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钻石切割师-一个凡夫俗子的悟境之旅

楼主: happyread (乐读)   2018-08-11 09:28:20
本书描写不同年代和那些年代的风貌 — 作者成长的正统犹太世界,20年来在世界各地教
导静心和呼吸技巧的种种,在加勒比海与耶路撒冷自我发现过程中遭受的创伤与胜利,对
作者生命极具意义的印度灵性传统,以及围绕在作者深爱的开悟师父身边那一股非比寻常
的氛围。
作者引用了诗丽·诗丽说过的一句话:
“伟大的灵魂让你啜饮的,是你已经带在身上的清水。”
即是说明在静心中若能找到已存在于自我内在的喜乐和超觉,是一个改变生命的发现;
然而,在进行之外发现这样的经验,则是一项革命性的创举。
借由本书可学习到许多灵修中常运用到的梵文及其意思。
(1)悉地(sidhis)这个梵文含有完美的意思,而一个成就了这种完美境界或瑜珈能力的人
就叫做悉昙(siddha)。
修行者透过一系列强而有力的进阶技巧,就可以加速地朝着开悟(至福的意识)的境界成长
,同时,也会创造出有助于世界和平的振波。
(2)梵文的veda(吠陀)含有“知识”的意思,它隐含着整个宇宙人生的大知识,以及如何
在意识里经验这个知识的意思。
吠陀是在现代史以前就已经发展出来的古老知识,吠陀知识最初是由古代的先知证悟后,
再以口述的方式代代相传了几千年之久,这些吠陀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内容,更在于
唱诵时所产生的振波。
(3)梵文的“dharma”(正命)指符合人的本性或生命目的的工作或活动。每个人都需要找
到自己的正命,但却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
(4)梵文的swasthya(健康),就是住在本我里的意思。
健康就是属于存在的核心的意思。当心灵摆脱了恐惧、罪恶感和愤怒以后,它就会变得更
属于存在的核心,这样的心灵就能够治疗身体上的任何疾病。我们的意识里有一股庞大的
力量,当你真正属于存在的核心的时候,任何事物都无法干扰你。
书中举例,如果把一颗小石头丢进池塘里,池塘就会产生很大的波动;
然而,需要一颗更大的石头,才能在湖里掀起大波大浪。
不过海洋却不受任何事物的干扰,即使群山峻岭崩坍在海里,海洋仍然保持不动。
而书中分享了几种灵修的方法,像是“静坐”、“净化呼吸”、“修行”等。
首先,“静坐”可以让心灵经验到它真实的本性,也就是至福的意识。
透过静坐,可以惊艳到内在的自性(本我,self)或存在。接着,“净化呼吸”
(Sudarshan Kriya),su是正确的意思,kriya的意思是净化的动作。
练习净化呼吸时,可以透过特定的呼吸动作,对自己的本来面目有正确的知见,
这个技巧可以经验到自己的本性 — 本我(Being)。
在做净化呼吸时,能够达到身心深处,体验内在的本我。然后理解到本我是如何扩展到
肉身、情感与思考中,并看到它如何影响健康。做完净化呼吸的人都会感到自己更能处
于存在的核心,也会感到更大的自由。
透过净化呼吸能帮助生命能量进入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清除长年累月积压下来的负面情绪
和毒素。做完练习之后,就会感到自己变得更轻快、更自由,也更加喜乐了。
开悟的基本条件是无限的耐心 — 在爱里等待,这种等待的每一刻都充满了喜悦和热情,
这种等待是一种欢庆。
你们不会享受已经拥有的事物,总是想追求一些自己没有的事物,你们的心智会朝着那个
方向流动,因此,等待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修行”(sadhana)。
修行等待的这个法门,可以提升你对爱的容受力和接纳度,它可以增加存在的深度,等待
这种修行非常美。
书中另外提到了几个重要的人生议题
一、“心里正在发生什么事?”
多数人的心智不是跑到过去,就是跑到未来;不是追悔已经发生过的事,就是为未来的事
感到焦虑。
这种在过去和未来之间不断摆荡的心智,就是在神经系统里制造压力的原因。
关照你的呼吸是如何地进进出出。
我们来到世间的第一个动作是深呼吸,接着就开始哭泣;在世间的最后一个动作是吐气,
接着是让别人哭泣。
生命的第一个动作是吸气,最后一个动作是呼气。
我们这一生都在呼气和吸气,但我们却不曾观察过自己的呼吸。呼吸里隐藏着一个很大的
秘密。人的每一种情绪都有一个相对应的呼吸韵律。
我觉得,呼吸与心智是互相牵动的,也是影响压力的重要因素。而心中所想的往事或未来
都往往会让人忘记“啊~我还在呼吸!”,因而错过当下的每一秒。
二、“亲密关系如何持久?”
如果你会划船,你就会划任何一艘船,如果你不会划船,光是换船也无济于事。
如果亲密关系是以个人的需求为基础,这个关系就不会持久,一旦生理或感情层面的需求
满足以后,心智就会寻找别的事物,会到别处去寻找目标。
如果亲密关系建立在分享层面,关系就会比较持久。
我觉得当我们从伴侣的身上寻求安全感、爱和舒适的时候,会变得软弱无力,所有的负面
情绪都会出现,开始变得索求无度,索求会摧毁爱。
我们对自己有限的觉知和对爱的有限经验,会把我们困在一个让人窒息的渺小格局里,没
有喜悦、快乐或和平,我们甚至没有能力处理我们要求的那种爱,因为我们从未探索过自
己的心灵深处 — 我们的意识。
当我们发现或喜爱一件美丽的人事物时,试图占有爱会剥夺爱里的美,让爱变得丑陋,接
著,同样的爱就会带来痛苦。
让自己充满喜悦是一种扩张的状态,是让自己的胸襟变得宽宏大量,这种状态只有在我们
处于大量的爱里才会发生。
三、“如果当你感到不快乐?”
“如果你感觉不快乐,在不快乐背后的就是我执。没有我执在背后操踪,
你不可能不快乐。”
无法消除我执,只要察觉它的存在就好,对我执的觉察,就会减低不自然状态。
如果恢复了自然状态,会有一份归属感,人为的分别就没有了。
当切断身体的觉受与外在事件的连结时,当我们把觉受当作一个单纯的觉受来观照时,
原来的情绪都得到转化了。
当我们观照自己的觉受时,不愉快的觉受会消融,进而转化成愉快的觉受。
观照觉受是一门精致的灵性科学。
如果观照很困难,那么可以试另一个方法 — 归属感。
我们属于神、属于这个宇宙、属于某一个力量。知道“神在照顾我,神性在照顾我”,
这种归属感较为简单的方法。而神性之爱的征象是知足常乐。
四、“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自己去找答案,自己的糖果不要让别人帮忙咀嚼,这是不可能的事。
不要急着去接受别人现成的答案,深入到自己的本我里,将会找到答案。
如果能用逻辑来解释自己的生命和经验,那么就没有充分地活出生命,没有充分地认识
生命。如果能把所有的经验塞进逻辑的小框架里,那么就错失了生命的美,错失了生命
最基本的事实。
恐惧不在你的内心深处,这些情绪都在心灵的表层,要进入更深的层面,你存在的中心
是喜乐的源头。
恐惧来自对人事物的执著,来自不愿意放下。
我们这一生中,没有一件事是可以执著的。有朝一日,我们终在生命结束时必须对一切
说再见,绝绝对对的每一个人事物,包括自己的身体在内。
这一份觉知就足以我们内在引发一股庞大的力量。
我认为:唯有当我们放下的时候,我们的生命才会完全绽放。每一朵花苞都有它绽放的
时间,不要强迫花苞变成花朵。
综合以上,总结出一个重要议题 —
“换回健康的方法 — 打开生命”
我们透过对心智源头的关注就可以挽回健康,纯净的意识就是纯净的爱,爱是这个地球上
最有效的疗愈力,它就是自然的本性。
爱不只是一种感情,它是我们生命的存在本身,爱是构成生命的元素,我们必须摆脱恐惧
和焦虑才能知道这一点。而创造和谐的就是意愿,对别人帮助意味着我们的内在有“YES”的意愿。
最后,本书重点在说:
“如果你是一颗钻石”
如果我们是一颗钻石,必须坚强有力、懂得尊敬自己,学习面对批评,经得起磨难与切割
,把每一件事都奉献出来,充分地活在当下的每一刻,挥洒出最耀眼的光芒,看清自己的
价值,蕴藏于永恒的生命河流中,生生不息。
By Brittany Shih 2018/8/10
全文转录自https://goo.gl/BtnBga
===
<Happy Read乐读>是一个喜爱阅读的家族所成立的阅读社群
每周一在IG张贴乐读小故事/撰文者背景介绍
每周三分享一篇关于阅读的优质文章
每周五分享一部与阅读相关的影片
每周日发布一篇当周的阅读心得与评论
欢迎透过FB和IG持续关注追踪Happy Read 乐读的最新发布的文章
Facebook:https://www.facebook.com/HappyRead0804
Instagram:https://goo.gl/UVWC5C
作者: hsueh312 (hsueh)   2018-08-11 09:50:00
推~
作者: shihfeng (方)   2018-08-11 11:46:00
推感谢分享~已按赞追踪!
作者: kbmpig122 (Judy)   2018-08-11 17:31:00
作者: b9111111111b ( 艾尼得皮斯)   2018-08-12 12:24: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