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信手拈来写影评(A short guide to writing about film)
作者:Timothy Corrigan
译者:曾伟祯等译
取得方式:购买
类别:电影
出版日期:1997 年 1 月 1 日初版一刷
心得:
电影书写( writing about film)是观者观看电影、思考电影,将
所见所得转化为文字的结果 —— 本书将电影书写依据目标读者的界
定分为三类:影评(review)、论文(theoretical essay)和评论
文章(critical essay)。
在网络(例如 PTT 电影板)或平面媒体(影评专栏)上我们读到的
电影书写大多数是“影评”,目标读者是对电影没有特别认知的一般
观众,影评的内容通常是剧情大纲、影评人的主观感受,以及是否推
荐本片给普罗大众。
有时候我们可以在网络或专业杂志上读到更深入的电影“评论文章”
,“评论文章”的目标读者是对该部电影具备一定认知的观众,因此
作者不必再重复电影介绍,可以援引电影的细节(例如某个角色或镜
头)迳行分析和诠释。而“论文”的目标读者则是熟悉电影知识、电
影制作(工业)、电影历史的重度影痴或学院中人。
本书的译者曾伟祯在译序中写道:“这本书只有很少很少的比例教你
写五百字的消费性影评,但很大很大的比例是在引导对电影有狂热的
人,在看完电影后,万般心得杂乱飞舞时,找到一个方法,组织好自
己对电影的观点。如此,不但可以短暂消解电影观后的焦虑感,也取
得了电影评论之钥。”
本书在第一章将电影书写分成三类后,随后的第二到四章,即在介绍
观看电影的方法以及分析、诠释电影的取径;第五到七章则是英文世
界中电影书写的写作指南和格式要求,对于台湾观众而言比较遥远。
在【第二章开始看片,准备开写】中,本书列出看电影的基本问题(
在此列出部份)——
.影片片名和故事内容有何关联?
.为什么电影以此种方式开场?
.为什么电影结束在这个镜头上?
.本片和我看过的其他电影有何相同或差异之处?
.摄影机运动是否有某种显著的形式?
.哪三、四场戏最重要?
当看完电影,脑海中思绪纷起时,本书【第三章电影术语及文章主题】
提供一套电影组成元素的分析架构 ——
.电影的主题 —— 串连影片中所有动作或事件的概念
.电影的叙事、角色和观点
.电影的场面调度 —— 场地、布景、演出风格、服装、灯光……
.电影的构图与影像 —— 基本组成单位:镜头,镜头的摄影特质
(色调、影片速度、画面的空间透视)、镜头的景框、画面的剪接
(蒙太奇)……
.电影的声音
透过分析架构,拆解电影的主题、叙事、场面、镜头和声音等各种元素
,本书【第四章电影评论写作的六大法门】即提供电影书写的六种取径
——
.电影史 —— 分析电影在影史脉络中的角色和地位
.民族电影 —— 探讨特定国家/民族电影的文化和民族特质
.类型(genre)—— 识别类型电影的主题、叙事结构、形式特征
.作者论 —— 借由导演或片中主要人物来定义和检视一部影片
.形式主义 —— 分析电影的结构与风格、电影特定的组织方式
.意识型态 —— 揭露电影主题、电影隐含的价值观和意识型态
简而言之,从“看电影”到“写影评”,是从怀抱着好奇心开始,在观
影的过程中试着回答一些基本问题;看完电影,可以透过电影的组成元
素分析电影的内容;最后组织观点,选择一或多种取径进行电影书写。
“通常形式主义的分析方法会成为作者论、历史学方法、类型分析法中
一部分。……一个作者可能会先观察影片的剪接或灯光手法,在风格上
或形式上的重复,然后再阐述这些形式如何在影片的其他部份的关系中
进行。另一个方法则是挑一个看起来复杂的场景或段落,描述它在全片
的作用。”
《信手拈来写影评》已经绝版。上个世纪末远流出版社出版一系列《电
影馆》、《传播馆》的翻译书,呼应政治解严(1987 年 7 月 15 日解
除戒严)、媒体解禁(1988 年 1 月 1 日解除报禁)的开放社会来临。
远流出版社发行人王荣文在《电影馆》的出版缘起中写道:“看电影可
以有多种方式。但也一直要等到今日,这句话在台湾才显得有意义。一
方面,比较宽松的文化管制局面加上录影机之类的技术条件,使台湾能
够看到的电影大大地增加了,我们因而接触到不同创作概念的诸种电影。
……镜头看着世界,我们看着镜头,结果就构成了一个新的‘观看世界’
。”
在此推荐这本《信手拈来写影评》,这是我读过的电影书中最轻薄短小、
言简意赅的工具书。也不一定要当个影评写手,利用书中的基本问题和分
析架构,应该就会较少出现“看不懂”的状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