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被讨厌的勇气1&2

楼主: Capufish (Capufish)   2018-06-09 14:57:17
※ 引述《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觉)》之铭言:
: 例如:稍微研究一下,就可以发现自卑感及卓越,这两点其实在原学说中,似乎是密不可
: 分的,但在书中似乎被拆开解释。另外,书中阿德勒的目的论解释:“人并非受制于过去
: 的原因而行动,而是朝向自己决定好的目的而行动”。其实,这点似乎也与第二集中,家
: 庭排序与性格的解释有落差。简单来说,我这外行人看起来会感觉如下:啊你不是说不要
: 被过去设限,那怎么又提到老大老么会影响性格?
这边原PO可能有点误会,个体心理学提到过去性格,是想表达一个人思考的“因”。
例如老大会因为老二出生而感到失宠,进而做出吸引父母的行为,例如偷窃、吵闹等。
自卑是“因”,偷窃吵闹是“果”。
我们如果单纯改变“果”,那就是叫小孩不要偷窃打架闹事而已。
但这并不能改变“因”,小孩会去寻找其他方式来证明自己。
支持废除死刑的人其中一个论点也是如此,我们看到的犯罪只是“果”。
但如果整个社会的“因”没有解决,问题还是会发生。
所以与其把重点放在“果”,不如好好想想如何改善“因”。
创造出一个比较少犯罪的社会。
所以阿德勒的目的论强调的是从“因”下去做改变,从源头改变自己目的。
这样就能够将原本“家庭的因”改掉,进而结成“良好的果”。
阿德勒是让一个小孩变好,而不是惩罚小孩,然后让错的人继续重蹈覆辙。
阿德勒讲述的是一种未来导向的思考方式。
不受限于过去的经验,是以一种乐观勇气去面对的心理学。
所以他很讨厌“宿命论”,因为宿命论者会将失败原因归咎于“本来就是这样”
这些人的口头禅是:“我知道,但是...”
这个“但是”就是逃避,也就是受限于过去的认知。
所以不管在《被讨厌的勇气》,还是阿德勒自己的著作都会强调一点
过去不等于未来,事情就只是事情本身,你怎么“认知”才是重点。
我认为“认知”这两个字,就是阿德勒的精华所在。
阿德勒又称为勇气心理学,也就是让人提起勇气去面对人生,而非逃避。
但讲勇气很难定义,我自己的结论是“勇气=认知”。
有勇气去挑战的人,就是在“认知”上与别人不同。
选择逃避的失败者都是败在“认知”上头。
因为认知受限,导致没有行动的意愿,因为认知受限,所以被过去不好的经验所缠身。
同样一件事情,有人会觉得再接再厉。有人却会一蹶不振。
这其中的差异,就是认知。
如果能够从“认知=勇气”这点,重新体会阿德勒,相信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你认为可以,就是可以。
改变认知,就可以不再让自己受限。
阿德勒要说的其实就这么简单,也可以说是比较深入探讨的哲学鸡汤啦。
顺手推荐两本,看完应该就差不多了
《阿德勒心理学讲义》https://goo.gl/PJxUxC
《自卑与超越》https://goo.gl/M6JCpP
: 除此之外,我刚好最近有稍微翻了印度灵性导师克里希那穆提的“人生不可不想的事”,
: 他也是用问与答的方式,书中并也提到柏拉图为苏格拉底纪录亦是采取对话的方式。我想
: ,会不会用这种方式了解阿德勒虽然有效率,却仍然会陷入“用单一角度看世界”的迷思
: 中?
: 不过,还是有很多值得学习之处,如果要总括这两本书,我想用这句话代表:爱是自立,
: 是成为大人,也正因为如此爱是艰难的。
: 延伸来说,我们不要被过去失败经验捆绑,不用被别人的称赞及批评限制,一个自我中心
: 的人,不是太重视自己,而是不相信及不爱自己。
: 另外,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你必须分清楚自己及他人的课题,学习明白信任及信用的
: 差别,学习与这世界连结,为他人贡献付出,并明白爱是我们存在的意义,试着去爱,并
: 明白看似平淡现下的每一刻都是考验,都是幸福的确据。
针对“课题”这件事情,我认为有一派哲学更适合谈课题。
而且讲述的更加清楚明白,那就是“斯多葛学派”。
许多人应该看过这段话:“宁静祷文”
作者: hwider (海里的星辰)   2018-06-09 15:17:00
谢谢分享
作者: RayKer (可能)   2018-06-09 15:56:00
推一个
作者: Leeling (李铃)   2018-06-09 15:57:00
推~清楚简洁又好懂!!
作者: slugger ( )   2018-06-09 16:21:00
谢谢分享
作者: willy0618 (草帽阿宝)   2018-06-09 17:16:00
作者: legendrl (Legend R/L)   2018-06-09 17:21:00
感谢分享
作者: kjkhurst88 (kjk)   2018-06-09 17:37:00
作者: ID3238 (默默)   2018-06-09 17:37:00
推 很棒的观点 谢谢分享
作者: edoggiagia (鹰狗甲甲)   2018-06-09 17:38:00
作者: hsiflow (hsiflow)   2018-06-09 18:04:00
推简单明了说明阿德勒的中心思想~关于勇气=认知这部分,也可以搭配成长型思维来思考
作者: kazushige (千森)   2018-06-09 18:54:00
作者: 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觉)   2018-06-09 19:19:00
太棒了,我是原po,谢谢你解答我读完心中的困惑,也就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不是不追究过去的原生家庭,而是理解之后,针对可以改变的地方去改善,不能控制的地方则交给神去处理,是这个意思吗?我想了很久,原来他要强调的意思是这样,我一直以为他要传达的意思是“过去”与“未来”无关。
作者: ficolins (Iris)   2018-06-09 20:15:00
推,这篇真的很棒,感谢C大分享。
作者: lindanew (水球好好玩的感觉)   2018-06-09 20:24:00
觉得非常详细,果然需要把问题提出来,板上许多神人啊!
作者: lionadon (inside out)   2018-06-09 21:02:00
作者: Sarladin (沙拉丁 )   2018-06-09 21:36:00
作者: koalaq (忘了)   2018-06-09 21:38:00
谢谢分享~推~
作者: allnight (欧耐)   2018-06-09 22:57:00
推推~
作者: RLH (我们很近也很远)   2018-06-09 23:17:00
马上入手!
作者: roxetee (MIC)   2018-06-10 00:27:00
浅显易懂,谢谢C大
作者: aidsai (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   2018-06-10 00:45:00
推 !!!
作者: ptlove1222 (湿湿感冒娇男)   2018-06-10 01:19:00
作者: kenshin078 (Esther)   2018-06-10 01:32:00
很有收获 谢谢原po
作者: Freezebreeze (freezebreeze)   2018-06-10 06:55:00
嗯 来订斯多噶 谢谢分享这么棒的心得
作者: Yiing (腹有诗书气自华)   2018-06-10 09:27:00
好文
作者: hereiam1022 (回旋舞)   2018-06-10 18:19:00
推原po分析+推荐书!
作者: enc06 (记得要早睡...)   2018-06-10 19:23:00
谢谢C大的分享!收获良多
作者: benbon (benbon)   2018-06-10 20:20:00
这本之前偶然翻到觉得不错 再找机会来读
作者: xj3zj17 (xj3zj17)   2018-06-10 23:29:00
推推!
作者: calvincock (凯尔文鸡)   2018-06-11 00:04:00
只能推了
作者: glory5566 (荣耀5566)   2018-06-11 00:45:00
高手
作者: aqns13 (平蕪盡處是春山)   2018-06-11 15:23:00
好文推 这段话也适合用来解读论语: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这则对教学上很有帮助 感谢分享
作者: emilian1116 (为什么半夜要睡觉QAQ)   2018-06-11 16:11:00
原PO提到可控制与不可控制一说算是解了我对于这本书最后一章的疑惑了!!立马收入最后原PO推的书
作者: yeh0416 (东哥)   2018-06-11 21:42:00
作者: EDGE (選前擾民選後隱形)   2018-06-12 00:44:00
    感谢分享!
作者: spider605228 (百哥)   2018-06-12 18:07:00
真的是太棒的分析了 推
作者: XDmoon (桃色狂想)   2018-06-14 03:25:00
推~浅显易懂的分享!!!
作者: l040408g (霖霖)   2018-06-14 17:39:00
大推 想去了解斯多葛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