所存的计画金,如旅游、买书、娱乐
、保险费等。
3. 可以把预备金放在定储;近年各家银行都大推高利数位活存,利息比定存还高,站长
建议可以去多开几家数位银行帐户,把预备金放在数位银行帐户当定存哦。
4. 333理财法:讲每月薪资分成3等份,包含存钱、投资、花费(此部分以后再详细讨论
) 。
5. 每月务必还清信用卡帐单,不然不要使用信用卡。
【复利观念】
1. 本大利小,利不小;本小利大,利不大;因此资产累积初期必须透过工作收入努力储
蓄,提高投入本金;如果可以的话,提高工作所得也是一个可以加分的方法。
2. 配息必须再投入,才能透过复利效果加速资产放大。
3. 工作阶段努力储蓄+投资,退休阶段提领时免烦恼。
4. 退休后可将资产逐步卖出当退休金,不是一定要买会配息的标的才能当退休金。
【正确的投资工具】
1. 低成本、大范围、指数化被动投资。
2. 资产配置,股债平衡;但本书作者只教你“存指数”,这点不是很好;因为股票型ETF
还是会面临到系统性风险,除非投资人可以忍受资产高达40、50%以上的亏损而不在意。
3. 拒买高配息商品,在台湾有2种高配息投资工具很受欢迎:月配息的高收益债基金与
元大高股息ETF;切记你要他的利,他要你的本。
4. 存好预备金后,尽早入场;记住时间是投资人的好朋友!
【保险规划】
1. 保险3原则:
(1) 只保超过自己承担能力的损失。
(2) 先保大、再保小(保障范围大的优先买、理赔金额大的优先买)。
(3) 只买纯保险。
2. 因此根据上述3项原则,优先投保定期寿险及伤害险,若有余力则是再加保:定期失
能险→定期重大伤病险→定期癌症险→定期医疗险。
3. 这一点是我觉得对大部分民众最最最重要的一点(这边会考,划线、打3颗星)
,坊间会有行销电话跟你推销《还本型伤害险》,可能很多人都有收到这种电话,跟你说
每月只要xx元,然后“保障终身”、“可以把缴出去的保费都拿回来”,对!电话行销业
务讲的没错,确实有上面那2个特点,但他没告诉你或是他自己也不知道的是,如果你是
透过投保定期伤害险+指数化投资,老的时候你将可以累积比较高的资产,且资金运用效
率更高(有关流动性是保命的关键请参考举债致富(一)),作者亲自算给你看(如下图
);本书除了《还本型伤害险》与指数化投资比较算给你看外,还有针对《终身失能险》
、《终身医疗险》算给你看,证明购买定期险+指数化被动投资才是正确选择;同理,这个原则也适用在其他所有的险种,例如:还本型生死合险(储蓄险)
、还本型健康医疗险、还本型寿险等。
https://imgur.com/NsjLsLG
https://imgur.com/YRylFPp
4. 儿童保单掌握“1不2要”3原则:
(1) 不要帮小孩买太多保险,父母自己却没投保 。
(2) 要着重在孩子的医疗保障;投保重点放在癌症险、住院医疗险,以及失能险即可。
(3) 要挑选有保证续保的“定期”健康险种。
5. 《储蓄险》提前解约不保本,因此不要买储蓄险;将钱放在指数化被动投资,报酬比
储蓄险高很多。
【不动产交易】
1. 先透过“指数化投资”养大头期款,减轻房贷负担;有的人会担心如果我现在不买房
,到时候房价可能会更高,但如果你透过指数化投资让资产增值超过房价涨幅,就不用担
心购买力下降。
2. 依人生阶段换房:
阶段1.新婚夫妻,只需要买2房的小公寓。
阶段2.小孩满10岁,换成3房或4房大公寓。
阶段3.孩子完成学业,可以独立谋生,可以视情况换回小公寓自住,或是三代同堂换郊区
透天厝。
3. 参考“33原则”合理评估房贷还款能力:
(1) 头期款至少30%。
(2) 每月房贷不超过家庭月收入的1/3。
(3) 切记不可用“宽限期”每月要缴的钱,评估之后20年每月的缴费能力;因为宽限期是
只还利息,宽限期过后,需要用剩余的年限偿还原本的本金+利息,因此每月要还的钱会
增加许多。
4. 不要为了低单价,购买高总价的房屋(房子够用就好)。
5. 买房自住,即时房价上涨也不算赚到钱;不像股票上涨,可以把增值的一小部分卖出
换取现金;因此,如果买房是为了自住,就别去想增值的事。
【合法节税》无痛完成财产转移】
1. 父母双方可以分别赠与免税额每年220万财产给子女。
2. 配偶相互赠与免课赠与税。
3. 不动产可以“分割持分”,逐年赠与。
4. 遗产不到1323万元,继承者不须缴税。
5. 预立遗嘱进行财产分配,减少过世后家人纷争。
★站长读后心得感想★
好的老师带你上天堂,不好的老师带你住套房;若你在人生初期,就可以学习到一套好的
、完整的理财观念,将有助于少走很多冤枉路、并降低家庭可能的风险,而这本书里面介
绍了完整理财规划,希望大家可以针对书中各个面向掌握到关键重点;若有兴趣,可以针
对各个面向再深入研究发展。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追踪我的粉丝页
作者: overhead (overhead)   2020-06-12 13:26:00
听起来是本很实用的书耶!观念清楚,又是以普通台湾人的需求与台湾常见理财工具为例
作者: SinShih   2020-06-12 13:38:00
保守估计5%的指数化投资? 嗯....
作者: Capufish (Capufish)   2020-06-12 15:49:00
5%很保守啊,过去无脑0050长年就9%,5%已经折半了
作者: haveastar (有星)   2020-06-12 16:13:00
推,对这方面满有兴趣
作者: risktaker (流浪吧~男人)   2020-06-12 18:05:00
投资理财推荐书单缩址连结如下:https://lihi1.cc/L3CVl/pttbook
作者: scimonster (紫色的初夏)   2020-06-13 12:26:00
无脑投资7%很合理
作者: rebuildModel (重新建构)   2020-06-14 02:31:00
全是屁话,谁来保证未来? 7%合理,真的是要笑死我
作者: Rex1992 (大沈)   2020-06-14 08:46: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